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参加长沙星韵年会,有幸加入了一个有趣的读书群,收获良多。汤老师推荐了一堂好课,陈国祥老师的《人的城市化》,立马学习。听后感触颇多,遂随即记录下感想。
听课后的反思主要有两点,一是关于课堂,二是关于两组核心概念“地方”与“空间”
关于课堂
1.对于地理现象,地理问题的深入思考。多读书,保持学习与好奇心。
2.概念的释义很重要。有的概念也许我们不用对学生阐述得很清楚,但反映了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3.这是一堂特立独行的课,一堂没有煽情的音乐与华丽的辞藻的课,一堂真实自然朴实无华却足以打开毛细血管的一堂课。听完以后,待在空调下方的我,手心一直冒汗,情绪些许激动难以平复。如此“标新立异”“意料之外”却又觉得“情理之中”。这一堂课对高中生而言,内容本身或许有点“超纲”,脑容量太大,新的名词概念或是耳目一新的观念紧紧地充斥着短暂的45分钟,一瞬间真是难以消化。可是,就是这样的一堂课让我有一种全新的课堂感觉,酣畅淋漓。
首先在于选题。代表了授课者本人非常的视角,也体现了其根深蒂固的人文理念。尤其关注地理现象发展过程中的“人”。有了人的参与,地方、事物才有了情感。很多研究都是人在研究,归根结底也是服务于人的。柴静在《看见》中谈到新闻报道中她首先关注的是什么?人!所以,其标题本身已经赋予了很大的内涵和意义。
其次,在授课过程中 ,陈老师采用问答,交流的方式,从同学们自身经历的城市化谈起,将城市化与人的关系深入浅出的剖析,引证。循循善诱,娓娓道来。所谓大道至简,举重若轻。同学们在这样一堂看似“名词堆砌”的课堂中实则是欢笑的,并且有思考,有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在谈到人与地的关系时,同学们自发地鼓起了掌声,引起了情感共鸣。理性与感性的交融,真实的课堂自然拥有千钧之力!
这一堂课,也许同学们对于概念名词会有些不知所以,一时不能理解。课堂中贯穿的地理学视角,思维方法,导向以及一种赤诚的热爱之情一定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像水中的涟漪一样荡漾开去。这就是真实的课堂传递的力量!
这让我想起了曾经执教的一节失败的公开课《人口迁移》。失败之一在于态度不端正,没有认真准备,完完全全一节常规复习课。失败之二在于观念的“腐败”和认识的局限。为何那堂课是失败的?知识结构没有厘清?逻辑关系混乱?皆不是。最大的失败就在于止于知识。止于知识的课是一堂没有活力的课,没有生命力的课,于生的长远发展是没有启发的。人口迁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迁移的过程中也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可能会饱含背井离乡的割舍,家国情怀的大义,在座的学生也许都有亲身经历的,这些情感被我抹去了。组长向颢老师的点评让我感觉自己是一个“罪人”,而也因为这节课让淹没在题海中的我幡然醒悟。莫要本末倒置,跳出来看一看,什么是课堂?什么是地理?什么是地理教育?
我至今仍然记得读书生涯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几节课,一堂是《十里长街送总理》,“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我看见语文老师眼角留下的泪水……另一堂是记录三峡移民搬迁的诗歌,要远离自己的故土,一步一回头,可是终究不免要离去,那就带上一杯三峡水,捧一抔三峡的土……读来泪湿衣襟。我深深的记得老师朗读课文时细致入微的表情,随着文本传递的感情富于最真实的变化。你瞧,十几年过去了,这样的课依旧清晰,仿如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