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47|||
林君——可能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采访整理:赵伟杰 图片提供:林君
《地理新视界》2-3期专稿
林君是网名,其人真名为景荣。网络上大家认识林君的多,知道景荣的少。
人物档案
男,1978年生,籍贯江苏省常州市。中共党员,2001年淮阴师范学院地理系地理教育专业毕业。2001-2007年任职于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中学二级教师。武进区首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之星,常州市首届信息技术应用与研究高级研修班优秀学员,常州市李万龙地理名教师工作室成员,常州市野生鸟类保护协会成员。
主要履历:
1998.11 创办淮阴师范学院天文爱好者协会
2001年 江苏省常州市星辰实验学校任教
2003.5-2004.3 担任K12论坛地理版主
2004.3 创办星韵地理博客堂网站
2007.8 赴吉林辽源参加由教育部-微软联合举办的第三届“携手助学”志愿者行动
2008.6 创办《星韵地理》网刊
2008.8 创办常州市安琦美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现更名为“常州市安琦美易计算机有限公司”
2008.9 组织星韵地理交流团参加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中学地理教师网络资源与网上研修应用研讨会”
2010.1-- 中共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中凉花园党支部委员
2010.8 参与组织“2010中国淮南星韵地理研讨会”
2010.10 参加2010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年会暨两岸四地中学地理教学研讨会
2011.8组织“2011中国成都星韵地理研讨会暨全国地理教育网络教研现场会”
七问林君
2011年1月23日深夜23点16分至24日1点30分,双方家人都已入睡,郑州的我与常州的林君坐拥棉被,进行了QQ文字网谈,下面为部分交流实录。
一问:支撑你投入星韵发展的动力有哪些
赵:支撑你投入星韵发展的动力有哪些?
林君:我读的是地理教育专业,从进入这个专业开始,渐渐就认为地理学科教育的普及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要说起投入星韵地理网站的发展动力,我想先是觉得地理有用,有必要普及,更有必要发展;其次是在工作中认识到新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我们以更加便捷的方式交流,通过网络通讯技术团聚起来分享知识、经验,我们是否可以在教育交流与分享方面也体现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者,从接触的人物、事件、技术名词和理念,让我确信有这样不断发展的技术应用可供我们来应用。
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希望借助网络给自己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上大学时老师说专家系统,我觉得网络一批老师可以形成咱自己的“专家系统”,以便于遇到教育教学专业的问题时可以即时得到来自专家团队有效的帮助。最早我们团聚在K12地理论坛,我在这里认识了许多朋友。
2003年暑期的某一天,与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的陈国祥老师在常州市里一所学校参加教研活动。陈老师是我高中时的地理老师,也是我十分景仰的一位明师,是他第一次向我介绍了Blog与Wiki。当天回到家里,我就到网吧浏览了毛向辉、庄秀丽、柳栋等Blog。我打开Wikipedia,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你可以我看到那些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先行者、思考者以Blog的形式来记录自己思考,以Blog的文体与同行交流。后来继续了解Blog的概念及相关的解释,越发觉得它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可以有更多的结合。早期大家讨论技术和平台本身的话题特别多。
我执意认为Blog将可以作为我们个人终生学习与交流的载体,2003年9月份开始写Blog,在书写的过程中确实有种释放的快感,书写、阅读、思考相辅相成。
我觉得Blog真是一个不错的交流形式,它让我们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交流,这种隐性的文字在一般的场合下很难看到,Blog平台让作者有一种主人的感觉,至少让我们感觉到在网络空间里有自己的一处空间,我们似乎拥有了自己的发言权。这种改变我曾经在星韵地理博客平台里多次讲到,对于网络信息的组织方式就如同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变。让参与博客建设的用户自主决定网站的内容,等于是给每一位分到了生产的土地。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在博客中国、博客动力上写博。但是看到几次因为政治言论导致博客平台被关闭整治,我想到,最好要有一个专属于我们地理老师的博客平台,于是我开始寻找程序与服务器资源,半年以后才找到了一个好用的多用户blog程序Oblog系统,我利用原来寰宇网dili.wjstar.net的服务器空间发布了出来。当时已经到了2004年3月份。
赵:最早时候你电脑水平、技术怎样?做网站还是需要技术支撑。
林君:说起电脑水平的提升,在高中时看陈国祥老师用计算机给我们上课,很痴迷。1997年在省前中校园里看到联合早报的网站,很兴奋。在大学时参加自考计算机课程,组织大学生社团启明星电脑协会,希望能带动校友一起学习。那时也只是觉得计算机有用,真正有机会全面接触应用是从工作后开始的。不过一直没有觉得自己电脑水平有多高。
我认定了信息技术很重要,应该体现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些年我们看着网上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可以说我们遇到的问题,先行者大部分已经在网上给我们研究过了。同时这也激励着我,我们应该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这一部分。我们能为互联网创造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吗?
