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课程改革的新思维、新模式(3.0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2viwc.html
【本文系王竹立老师原创学术论文,1.0版时题为《移动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模式到底应该如何转变?》,2.0版时题为《互联网+课堂:课程改革的新理论、新尝试》,3.0版改为此题。转载请注明出处。--竹立附记】 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 ----课程改革的新思维、新模式 王竹立 (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以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在于,过度强调将信息技术及其产品引入课堂,却偏偏把互联网拒于学校与课堂的大门之外;过度强调让学生掌握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却忽视了网络时代知识与学习已发生变化这一基本事实。以智能手机为标志的移动互联网对课堂教学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互联网+教育将颠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以互联网进课堂、生活实践进课堂、创新教育进课堂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课堂”模式将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新趋势,智能手机在教育教学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关联主义和新建构主义将成为互联网时代教与学的主要指导理论。 [关键词智能手机;互联网+;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新建构主义 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 从早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我们就积极将计算机及相关信息技术产品引入课堂,首先引进的是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包括电脑、投影仪、大屏幕、扩音设备与中控系统等。这些设备的引入对教师的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由于能够方便地将文本、音频、视频、动画等媒体集合在一起,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得到迅速普及与推广。然而这种技术及产品的引入,不仅没有导致以班级教学制和讲授式教学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模式的瓦解,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教师的讲授。电子白板则干脆将电脑和多媒体技术整合到一块竖起的电子屏幕上。 电子书包的引入,似乎给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了一线希望。专家们希望通过让学生人手一部iPAD或者平板电脑,开展个性化学习。然而在应试教育体制和班级教学制的束缚下,这种希望迅速化为泡影。所谓一对一的个性化学习,演变成学生通过手中的电子设备跟着老师按部就班地完成统一的视频观看或电脑操作练习,面对面的交互变成在课堂上通过机器来交互的别扭形式;为了防止学生上网或玩游戏,电子书包还专门设计了禁止上网装置,并强化了家校联系功能,以便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更有效的监管。老师和学校能允许的只是学生登录学校内部的数字化教学平台,浏览其中老师提供的教学资源,互联网则是被排除在外的。这种画地为牢的做法,虽然有利于阻止学生通过网络从事一些与教材内容无关的活动,但也关上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体系的大门。 那么,引进一些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又如何呢?近年来,微课与翻转课堂很火热,然而笔者经过调查与分析发现,微课与翻转课堂主要“热”在各种大赛与公开课中,真正在日常教学中应用的依然少之又少,个别学校虽然实现了“校内翻转”,但主要动力来自行政力量的推动,而且这种翻转,依然是对应试教育的强化而不是削弱。 笔者曾指导自己的研究生林津,对广州市11个区的部分中小学微课与翻转课堂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收到有效调查问卷395份,涵盖中小学各个学科,得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调查显示:95.9%的中小学教师听说过微课,但只有11.4%的教师曾独立录制过微课,13.4%的教师曾参与过微课制作,72.7%的教师既没做过微课,也没用过微课;在曾独立录制过微课的教师群体中,有64.4%的教师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接受调查的教师样本中,只有8.4%的教师曾将微课应用于教学,而将微课常态应用于课堂的仅占教师总数的0.5%;有17.0%的教师倾向于将微课应用于翻转课堂,但实际应用的则少之又少,2013年,广州市H区共有4所学校(包括2所小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中学)自愿成为翻转课堂试点学校,每所试点学校有若干教师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包括小学数学、初中英语、初中物理、初中思想品德等学科。