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风亦静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1945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2017年地理会考总结梳理(二)———会考说明的重要性

已有 798 次阅读2017-6-19 22:26 |系统分类:地理新闻| 地理会考

      可能很多老师会有这样的疑惑,怎么才能让学生在会考前的复习中更加高效的完成各项目标,让他们的分数实现跨越式增涨呢?今天和大 家分享的就是会考复习的法宝之一——分析和统计。那么,我们究竟要分析哪些方面?应该如何统计呢?下面就以我今年会考复习为例简单总结梳理下我做的分析和统计。
学会分析《会考说明》
       成都市地理会考 的考试方式、题型、内容、难度等等都能在会考说明里面找到,可以说《会考说明》就是整个地理复习的风向标。那这么重要的东西应该怎么去利用呢?可能部分老师仅仅是简单看看,或者在复习课第一个环节展示出本节内容在会考中的要求,更有甚者直接印刷出来给每位学生一份,让学生自己去揣摩。但是,这样做真的有成效吗?或者说这样做学生到底有多大作用?以上做法其实以前我也尝试过效果并不好,学生对这个东西不敢兴趣,也不知道怎么去解读这个东西。今年我是怎么做的呢?不饶圈子了,我的做法是《考试说明》印出来,每位学生发一份,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分析考试内容,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关注“动词”,它可能给我们泄露了题型
       会考说明里的考试内容一项里面包含了众多的动词,而仔细观察动词和这几年会考的题型其实不难发现,这些动词往往是在给我们提示该知识点所对应的的题型。
如:一般用“知道”、“记住”等字词的内容,对学生的要求不高,一般难度不大,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和填空题。
经典例子:
        1、 知道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和周期(选择填空)
        2、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多为填空)
 而一般用“运用地图”、“指出”、“找出”等词语的多为读图题,或者选择题里面配有相应的图
经典例子: 
       1 、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读图题)
       2、运用地图指出我国大兴安岭、太行山、秦岭、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脉和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分布(读图题) 
       这个可能是我自己的猜测,为了印证这个观点我仔细看了近几年的《地理会考说明》和会考试卷,突然惊奇的发现原来编写《会考说明》的老师可能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还是以《会考说明》其中的一个小案例来说明。
2014年的《地理会考说明》对中国邻国、临海的掌握程度是这样要求的: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主要邻国、濒临的海洋
       领土面积用记住(填空/选择)这个词当然没有问题,但是邻国和濒临海洋如果用“记住”这个词的话可能就会引起一些不同的看法,是只需要记住这些国家和海洋的名字?还是位置?但是地理学科讲究图文结合,尤其是这些重要的地理事物(邻国、临海),是一定要求学生能在图中指出的。在加上这个知识点在近几年的考试中大多都是以读图题的方式呈现,那为什么不用“指出”或者“找出”?而要用层次较为低级的“记住”呢?正当我在纳闷之时,猛地发现原来可能编者已注意到这个问题,《会考说明》近年已经重新对这部分内容做了新的要求。
2017年的《地理会考说明》对中国邻国、临海的掌握程度是这样要求的: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图中指出主要邻国、濒临的海洋 
       经过这么一改, 更加证实了我的猜测,原来地理《会考说明》里能给我们提供这么多的提示。
但是分析了很多年,我还有两个方面存在疑惑:
       一、《会考说明》里有很多想似的动词,如:说出、指出、找出。。。。那这些词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有区别?是体现在什么方面?如果没有区别,那为什么要用这么多不同的、但意义却差不多的动词?
       二、我关注到这样两条考试内容: 

a、
 运用地图指出我国大兴安岭、太行山、秦岭、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脉和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分布
      这条课标明确的要求学生能在图中指出大兴安岭、太行山、秦岭、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脉的分布位置,那问题又来了,其他山脉如:阴山、阿尔泰山、巫山的位置要不要求学生掌握?(考试会不会考),如果要考是不是应该在后面再加上一个“等”字?为什么我会有这个奇怪的想法?这是源于下一条考试内容:
b、在地图上找出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陇海线、宝成线、成昆线主要铁路干线 

 老师可以观察明显的这条考试内容里面有一个“等”字,这很明显的给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除了前面六条铁路干线要考,可能也会考其他的,这个我就纠结了。如果有“等”字就是要考其他的意思,那么没“等”字就只是考前面所列举的山脉,但是近几年会考也考到了其他山脉,如2016年的成都市初中地理会考读图题34题就考到了让学生填出“横断山脉”。
      虽然感觉自己看了这么多年的《会考说明》但是感觉就像解读课标一样,还得花更多的力气和时间去仔细研读,争取在复习备考时针对性更强,如果把这些方法和小窍门交给学生,相信他再课后自己复习时会更加的轻松和高效(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为什么我每次会考前给学生提供的几幅(3-4幅)图基本都能考到?大数据告诉你其中的秘密,敬请期待!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8 04:38 , Processed in 0.07393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