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羊皮栅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2415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教师必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热度 3已有 404 次阅读2015-1-15 10:41 |系统分类:地理新闻| 教师, 课程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TA2OTI1OA==&mid=202777226&idx=2&sn=088f9c669533c1df0ebdb66a87241da5#rd

一、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

2、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

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

4、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5、树立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

6、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

7、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

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二、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行为会发生哪些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2、在对待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

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三、新课程要求教师怎样给自己定位?

1、文化的传播者;

2、潜能的开发者;

3、学习的促进者;

4、发展的伴随者;

5、教育的探究者。

四、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所引起的变化?

1、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2、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

3、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

4、掌握新的技能,学习新的技术。

5、积极参与课程开发,通过研发提高自己。

五、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首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其次,要建立正确的评价导向,第三,要给学生提供质疑的足够的时间。

2、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其次,要引导学生提高提问的质量,学生的提问要少而精。第三,要引导学生把握提问的时机。

3、改革教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学会提问,就要改变传统的教法。要在预习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要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六、怎样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1、学习新的课程理论,转变传统思想观念。

2、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3、具体把握课程特征,体现课程综合实践活力:

(1)教学关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2)课程开展的时空上体现灵活性(3)活动形式的多样化。(4)优化综合课程评价,强化课程综合实践功能。

七、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1、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

2、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

3、实行探究性学习,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八、探究教学需要树立哪些基本观念?

1、潜能开发观;2、问题探究观;3、学生主体观;4、行为实践观;5、个性差异观;6、师生合作观;7、生命发展观;8、评价过程观。

九、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1、激发导入,自学探究;2、解疑导拔,合作探究;3、明理强化,实践探究;4、激励评价,引伸探究。

十、怎样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1、教学的要义是使学生“会学习”。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1)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学习品质;(2)培养学生乐学、勤学、好学的学习品质;(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学习品质:善于创造性思维,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有“应激”的创造素质,能够多侧面地思考问题。

十一、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让教师“动”起来。

2、让学生”动”起来。

(1)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体验成功感受;(2)在活动中提高实践能力;(3)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愉快的教学情景,优化教学过程。

十二、怎样开发学生的差异资源?

1、针对基础差异,采用分层教学。

(1)目标弹性化;(2)辅导层次化;(3)合作层次化。

2、开发气质差异,采取异质异教。

3、尊重兴趣差异,鼓励自选学法。

4、开发情感资源,运用激励机制。

(1)多向评价;(2)多层展示。

十三、怎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1、开展丰富多彩的讨论。

(1)研究协商;(2)有的放矢;(3)互相提问;(4)动态分组。

2、及时调整合作方式。 

3、科学组织分层学习。

十四、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用心琢磨和恰当运用教学语言。

2、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环境。

(1)教师要调整自己的面部表情;(2)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衣着、举止;(3)教师要注重自己的教学态度。

3、用心促成教学高潮。

4、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5、注意课堂批评艺术。

十五、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1、发挥教学民主,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启发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2)捕捉闪光点,激励差生主动参与学习。

2、引导学生提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1)创设情境,激励发问,让学生会提问题;(2)创设“激发矛盾”的条件,让学生善于提问题。

3、培养学习热情,锻炼坚强的意志。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十六、怎样让课堂充满探究的气息?

1、精心设计,保证探究活动的开展。

(1)营造特定的研究氛围,让学生敢于探究;(2)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乐于探究;(3)提供探究的成功体验,让学生乐于探究。

2、铺路搭桥,保证探究活动的畅通。

(1)问题要有探究性;(2)讨论要有针对性;(3)练习要有实践性。

3、留足空间,保证探究活动的落实。

(1)少“占”多“让”;(2)少“扶”多“放”。

十七、怎样才能在创新型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1、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2、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3、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geonet 2015-1-15 13:39
能人,总结好全面。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TA2OTI1OA==&mid=202777226&idx=2&sn=088f9c669533c1df0ebdb66a87241da5#rd
回复 蒸湘回雁 2015-1-15 23:57
这个很好~要分享先
回复 NickYang 2015-1-16 22:23
我来把课本上面写的敲出来: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体现在: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必须用“心”去施教,不能只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体现着教师的热切情感。
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
回复 羊皮栅 2015-1-20 09:52
NickYang: 我来把课本上面写的敲出来: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体现在: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 ...
果断32赞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2 00:34 , Processed in 0.0776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