也就是说,H区共有4所中小学(据不完全统计)曾以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形式,将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占H区中小学总数的3.1%。这些数据提示,试图通过微课与翻转课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可能还仅仅是一种良好的愿望。 笔者曾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困局与出路――兼论网络教育模式创新》一文中,对我国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提出批评,认为过分强调“课内整合”是一个误区。迄今为止,技术的作用更多地表现在课外而不是课内,应该把教育信息化的重点放在校外而不是校内,放在网络教育而不是课堂教学,放在农村与薄弱地区薄弱学校而不是大中城市的重点学校。[1]甚至一度认为,传统课堂与教学模式在当下仍有其存在的价值与理由,与其在课堂上下功夫,莫如在课外找出路,通过发展课外网络教育与在线学习,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最终颠覆学校与课堂教学模式。[2] 最近笔者的思想有了一些变化,慢慢向主张“课内整合模式”的专家靠拢,逐渐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在中国目前国情下,学校,尤其是中小学,课堂教学仍然是重中之重,教育变革要想取得突破,绕开学校、绕开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是不现实的。这虽然是一个“硬骨头”,但还是值得“啃”的。而且,我还感受到中小学教师对变革课堂教学模式的渴望与不懈努力,体会到网络对课堂教学带来的强烈冲击与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到了非变革不可的地步了! 有鉴于此,笔者将以往教育信息化误区由过度强调信息技术课内整合模式,修改为过度强调将信息技术及其产品引入课堂,却偏偏把互联网拒于学校与课堂的大门之外;过度强调让学生掌握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却忽视了网络时代知识与学习已发生变化这一重要事实,以至于对今天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手足无措、应对失当。笔者将今天的学校教育信息化误区比喻为“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芝麻”是指具体的终端技术及其产品,以及建立在这些技术及产品上的教育教学模式;“西瓜”比喻网络的互联互通和基于互联网(而不是局域网)的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的核心是网络,网络的核心特征是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离开了这个核心,所有的教育教学变革都无异于缘木求鱼。 二、 智能手机对课堂教学的挑战 当信息技术专家将关注点放在各类高大上的电子产品如iPad、电子白板、数字化教学平台、电子投票器、乃至3D打印机的时候,有一种常见的信息技术产品却一直不被专家和教师看好,并努力将之拒于学校与课堂大门之外,但恰恰就是这一技术产品,笔者认为有可能成为压垮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这个“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个产品就是智能手机。 手机已经成为几乎所有成年人须臾不可离的随身之物,同时也向中小学生手中快速推进。宽屏手机的出现更使得以前热极一时的iPad和电子阅读器风光不在,同时也让个人电脑显得不那么重要。智能手机对比iPad\个人电脑最大的优势就是即时通讯与方便携带,这使得手机几乎难以被拒绝。与智能手机普及趋势相对立的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学校依然禁止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尤其不容许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笔者曾到广东地区的中小学调研,发现虽然很多学校实现了网络接入“校校通、班班通”,但学校和教师宁可关闭网络接口,也不让学生使用网络。大学里也有不少教师反对在课室里安装能让手机上网的Wifi。尽管如此,手机依然成为传统课堂和教师的最大挑战,通过手机上网和玩游戏的“低头族”成为传统课堂上一道越来越不容忽视的“风景”,手机被学校和教师视为不受欢迎的“第三者”,应对手机对课堂教学的挑战成为“国际难题”。[3] 手机给课堂带来的挑战实在太大了!智能手机对教师和课堂的挑战,实质上就是移动互联网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 如今,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完善、价格越来越低廉,wifi等网络连接方式越来越普及,上网费用越来越便宜,李克强总理最近要求我国宽带网要降费提速,手机里的APP应用及优质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更令人鼓舞的是,新一代的网络接入技术Li-Fi正在研制之中,未来可以通过光来传输数据,只要有灯光的地方就可以上网。[4] 到那时,再想禁止学生在课堂内使用手机或网络将更加困难,手机公开进入各级各类学校与课堂只是时间的问题,教师将不得不与手机这个“第三者”在课堂上和平共处,学生会越来越频繁地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查找资料、做练习、看微课视频、交流信息、发微博或微信、录音录像、直播课堂教学情况,曝光老师讲课时的错误等等。在校园里手机成为学生学习与交流的重要工具,碎片式学习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的微课(微视频)可以通过手机观看,作业与考试也可通过手机完成。