回到话题上来。当时继续做星韵的想法更多是希望老师来分享,分享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希望老师通过Blog这样的形式交流起来,把反省、交流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我不知道星韵地理网站到底要发展到何种的局面,但我坚信,交流中有了思想的碰撞,我们总会产生智慧的火花,从而促进我们老师教育工作的进步。让教育活动中多一些有益思想。事实上有许许多多的话题都可以也需要在类似于星韵地理网站这样平台上交流。
慢慢地我发现,投入到思考、书写、交流中,整个人是很幸福的,我们的心灵在不断地自我净化。一个人的成长史,大概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如果要说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持我坚持把星韵办下去,在不同阶段这种力量是不一样的,从自私的为自己建立交流圈子到建立分享平台,这种交流平台本身有传播渠道的价值存在,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梦想,希望通过我们可以给更多学生传播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影响整个人类的进化,我还真有点这样的想法,可能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我希望老师们在星韵地理网站上可以畅谈地理,大胆地交流自己的想法,勇敢地在工作第一线去实践。我一直觉得老师才是我们课程实施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每一位老师的工作才是我们课程教育的核心。我们的主人翁意识需要觉醒!坦言讲许多老师十分缺乏这种精神。
二问:星韵发展中一些难忘的故事
赵:请谈谈星韵发展中一些难忘的故事吧。
林君:星韵地理网站坚持了近七年,每年都有一些让我们难忘的故事,我们倒过来说说吧。
2010年10月,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年会暨两岸四地中学地理教育研讨会”。带着自制的名片参加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的盛会,就是想和与会的老师多多交流。接触业界最主流的观点,也更多地宣传星韵地理网站,争取大家的理解与支持。当时我父亲做完心脏二尖瓣膜置换手术,还在ICU病房里,眼看着不能参加北京的会议了。父亲醒来的第二天一大早,就转移到了病房。我看状态不错,看着父亲活过来了,我很高兴。问过主治医生情况,说一周内是高风险期,但目前状况还算好的。我心中默默祈祷!回来后轻轻向父亲请了一个假,没想到父亲很高兴地点头同意我去北京参加会议。可是从常州到北京哪里还有座位呀,后来我转道泰州也只买到了站票。来去匆匆,在北京见到了以前网上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地理教育界的名人。就这样的气氛感受一下也是好的吧。在会议期间我争取到了四次发言机会。我觉得参与本身也是对星韵地理的一种宣传。
2010年9月,在南京参加“江苏省骨干教师培训”,那是因为我得知《地理教育》《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三大杂志的主编都来南京,而且是全省每一所高中学校都有老师参会。我想这是一个不能错过的机会。同样是带着自制的名片,我去了。也见到了三位主编,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相信未来星韵地理网站会有机会与外界多多合作的。
2010年8月,安徽淮南2010中国淮南星韵地理研讨会。这次盛会是刘登宇老师费尽心血的重大成果。规模、效果超出了我们的期待。氛围、场景感染了每一位参会的同仁。经验、成果将深远影响着星韵参会的人。这里要向刘老师说一声“您辛苦了!”这种会议具体交流了什么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一种发自草根群体的声音,让我们看到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心、热心、能力、毅力。时代变了,环境变了,教育交流的方式应该与时俱进了。很遗憾的是,在会议期间,夫人、我父亲两位亲人分别在城里和乡镇的医院住院。作为丈夫和儿子我没能尽到责任,真的很遗憾,当我看到来星韵老师不多的时候,我就偶尔会想,我的这种付出值得吗?!
