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第一部分:课例研究背景:
因为《热力环流》部分的知识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其形成过程和形成原理又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在学习后仍然思维模糊,概念混淆。按往年经验,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一讲到底的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这样的课堂教师比较放心,得心应手,因为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负责把教学任务讲解完,讲完了,教学任务就完成了,如果设计学生活动,教师需要花费精力去设计,同时会浪费课堂时间,教学任务还不能按计划顺利完成。教学中教师总有这样的体会,学生似乎在一直犯着同样的错误。究其原因,因为我们课堂上我们只关注了教学任务,潜意识里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我们给多少学生就会储存多少。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包含课堂简单实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教材29页实验。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由实验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展示)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观察到:在垂直于冰盆之上的烟呈下沉运动,并流向热水盆一侧,流到热水盆一侧后呈上升运动,证明由于地区间的冷热不均引起了大气的环流。
(设计理念:体现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学习方法多样化。通过实验观察,对热力环流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为进一步原理分析做铺垫。)
(简要实录:学生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纷纷讨论,课堂气氛活泼,学生求知欲望浓厚。)
二、原理分析
1.复习旧知:
(1)气压:就是大气的压力,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气压柱的重量。从概念中我们可以得出气压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空气的密度和高度。由于地球的吸引力,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密度减小,气压柱的高度也降低,因此,在同一垂直方向上的同一空气柱中,气压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2)等压面: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
等压面的判读,比较B、C两点气压值的大小
2.引导学生自学教材30页文字和图(10分钟),并给出思考题:
(1)下图假设地表A、B两地冷热状况相同,则地表上空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高低_________(相同、不同),等压面呈 (水平、倾斜)状态。
(2)下图地表A、B两地冷热状况不同。A地空气 (膨胀上升、 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 (加大、减小),形成 (低压、高压);B地空气(膨胀上升、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 (加大、减小),形成 (低压、高压)。高空气压状况与低空相反。
(在图中画出表示空气垂直运动的箭头,并在括号内注明高空和低空的气压高低状况,用虚线画出等压面的变化。)
(3)由于空气发生上升与下沉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 (气压、气温)产生差异,空气由气压 (高、低)的地方水平流向气压 (高、低)的地方,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环流。在图中用箭头画出高空和低空空气流动的方向,完成A、B两地间热力环流过程示意。
(4)在热力环流中,大气运动包括________运动和_________运动两种基本形式。其中先发生的是________运动,这种运动表现为气流_______或气流_________,引起这种运动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
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个人展示。
师:让学生动手绘制热力环流原理示意图,并用简短的文字提炼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派一名学生在黑板上一边绘图一边讲述形成过程。总结强调:
①热力环流发生的顺序: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近地面热处为低压,冷处为高压;高空相反)→水平运动(同一水平面上高压流向低压)。
②热力环流引起的大气运动总是先垂直后水平。
③高气压和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的气压状况;同一地点在垂直方向上永远是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气压。
(设计意图:先学后教,让学生在动手绘图和语言表达中对热力环流内在的知识联系了解得更加清楚。)
(简要实录:学生自学认真,积极思考完成题目,讨论也很热烈。学生能说到最基础的东西,但语言不够专业和精炼,需要老师引导,语言表述能力有待提高。)
三、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探究一:“热胀冷缩”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小组讨论)
1、看教室空调和暖气安装的位置,解释为什么?
2、试举例日常生活中热胀冷缩的现象。
探究二:绘制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并解释成因。
1、城市风:让学生画出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并说出理由。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画。在这个过程中抓住城市热岛效应这点,理解城市、郊区冷热不均引起的城市风,同时,用化工厂的布局分析城市风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利弊影响。
2、海陆风:改变方式,教师先出示一个完整的热力环流图,让学生判断是白天还是黑夜,促使学生思考海陆之间比热容的大小对地表冷热不均的影响。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关键。之后,让学生画出夜晚的陆风,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画,巩固所学知识。
3、山谷风:由于山谷风的山顶和谷底不在一个水平高度上,学生在画图时相对于海陆风和城市风而言会比较困难,需要教师讲解。强调山顶和同一高度的山谷相比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山顶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四、课堂小结
热力环流的意义:小规模的热力环流影响着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大规模的热力环流把热量和水分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及海洋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水汽和热量得以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对全球的热量和水量平衡有重要作用。掌握热力环流不仅有利于我们理解其对天气气候的影响,还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设计意图:讲解热力环流基本原理后,结合身边实际,让学生从现实中去理解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去解决相应的问题,然后小组间进行展示交流,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知道原来地理真的是离我们很近,地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
(简要实录:大部分同学都能积极思考,参与讨论,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参与意识不强,一直在“看热闹”。各组展示结果时,不少学生还沉浸在自己之前的实验讨论中,交流效果有待提高。)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13:55 , Processed in 0.07435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