到那时,老师还能像以前那样满堂灌吗?课堂中讨论的内容还能仅仅局限在教科书与考试大纲划定的范围之内吗?学校和教师还能继续对学生通过手机和网络获取的信息与知识视而不见、不予承认吗?学生还会遇到问题只向教科书或老师求助而不去互联网中寻找答案吗? 可以想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愿意拿出原来的讲课时间让学生开展交流讨论,老师也会慢慢接受学生通过手机和网络获取的信息与知识,甚至愿意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他们从手机和网络中学到的东西。一些有远见的老师还会鼓励学生利用手机看微课、找资料、做作业、参与投票、交换文件、进行社会化交流等等。一旦在课堂上放开手机和网络,传统的以讲授为主要方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趋于瓦解,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变革将会来临! 三、 互联网+教育将颠覆传统教学模式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一个“互联网+”的新概念,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界纷纷解读这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笔者认为,互联网+这一概念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在一篇题为《“互联网+教育”意味着什么?》的文章中,笔者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互联网+不是一个简单的相加,加完之后一切都会发生改变,互联网是刀、是斧、是锯,将原来的一切都分解成碎片,然后再以互联网为中心重新组建起来,成为新的体系、新的结构。互联网+的本质就是碎片与重构”,[5]下面笔者将就此观点作进一步阐述。 (一)互联网已成为信息与知识的主要载体。网络时代前,信息与知识的主要承载形式是纸质材料,如书本、报纸、刊物等。虽然那时已经有了广播电影电视等电子媒介,但由于制作条件较高、不便于个人保存与随时随地获取,加上以音频视频为主要承载形式,因此,电子媒介并未完全取代印刷媒介的主流地位。网络时代来临,信息与知识的主要承载形式慢慢由纸质媒体转移到网络,人们获取信息与知识的途径也随之由各种印刷品转移到网络。今天,人们读网的时间远多于读书的时间,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信息来源是网络而不是书刊。那么知识由书刊转移到网络之后,还是原来的那个样子吗?知识的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读书与读网会是一样的吗?我们的学习行为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最早回答这些问题的是加拿大著名学者、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创始人乔治·西蒙斯,他将网络时代的知识比喻为河流,或管道里的石油,提出了“知识流”的概念。他认为,今天的知识不再是静态的层级和结构,而是动态的网络与生态。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半衰期较以前大大缩短,出现了所谓的“软知识”和“连通性知识”,甚至认为今天的“知识很难被定义”,[6] 西蒙斯的观点已有大量论述,本文不再赘述。 笔者想补充和强调的是,由于书本是按线性结构组装起来的,其媒介形式以文本为主,因而以书本为主要载体时代的知识结构也是线性的、静态的、层级式的、按照学科分类组织起来的。一门学科最典型的结构是树状结构,先有一个总论(主干),然后再有各论(分支),各论中又可以分为很多小节,小节中再分为很多知识点(枝叶),直到把所有问题都依次阐述一遍。然而网络的基本结构是超链接的,是网状的、动态的、非层级的、可以任意方式组织起来的,因此,网络上的知识与纸质媒介上的知识在结构与表达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参见表1。 正是由于网络具有与纸媒截然不同的特性,知识由书本转移到网络时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以线性结构为基本特征的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将不再成为知识的主流形式,传统的卷、期、页、章、节、点结构也将式微。尽管网络上也存在文库和电子书这类与纸媒相似的结构形式,但那只是知识存储形式之一,主要供学习者有需要时查阅之用。读者进行网络阅读时,像读纸质书一样逐页翻阅、长时间看同一个内容的行为方式并不常见。网络阅读最常见的方式是碎片式的,往往每隔很短一个时间就跳到另一个不同的网页。网络可根据读者的不同需要生成多种形式,每一个网页可视为一个信息与知识的“碎片”,根据信息(知识)接收者的指令,这些碎片可以重构出不同的整体。比如,搜索菜单形式、百度百科形式、百度知道(问答)形式、全图片形式、全视频形式、全音频形式、电子杂志形式、RSS订阅形式、其他自动推送形式等等等等,此外,还可以根据信息(知识)提供者要求,生成博客形式、微博形式、微信形式、公开课形式、慕课形式、游戏体验形式、资源库形式、专题网站形式、其他数据库形式等等等等。总之,碎片与重构就是互联网组织信息与知识的基本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改变了知识,也改变了今天的学习。 (二)互联网将成为教与学的主要场所。互联网不仅成为信息与知识的主要载体,成为信息与知识的主要来源,还日益成为教与学发生的主要场所,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目前,学校课堂还是系统教育、学历教育与正规教育的主要阵地,网络教育和在线学习由于缺乏面对面交互的优势、缺乏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有效监管以及让人放心的评价体系,只占据了非学历教育、非正式学习的“半壁江山”。