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xhxjh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476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教学设计:河流地貌的发育

热度 1已有 576 次阅读2015-1-12 15:24 |个人分类:备课资料|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教学

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主要依据了现代认知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提倡知识的发现学习,认为发现学习具有以下一些优点:(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力;(2)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3)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4)有利于知识的保持与提取。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些理论为案例教学和自主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该标准的行为条件是“举例”,对学生达到水平要求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限定,即要求学生通过对实际例子的分析来得以实现;该标准的行为动词是 “说明”,属于理解层次的水平要求,即要求学生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的影响。所以本节课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要求学生学会分析案例并将研究方法迁移运用。可利用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景,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说明不同河段河流地貌的区别。

2.通过观察不同河段河流地貌的视频资料,分析地表形态对聚落空间分布及未来发展的影响,总结分析问题的一般思路。

3. 通过密云县河流对地表形态影响的案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学会方法运用与迁移。

4.通过巴西城市分布案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学会辩证分析地理问题。

教学重点: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

教学难点:地表形态通过影响气候、河流对聚落产生影响。

教学方式:案例教学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探究法、观察对比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展示目标

本节的课标及学生的学习目标

读出目标、明确目标

引起学生注意

尝试回忆

【复习提问】

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2.下列景观图分别表示何种地貌,其形成各受何种外力作用?

据地貌景观图片、结合以前所学回答主要外力作用及地貌类型。

复习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很自然的与新课衔接导入

新课导入

(以上过程约3分钟)

【小结性导入】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我们知道不同的外力作用形成不同的地貌,现实中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也会形成不同的地貌。其中侵蚀和堆积对地貌的影响最为普遍——今天以河流地貌为例,研究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

倾听

自然过渡

自主学习

【检查预习案】

请学生对导学案上的【自主学习】内容进行再认识,对的识记,投影展示正确答案,错误的在同学帮助下及时理解订正。

依据投影订正导学案【自主学习】板块,加深理解记忆。

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并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

课堂练习

投影习题(以基础题为主)

通过自主学习,我们对河流地貌已经有所认识,请看下面的练习。教师投影练习

完成练习

检测自主学习效果,夯实基础

播放视频

【承转】通过练习大家认识到一般在河流的上游地区以侵蚀地貌为主,河流的中下游以堆积地貌为主,不同的地貌类型对聚落的影响不同。

观看视频(用Google  Earth软件展示的河流从源头到入海口),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河谷形状,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的分布位置;不同的地貌对聚落集散程度、规模、形状的影响。教师根据视频进行恰当讲解。

观察图片听老师讲解

 

 

 

观看视频,为完成下面的问题做准备

观察图片、影片,培养学生从图片和影视资料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视频小结

【讲解】

从视频中看出,河流从上游向下游,地势逐渐降低,河床由V型逐渐变为U型或宽槽型;从上游向下游直至入海,河流两侧地貌形态分别为侵蚀谷地、山前冲积-洪积扇、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这些反映流水作用逐渐由侵蚀为主转变为堆积为主。地表形态则通过影响土地的开阔性、地质的安全性、水源的可靠性、联系的便捷性及改造的艰巨性等方面来影响聚落和交通线的分布。因此,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的分布的影响应当从聚落的分布规模、密度、形态、趋向和方式等方面来展开。

落实河流地貌自主学习的知识,为下面的合作探究做铺垫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真正体现案例教学

合作探究

【指导】

教师纠错,指点。要求学生没解决的问题组长及时反馈给老师,新生成的问题组长记录好,以便小组展示出来或点评时提出。

以小组合作探究形式(4人一组,互相帮助),对学案上的问题进行探讨,标注自己不会的和不理解知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加强合作意识。

踊跃展示

【巡视】

教师巡视、倾听并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完成合作探究4个问题。

部分学生展示自己讨论的结果,其他学生看、对比自己的研究结果,准备点评。

培养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问题能力

积极点评

(以上过程约20分钟)

【调控】教师倾听和调控,对学生表达不清的问题进行讲解说明。

高效点评、拓展提升、大胆质疑

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提升

投影

巴西地形和人口图,学生回答问题。

平原地区聚落规模大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平原地区是否都适宜聚落的分布?为什么?

讨论回答

通过讨论说明河流对地形、气候的影响并间接影响聚落。

课堂小结

(以上过程约5分钟)

【小结】

对知识进行小结,阐明分析思路和方法。

进行理解,为分析密云案例做准备

明确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学以致用

投影

密云地形图及密云县各乡镇人口数量统计表。提出问题:1.观察密云县地形图,列举分布在不同河流地貌(如河谷、冲积扇、冲积平原 )上的乡镇名称,并说明乡镇的分布密度和河流地貌的关系。2.结合密云县乡镇人口数量统计表,说明人口分布与聚落分布位置的关系。3.以西田各庄镇和冯家峪镇为例,说明哪个镇会发展成为规模更大的聚落,为什么?

结合图表分析上述问题

运用探究性学习促使知识再现,既深化本节课的重点,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分析概括能力。

总结

(以上过程约7分钟)

【总结】

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

构建本节知识框架

构建知识框架,小结提高

迁移验证

效果评价

(以上过程约10分钟)

当堂训练

练习和学案检测题(见学案)

完成练习

依据综合性,思考性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设计课堂练习题目,力求体现各知识的纵横联系,也让学生尤其是中下层的学生找到学习地理的成功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亮点:

1.       注重学生广泛参与。主要表现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踊跃展示、积极点评,总结归纳、学以致用三方面。

2.       注重课程资源开发。采用多个案例,联系学生身边的地理事物,开发乡土课程资源,使教学生活化。学有用的地理,把学习引向应用。

3.       注重学习能力提升。改变学生课堂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关注学生获取知识过程。从目标展示--自主学习--讨论展示--高效点评--教师点拨--方法总结--能力提升等几个环节让学生充分的活动,充分暴露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操作中获得知识,解决问题。训练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表达、书写等能力。创造一个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的场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分析资料,自己总结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和更多的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并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不足:时间把握、课堂调控、学生引导能力需要加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geonet 2015-1-13 19:56
很棒,希望更多人在实践中提高。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8 06:44 , Processed in 0.07495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