2009年11月底,赞助的服务器出现严重故障,星韵地理网站停止一个半月后选择了商用服务器。这是星韵的一次危机,当时事业还在低谷,个人几乎还没有能力额外支付一台服务器租用的费用。但当时正值云南玉溪会议,期间李功爱老师、范光清老师等都与庆龙提起星韵地理,说不知道什么问题停下了,觉得很可惜,这时我感觉到还是有不少人关注星韵的,我应该继续下去的。与星韵的老师一起商量如何解决经费的问题,基本的主题是初步的可以筹集,但后续的需要自行解决。这个思路不错,可是星韵没有一个专业的团队来运营,如何产生经济效益,在产生经济效益后又如何分配呢?最后我们还是坚持暂时不筹集资金,由我个人承担全部服务器的费用。
2008年9月,应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李功爱老师邀请,星韵地理代表团一行六人到上海参加交流。这是星韵首次受到行政方面的关注吧。
http://www.xingyun.org.cn/home-space-uid-1484-do-blog-id-15598.html
2008年最值得记忆还有是办了六期《星韵地理》网刊。就像现在《地理新视界》类似的模式。
说起2007年,是我比较心酸的一年,当时我面临着抉择是要工作还是要星韵地理网站。2007年在关键时期,我觉得保住星韵地理网站的民间教育公益网站的性质比较重要,最后决定放弃了学校的工作机会,开始了近一年的半流浪生活。
2007年暑假我是参加教育部组织的“第三届携手助学志愿者行动”去的,我带着微软的技术工程师、南师大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博士、上海师大的硕士研究生一行五人去东北吉林支教,给当地的老师上信息培训课程。我是在回来的路上收到校长解除劳动关系通知的,根本没有想过要离开学校。可是在开学后再去找工作,处处碰壁。
在参加工作的六年里,我把所有的业余时间投入在研究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阅读、交流、实践,全都围绕着这个核心的主题,所以当时的离开确实对我打击很大,幸好星韵地理的许多网友也不断地安慰我。
赵:当时不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吗?要养家啊!
林君:呵,因为学校做法违法在先,出来的时候,通过劳动仲裁,我争取到一笔赔偿金,到官司结束为了谋生开始做房产中介经济人,时逢房产行情进入的波谷,像我这样新入行做中介的收入几乎不能聊生。
赵:当时做那个工作用到了地理知识没?
林君:呵,习惯性的还是用了点吧,比如与客户介绍物业价值的时候,会更注重区位价值的挖掘。
2006年星韵地理主要是实现了一个平台的转移,从ASP程序向PHP程序转换了,数据库方面承载能力有所提升。更换了这个有意义的域名www.xingyun.org.cn。
赵:谁想的“星韵”名字啊?
林君:这个词从一开就用的,比较肤浅吧,直接从词面可以理解,星代表宇宙中的星球,更多是指代我们地球吧,韵,韵味,韵律,一种自然和谐的规律,希望我们可以遵循自然的规律。
2006年一个典型的事件是去杭州参加第二届中文网志年会,我们星韵地理在会议上作为教育行业的典型应用,我也有幸作为嘉宾,参与了教育主题应用的互动话题。
2006年还有一个事件是参加为期一年的“常州市首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研究高级研究班”的学习,去了广州、深圳教育考察,当时比较系统地学习一些东西。
2005年是在上海参加第一届中文网志年会。这是中国互联网民间的盛会,在这里我们接触到互联网最新的应用,像视频播客网、现在的社交类SNS网站、微博等早在这个时候都有见识。我也意识到教育的实际应用往往是滞后的,我们要保持一定的先进性就需要对最前沿不断追踪。
2005年还有一个活动是带着星韵地理参加上海市第三届信息技术应用研讨会暨千名校长论坛,主题“应用引导现代化”。我应邀在教育应用主题分会场发了言。
2004年是星韵地理创办的年份,12月份星韵地理受到邀请参加“第二届全国优秀教育特色网站评比”星韵地理网站获得了“全国特色教育网站”,北师大庄秀丽博士一连写了三篇文章我记得有一篇是《我为什么疯狂------访〈星韵地理博客堂〉》。受到专家的肯定与解读,对我们是一种鼓舞。
当我们忘记技术存在的时候,信息技术应用也差不多普及了。我觉得现代教育技术这个应用是没有过时不过时的,比如说邮件,我们的老师觉得写电子邮件给学生、家长是过时的做法吗?新技术用于沟通很实用,今后我们会更多关注整个学校知识管理的建设。物联网技术、智能技术将更多的在教育实践中应用起来。教学媒体的选择是未来老师必须要适应与超越的。原本在淮南时我想讲一个老师一天理想的工作状态,留着2011年在成都讲吧。
三问:是否有沮丧想放弃的时候
赵:是否有沮丧想放弃的时候?