在正规教育与学历教育领域,网络教育只能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强化,还不能完全取代学校教育的主流地位。但如前所述,网络教育与在线学习正日益向学校与课堂渗透,成为颠覆传统教育教学体制的重要因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终有一天人类可以在网上打造与实体课堂几乎一模一样的“面对面”教学模式,当这种网络虚拟课堂普及之日,就是实体学校与课堂大规模消亡与转型之时。尽管届时一部分一流的大学和特色学校将得以幸存,中小学也会保留,但学校教育的黄金时代将一去不返。未来的一切教与学活动都将围绕互联网进行,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翻转学习(不是现在狭义的翻转课堂)成为主流的教育教学形式。这大概就是“互联网+教育”的最终结果吧? 四、 互联网+课堂引领教学改革新方向 今天,我们曾经喊了多年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口号已不太适宜,而应以“互联网+课堂”来取而代之。互联网+课堂的内涵是什么?到底应该如何操作?在这里,笔者提出“三进”的设想,分述如下。 (一)互联网进课堂。互联网+课堂首先意味着让互联网进课堂,而不是将互联网拒于教室门外。应该鼓励学生带手机与笔记本电脑来上课,容许学生在课堂上自由上网。可以想见,这种大胆的提议仍然会受到部分教师的强烈抵制,因为他们还没准备好如何应对互联网对课堂教学的冲击与挑战,还没学会如何与手机和网络在课堂上“和平共处、取长补短”。在这里,笔者愿意分享一点个人经验供大家参考。 笔者与同事在中山大学为本科生开了一门核心通识课《现代学习理论与技术》,这门课每年选课的人比较多,一般都在一百到两百人以上。在这样规模的大班教学中,我们还是选择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分组讨论、分享与探究活动。为了减少上课时的“低头族”现象,我们在讲课中注意贯彻“新、奇、实用”三大原则。新,就是老师讲课的内容要新,最好是网上不容易找到的内容。我们不会照本宣科,而会讲自己的心得体会、研究成果、独到见解;会经常打开网页,直接利用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辅助讲授,让学生有新鲜感,想听爱听。奇,就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策略。讲课时不会满堂灌,而会穿插提问、播放视频动画、分组讨论、案例分析、活动和练习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实用,是指教学过程尽可能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他们生活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让学生感到学习有用、有效、有收获。我们还经常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些具体问题通过网络查找补充材料。甚至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布置作业、点名,让学生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完成部分作业等。我们每学期都专门留出两到三次课,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通过网络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交流网络学习经验,开展网络学习竞赛。在我们的课上,手机、笔记本电脑与网络不仅不是干扰,反而是必需的工具与途径。 智能手机进学校与进课堂,可以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将导致学校教育与课堂教学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智能手机几乎可以取代平板电脑和其他终端设备的大部分功能。手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至少可有以下几方面用途:①阅读。手机可用来看新闻,了解时事;可以看微课与微视频;可以阅读手机读物,比如电子教材等,而且这种学习有利于充分利用等车、排队、上厕所等碎片化时间进行。②记录与存储。手机可以用来课堂拍照,记录老师黑板和屏幕上的重要内容;记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与场景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对教师的讲课进行录音录像以方便回看;可以利用记事本记录自己的思想火花与灵感;可以利用云存储功能保存大容量文件等等。③通讯与交流。手机可以用来收发通知;可以通过微信群与QQ群进行交流讨论与远距离协作;可以通过声音与视频进行及时通话;可以进行音频与视频短时间授课;通过电子邮件与教师同学进行深度的、非实时的沟通与交流等等。④完成学习活动。可以利用手机二维码功能在课堂上点名、投票、布置与提交作业等。⑤APP应用。现在已有大量可用于学习的APP应用,比如时间管理、背单词、编程、运动、认识星空等等。⑥定位与导航。手机的定位功能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找到走散的孩子,导航功能可以指路,便于组织校外活动等。⑦搜索与查询。任何时候都可以利用手机的搜索与查询功能掌握一些急需了解的信息与知识,如人名地名的检索、名词的解释、外文的翻译等等;⑧计算。手机里的计算器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⑨放松与调节。手机里的音乐、游戏等娱乐功能可以对学习者起到放松紧张情绪、调节心情等作用。⑩创新与创造。手机里的开源软件和虚拟游戏等有利于学生开展创新学习与创造活动等。手机在教育教学中有这么广阔的用途,我们还有理由拒绝手机吗?! (二)生活实践进课堂。