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疑探思想”为领,深度整合微课和思维导图(预设)
热度 8已有 908 次阅读2016-9-7 10:21
|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思维导图、微课, 疑探教学
这几天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尽管之前的几年自己非常努力的学习和思考,形成了自己的授课风格即注重知识生活化和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但是随着这几年新思潮、新课改的推进,自己觉得即便自己讲的再好,对于学生而言,实际的价值都比不上他们自己通过思考、探究、绘制等途径来的深刻。“ 未来已经发生,只是尚未流行 ”,不管是从对学生的培养,还是对自身的发展来看,都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了!如果进一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呢?假期我没有闲着,参加了各种培训和学习,接触到了疑探课堂、思维导图和微课等各方面的达人。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了解了他们利用自己擅长的“武器”对传统课堂进行转变的过程。而我呢?我的课改又应该是怎么样的呢?我有了以下的一些思考:
个人认为课堂学习要解决两个问题:深度和广度。
微课,好不好?好,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以生动有趣的视频形式,能让学生随时随地的去学习知识,突破重难点。是代表信息化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但是一堂地理课只用微课就能搞定吗?明显是不能的,微课也不是万能的,它只是针对某一重难点所设计出来的视频及配套(自主学习单、微检测、微活动等)资源。换而言之,对于知识的深度可以利用微课来辅助解决。而对于一节课所有知识点的系统构建(广度),微课显得无能为力。
思维导图,好不好?好,它能帮助学生构建起学科学习的知识框架(广度),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某个知识在这个框架所在的位置及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联系)。新授课的板书设计、复习课的知识梳理等方面,思维导图都大有可为。但是思维导图是万能的吗?也不尽然,它也有局限性,它更多的是呈现出的是一个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或者说是框架(广度),而对于某个知识点细致的、深入的分析(深度),可能就不是它的强项了。
能不能把思维导图、疑探课堂理念和微课有机整合,形成自己特色的课改模式呢?我又做了以下的思考:
1、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教师讲解知识的过程(时间)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当然是有目标的,那就是确定本课学习的关键词(知识点)
2、学生尝试构建本课的知识体系(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绘制思维导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宏观层面确定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并知道知识之间的关联和联系)
3、依次按照个人绘制——组内展示——全班交流的环节,完善思维导图(知识体系),这里需要每个组配置一个白板,用来汇报交流。有老师问为什么不用白纸,写在纸上再到讲台用实物投影展示?用白板的好处在于可以即时修改完善,白纸的话可能修改起来不是很方便。而且每组一个白板,不仅可以用来绘制思维导图,用完以后还能挂在教室的四周陈列自己小组的作品,背面也可以设计成考核表。用来给自己小组的组员平时各方面的表现打分,可谓一举多得!
4、小组代表交流完后,分享自己在预习和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哪些知识点不懂,或者说吃不透。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学情预设一些问题,提前想好解决和处理的办法,比如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这个是他在预习和构建知识框架的时候理解不了的,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让学生看预先准备好的微课视频等方式突破重难点。
5、课堂总结环节,由于有了思维导图的存在。这部分完全可以学生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体、小组等)来总结本课所学到的知识。
本来这篇文章应该是昨晚完成了,但是昨天太累了,不知不觉就陪着儿子睡着了,今天赶忙补上,以免遗忘!希望各位看官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