林君:这个肯定是有的,最主要是资源的困扰。
2006年,学校某领导听不知道谁讲的,星韵地理占用太多资源,可能影响学校网络的稳定,把我们网站停了,幸好我有备份。后来省前中的陈老师给我们支持了空间,这里停办了有半个月,如果不是陈老师2006年6月星韵很有可能会停办。
第二次是在陈老师赞助的服务器出问题以后。当时事业还在低谷,说实话,没有稳定的收入,要一下子拿出好几千的服务器费用还是挺有难度的,也是大家的支持让我再一次坚持下来。
四问:现在不在教学一线了,是否还关注着地理
赵:现在是否还关注着地理?
林君:关注是肯定的,但说实话,精力跟不上了,毕竟这不是每天可以坚持关注的领域。
我很希望看到有更多像赵老师一样优秀的老师活跃在各大网站上,大家应该持续地创新。庆幸的是我看到还有许多老师坚守在星韵地理网站上耕耘。我希望大家可以坚持下去,随着时间改变许多条件也会成熟的。
五问:地理及地理教学对你的人生发展有大的影响吗
赵:你感觉地理及地理教学对你的人生发展有大的影响吗?
林君:这一点不是很突出但,肯定有影响。我觉得学了地理让我自己不那么小气,看问题会习惯性地有一个空间位置的转换,可以从更大的范围来思考,这种思维的方式可能是学习地理和教学工作中慢慢形成的,那样不会为一些暂时的利益得失计较。
同时也觉得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应该多做对他人有益的事情。这样我们的生存环境才会越来越好,我想要是很多人把地理学好了,环境污染会少很多,什么低碳社会也不提了,大家都自觉了。现在我们的工作与这种意识还是有关系的。
赵:你会把这些渗透到你的公司管理吗?
林君:肯定有,我们公司注重效能管理,服务的效能。现在从事的事业就是帮助企业提升工作效能的。
六问:请谈谈两岸四地地理教学研讨会的情况
赵:请谈谈参加2010年10月底举行的两岸四地地理教学研讨会的情况和感受吧。
林君:好的。
第一个感觉,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还是老师。
在第一位英国的伦敦教育学院教授David Lambert发言结束,我提了一个问题:学校的地理教学,有考试的要求,教材在“学科中心”、“学生中心”、“社会中心”的平衡上,多少顾及“学科中心”,书本的知识容易教条枯燥,学生对旅游等与生活相关的地理知识兴趣很高,如何保护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
David Lambert教授觉得教育改革实施的关键还是老师自身的觉醒和行动,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特别是教育工作思路有较大的自主空间。国家机器行动得稳步螺旋式的上升,而我们的行为正是塑造这美丽弧形的力量之一,这与我期待的答案是一致的。
第二个感觉,教育创新需要有实力的公司参与进来。
我在会议现场看到许多高质量的教育资源,高清的卫星图片、三维投影、数字化课堂、地形图三维建模平台,甚至是北斗、人教社、中图社、哈三中等优秀的图书作品。这都是来源于有实力的团队创造。我觉得教育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产业,在这里应该让有创新能力的公司参与进来。中间不仅有市场,还应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教育产品不等于免费的产品,教育产品应该是优质的产品才能促进后续研发中更高质量的产品。
第三个感觉,老师也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主动接纳新思路、新技术。
像我们听到的课程香港、澳门的课堂都用上了最新的技术,Google Earth、 Emap、GPS等,很实用,我们大陆的老师在这方面探索的太少了。
2003年我经历了一场车祸,在鬼门关上回来后,有了许多想法,我想到了高中化学上讲的布朗运动,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就像那微小的颗粒,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不知道下一步自己要向哪里发展。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提升自己的思想,让我们的份量提升后就不同了。如果我们坚持自主的力量,我们将产生一股巨大的合力,这种力量才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力量。教育工作者对社会发展有着天然的责任,我们教育工作者是否应该拥有民主的意识、科学的精神、独立的人格呢?
教育是一件与全人类有关的事业,尤其是技术的创新需要许多教育行业外大的企业来承担。在参会后,我希望除了星韵地理网站我还能继续为教育的发展做点有意义的事情。现在我公司业务范围也与学校直接有关,今后还会继续把学校作为一个重要方向。
七问:请描述自己
赵:最后一个小问题,几个字自评,描述自己。
林君:林君的网名已经是一种描述: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然,吾意在君子乎,故曰“林君”。这是我以前在Blog里的公告。我觉得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不断地为社会创造价值。每一份工作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我们需要寻找自己从事职业的意义,并且行动起来。刘登宇老师说,一个人被需要才是最大的需要,这与我的观点也是一致的。
chinasun: 充分利用并发挥星韵的价值,权当是另一种支持吧。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5 03:01 , Processed in 0.06620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