今天,网络将现实生活与我们联系得越来越紧密,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第一时间就能让我们知晓;网络为我们获取各种信息与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学校不再是世外桃源,课堂也不再是空中楼阁,生活与学习不再能够被人为分隔。学生只会对与自己的生活关系密切、与现实世界的真实问题关系密切的内容感兴趣。今天的课堂教学应该多从现实与生活中寻找内容与素材,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综合性、开放性和混合性学习。例如,笔者为研究生开了三门课程,分别是《教学系统设计》、《创新思维训练》和《网络时代的学习》。这三门课虽然开的学期不同,内容各有侧重,但笔者的教学方法与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截然分开。在教学中,笔者采取了三个主要做法,第一个做法是,教学内容不再拘泥于教材与大纲,而是以教材为基础,大纲为线索,从网络和生活工作实践中寻找真实素材、真实案例进行教学。比如笔者上教学设计课时,会让大家结合当前的一些教改热点进行分析。例如,从网络检索关于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的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在网上观看杜郎口中学教学视频,然而组织大家从教学设计角度进行分析讨论;在讨论微课、翻转课堂、慕课时,要求学生具体学习微课的制作、参与翻转课堂实践、或者选修一门慕课,然后进行交流讨论;又比如笔者接受了去汕尾地区为中小学教师做培训的任务后,立即组织学生赴汕尾中小学进行实地考察与需求分析,和同学们一起设计培训计划。笔者的一般做法是,先让同学们提出自己的分析与设计方案,然后对同学们的方案进行点评,指导他们完善设计;或者提出自己的分析与设计,并说明设计的思想与依据,让同学们进行对比;然后根据选定的设计方案开展培训活动,检验教学效果,收集各种第一手资料进行反思。笔者希望通过对真实问题的学习,让同学们领悟书本理论与实际情况的异同,体会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笔者还利用为本科生上《现代学习技术》通识课的机会,让同学们以助教身份,全程参与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与反思过程。在教学中较少讲解抽象的理论,较少死抠书本知识,更多地示范如何运用实践智慧,激发创新思维,以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为最终目的。在课程结束前,笔者会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与反思,发现课程不足之处,进行强化练习与补充讲解,与同学们一起开展反思与总结。 第二个做法是,把教学与研究创新结合起来。笔者经常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自己最近在研究什么、在思考什么问题、写了什么文章,遇到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向学生示范自己的研究与思考过程与方法,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成功与失败、经验和教训,让同学们有所领悟与仿效。有时还会动员同学们参与自己的研究项目,一起设计调查问卷,开展研究实验。在分析调查与实验结果时,也是采用让同学们先说,然后自己后说的方法,进行点评与示范式教学。 第三个做法是常常抽出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从网络或其他地方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学生分享的知识与技能有很多老师自己都不知道,在这样的课堂上,有时老师的收获甚至比学生还多,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鼓励学生写博客或文章,对碎片进行整合。笔者很少从头到尾采用一种教学方法,而是多种方法混合使用。有时讲授,有时研讨;有时翻转,有时实践;有时让学生主讲,有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协作与探究,随机应变、不拘一格,常常有即兴之举。但有一点是贯穿始终的,就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兴趣为中心,以思考与探索为中心。对学生的评价,笔者很少采用考试的方法,而是结合作业与日常表现,与学生一起进行综合评价。 (三)创新教育进课堂。网络时代,学习的目的不再只是为了传承前人的知识,创新发明才是关键。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而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帮助学习者建立独一无二的、个性化的知识体系。记忆不再是最重要的能力与目标,学会创新思维才至关重要。今天,政府大力提倡的创客教育就是创新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不以赢利为目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教育契合了学生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天性,以课程为载体,在创客空间的平台下,融合科学、数学、物理、化学、艺术等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创客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少数爱好者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的各种培训与比赛活动,或者作为校本课程,还没有与学校的课堂教学真正结合起来,影响到的学生人数也非常有限。