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奏
教材:鲁教版 必修一
能力基础:目前处于大四上学期,已经实习过三个月,但上的内容是高二区域地理,教学法以传统教学法为主。
实习学校教学法:“1525”课堂 即老师在课堂总的讲解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分小组讨论占25分钟。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导学案反馈 → 预习成果检测 → 合作探究 → 展示点评 → 教师点拨 → 知识梳理 → 当堂检测→反馈评价
导学案:使用导学案代替了教案,要求同学们在上课前把导学案完成三分之二,留下需要探究的内容三分之一在课堂探究。
实习班级:共三个班级。两个文科班,一个重点班,一个普通班。一个理科班是重点班。
二、见习情况
1、对于新的教学方法,以学习为主。
2、理科班的同学今天只是培训了“1525”课程教学模式,整个课堂的流程,小组合作等。文科班开始上第一节课,内容待会儿详写。
3、文科班上课情况,导入图1,分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发言,同学补充,老师评价,点拨,讲解。 图 1 个人评价:导入的亮点在于同学得到图中的信息,太阳系、图中箭头所指就是地球,地球上有人类,有生命活动。
4、导入之后,老师开始讲解课文,以讲授式为主,师生互动,提问回答交叉式进行。本节课小组讨论没有,没有进入到重难点问题,小组发言之一环节和内容也就没有了。
5、感兴趣的话题,讲解光年引入七夕节,牛郎星与织女星之间的距离为16光年,两束光相见面需要8年,所以七夕鹊桥相会是不可行的。
三、课程方法评价
针对于见习情况和对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模式,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对于学生:
1、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提前预习课文,督促着学生课前课后努力获取知识。
2、同学之间分享彼此之间的信息、知识、看法,互相之间的交流更多,开放性和包容性就更多、可以借鉴彼此的优势。
3、培养同学们的综合能力,逻辑、演讲、信心等。
对于老师:
1、对于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更高,每个问题的精雕细琢,对于同学们的引导技能更重要。
2、师生之间互动更多,情感交流,知识之间的讨论增加。
弊端与不足
1、课堂节奏难于掌控,进度慢,教学效率低下。
2、重难点和课外延伸内容同学们不容理解和意识到。
3、对于小组发言,会形成话语权的霸权主义,一些同积极发言,一些同学就成为闷葫芦。形成两级分化。
4、小组讨论,积极发言,展示等环节,属于外显的学习行为,有些同学是内隐型的学习者,对于不同的学习风格的同学来说并不一定合适。
三、探索
针对于这种教学设计模式,把细节处理好,那么效果会出人意料。
1、针对于学生对这种授课方法的认可和接受,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自己解读课本获取知识点,那是教育界一直倡导的。
2、课前的导学案我觉得应突出系统性和有所侧重,我做完之后整个感觉就是乱的。应当把知识结构梳理清楚。
3、整个课堂的流畅性和高效取决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和配合,讨论乃至争论都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4、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慢慢的让它体现出来。
四、结语
初出茅庐,请前辈们多多指教,务实进取!
“1525”地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