如何将创客教育引入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是今后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笔者多年来一直坚持在大学生和研究生中开设创新思维训练课程,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理解创新原理、掌握创新方法、完成创新作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笔者还有意识地将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渗入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特别是如何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与创新的意识,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示范,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也许有人会说,你的这种教学方法与课程的特殊性有关,不一定适合其他类型的课程,而且只能在大学和研究生教学中开展,在中小学难以推广。因为中小学还是以系统学习为主,以应试为主。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全对。前文已述,网络对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碎片式学习已经渗透入校园与课堂。今天,老师再想像从前那样固守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已越来越困难,继续忽视学生通过网络进行的碎片式学习成果也越来越不合时宜。如何将基于课堂的系统学习,与基于网络的碎片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是老师们面临的全新挑战。笔者曾提出新建构主义教学法,其核心理念是,在保证必要的系统学习与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开展分享、协作与探究活动,通过说出、写出、做出等循序渐进的方式,将网络学到的碎片化知识,与教材学习获得的系统性知识有机整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个性化的知识体系。[7] 笔者特别要指出的是,创客教育与笔者提出的新建构主义教学法不谋而合,创客们坚守创新、持续实践、乐于分享,充分体现了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是在“做出”这个最高层次进行分享式学习的典型代表。 在中小学推进新建构主义教学法可采取由易到难、由副科向主科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比如,可以先在科学课、信息技术课、综合实践课这类课程中开始试行,鼓励学生先围绕课程主题,通过网络自学相关知识,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究,形成个性化的知识体系。 笔者曾指导自己的研究生李小玉,在深圳市某高中学校信息技术课上进行过新建构主义教学法的初步尝试。考虑到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教材陈旧,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参差不齐,而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笔者建议小玉同学将新建构主义教学法引入课堂,先不要完整采用新建构主义教学法的三个环节,而从第一个环节----“分享”开始试验。小玉同学在笔者的指导下,与另一位合作教师一起,在该校高一班55名同学中开展了分享式学习的三轮行动研究。课前先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网络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鼓励同学们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进行上课前的知识储备。在第一轮研究中,以简单的“观念分享”为主,营造畅所欲言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初步探究分享式学习是否适合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第一轮分享的主题是“畅想信息技术世界”,学生轮流上台分享自己的经验与看法。大部分同学愿意在课堂上向大家分享自己的观点,但也有少数同学(4人)不愿参与分享。小玉同学根据课堂实际,在第二轮实验时,做了两点改变:①“个人分享”向“小组分享”转变。在每名学生单独进行分享之前,先开展小组内部的知识分享。在组内进行分享时,由于小组本身能够营造一个几乎无压力的环境,学生更敢于发表言论,而且花的时间较全班分享时要少,效率更高。②“观念分享”向“经验分享”和“资源分享”转变,以“观念分享”为分享内容开展的教学不太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而“经验分享”或“资源分享”为分享内容时,学生更容易把握教学目标,也便于教师掌控课堂。第二轮分享的主题是“PPT软件制作技巧”,小组分组采用合作学习的异质分组原则。7个小组中有6个小组表现活跃,但也有1个小组表现欠佳,需要教师的介入与引导。本轮试验虽然消除了学生的顾忌,提高了教学效率,但这种方式对分享内容的限制,使得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仍有部分学生分享的内容与主题不相关,学生对分享式学习的质疑也依旧存在。此外,采用异质小组的形式,虽然能够保证组与组之间处于大体相同的水平,但组内成员的不同层次又带来了另外的问题——知识分享的单向性,处于较高层次的学生很少从他人处获取知识,如果他们对分享内容又不够感兴趣,就容易造成心理上对这种方式的排斥。小玉同学决定在第三轮研究时,确定一个较大的主题,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学习内容,给学生更多自主权。并按照兴趣分组,同时将原来每组8人,减为每组4-6人,提高学生的个人责任意识。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会更加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和知识分享,同时也能让他们学到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知识。第三轮分享的主题是比较宽泛的“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大部分同学在小组内分享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但也有两个同学分享的是操作系统的内容,教师也没有阻止。小组要共同完成一个作品并在接受全班的评价。第三轮分享学生都比较满意,已经没有一个不满意的同学了。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分享式学习表示“喜欢”的比率,由第一轮的60%,到第二轮的72.7%和第三轮的83.6%。这些研究虽然还是非常初步的,但已显示出分享式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可行性与生命力。 此外,笔者还建议,可以考虑在中小学开设一门网络学习课或现代学习技术课,每周安排一定的学时让学生在课堂里上网,在老师的指导下检索资料、进行网络学习与探究。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搜索、如何选择、如何思考、如何交流、如何网络写作这五大网络学习技能,让他们从小养成通过网络学习的意识、习惯与能力。还可以进行课程融合改革,将传统的学科分类进行拆分与重构,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技术进行开放性学习。2014年4月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介绍了重庆市谢家湾小学进行的课程整合改革试验,该校将原来的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思想品德、美术、微机、艺术等10多门课程,整合成阅读与生活、数学与实践、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运动与健康5类综合性课程,[8] 笔者认为这代表了未来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未来学校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应是:突破教材大纲、连通课堂网络、消弭学科边界、实现个性目标、培养创新人才。 五、 互联网+时代需要新的教与学理论 人的大脑需要一个体系和框架,才能运作正常,否则就会混乱不堪。大脑不可能在一个紊乱的环境下工作,所以我们的心智是有模式的,理论就是一套模式,教与学理论就是一套关于指导我们分析教与学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的模式。如果我们的理论模式与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一致,那么我们就能准确预测可能出现的情况,找到正确的应对办法;否则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今天,我们早已进入了网络时代,知识与学习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然而我们目前使用的教与学理论依然是网络时代之前形成的,无论是行为主义还是认知主义,也无论是人本主义还是建构主义,尽管它们仍然可以在许多不同类型、不同情境的教与学中发挥指导作用,但对网络时代出现的大量新问题新情境新挑战早已捉襟见肘、无能为力。固守着这些理论,反而会让我们的思维与行为越来越僵化,越来越落后于快速变化的时代。如何才能避免僵化的心智模式?唯有建立一个开放的、不断更新的系统,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名词、概念、理论体系,赋予它们新的内涵,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一句话,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教与学理论。 目前,已诞生了两种网络时代学习理论,一个是加拿大学者西蒙斯的关联主义(又译为连通主义)学习理论,另一个就是笔者提出的新建构主义理论。两种理论是一种互相补充的关系,可以共同指导网络时代的教与学。 关联主义理论已为国内多数学者所熟知。笔者认为,关联主义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对网络时代知识与学习的变化进行了富于洞察力的、细致的预测与描述,并提出了网络时代的学习就是建立知识网络的过程、连通多于建构的主张。但关联主义的策略更多的是针对信息超载的,对如何应对碎片化挑战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笔者提出的新建构主义理论,是在传统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网络时代学习面临的两大挑战----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而提出的一整套方法与策略。针对信息超载,新建构主义主张,除了采用连通策略之外,还应学会选择,选择的原则是以“我”为中心,即以学习者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中心、以自己的问题解决需要为中心,选择接受的信息与知识。对于与自己的兴趣与需要关系密切的信息与知识,要进行强连通和深度建构,对于与自己的兴趣与需要关系不太密切的信息与知识则只需要弱连通就可以了。针对知识碎片化,新建构主义提出了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主张学习者对每天碎片化学习到的知识先进行“零存”,再通过不断建构而获得“整取”的成果。具体步骤包括积件式写作、个性化改写和创造性重构三个环节。整合信息与知识碎片还需要一种新的思维方法,为此,新建构主义提出了包容性思维方法,通过包容性思维,学习者可以将看上去关系复杂、甚至互相矛盾的信息与知识碎片有机整合在一起,构建出完整的个性化知识体系,最终实现知识创新。[9-14] 在新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笔者还提出了知识的三级结构理论与知识嫁接学说,对教与学的本质进行了全新的探讨。[15] 这些理论已初步构成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对网络时代的教与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与思考。有学者称之为“21世纪以来中国远程教育理论创新花圃中的‘一枝红杏’”。[16] 然而,新建构主义理论尚未引起我国学术界的足够重视,虽然有不少学者对该理论表示赞赏和肯定,《现代教育技术》杂志还曾经将新建构主义与关联主义并列为网络时代的两大学习理论,并作为该刊的重点选题,一些杂志也刊发过对新建构主义进行应用与探讨的文章,但迄今为止,对新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深度研究,对该理论体系进行补充、完善与发展的文章还寥寥可数。除了少数学者和研究生的论文之外,大多数主流学者和刊物还对该理论保持沉默,连一篇学术性的批评文章也没有。这与国内学术界对来自西方的理论与实践趋之若鹜,对“电子书包”与“微课”定义的讨论不厌其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现象值得深思。对一种诞生于本土、直面网络时代挑战、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的理论的“冷漠”,其实无关乎某个人的荣辱得失,而关乎一个国家与时代教育变革的大方向。 令人鼓舞的是,笔者以新建构主义理论为核心撰写的通俗性学术专著《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一经推出,就引起强烈的反响,深受大中小学一线教师、教育工作者和在线教育从业人员的欢迎,发行才一两个月,即入选《2015年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榜单,并一再重印,成为教育类畅销图书之一。这一事实进一步说明,国内教育市场对新理论新思维有强烈需求,教育理论工作者应该抓住这一机遇。 笔者的好朋友、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金岱教授有一句名言:人是观念的动物,观念变了,一切好变;观念不变,一切难变。笔者愿借这句话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勉。 参考文献: [1]王竹立.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困局与出路――兼论网络教育模式创新[J]. 远程教育杂志,2014,(2):3-12 [2]王竹立.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思考和路径选择[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4):62-69 [4] 可见光无线通信.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JeSc2LAhecIraKPmHYj9MIDhF6I4gb_CInRAFQMrNwaJGxoKyLvIwKbKDJI9yYfV77moEtx2WfNqoAbRnUx8KMjmnCA1vPG5MMo9cZCum7z6kaReyg3NyS6TseCxramYmRiSWrb0gU-gXTdSVU0FmxE-s8S4zqsQbdoQd13Nt8Rsc11vU2XdCl4lBNe8Dq9nGZPSuJQPnsVlMeDq4ctRLq。[2015-6-9] [5]王竹立. “互联网+教育”意味着什么. 今日教育,2015,450:1 [6] G•西蒙斯著,詹青龙译.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P1-24. [7] 王竹立. 新建构主义教学法初探[J]. 现代教育技术,2014,(5):5-11 [9] 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J].远程教育杂志,2011,(2):11-18 [10] 王竹立.关联主义与新建构主义:从连通到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2011,(5):34-40 [11] 王竹立.新建构主义与知识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2012,(2):36-43 [12] 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理论体系与创新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2,(6):3-10 [13] 王竹立.零存整取:网络时代的学习策略[J].远程教育杂志,2013,(3):37-43 [14] 王竹立. 包容性思考:网络时代学习的一种新思维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14,(6):88-94 [15] 王竹立.知识嫁接学说:一种更具包容性的教学理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1):33-39 [16] 赵师红. 中国远程教育理论创新之归因:以王竹立“新建构主义”为个案[J].现代教育技术, 2014,(3):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