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开了几次课了,而对于中考复习课公开课还是初次开,准备的时间也很短,周日晚下班才通知我周四下午开课,而对于一节真正的公开课来说,我认为时间太短了。迎着头皮,迅速锁定我要讲的形式,是初一的新授课还是初二的中考复习课,最后想挑战一下自己,于是选了复习课。而对于复习课公开课,周日晚上我也还没什么好的思路,想到的只是很传统那种方法,于是在群里问了一下,综合一下几位老师的意见,脑海里大概有了个轮廓,周一再综合陈焜老师还有汤江波老师的建议,便有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步骤 |
内容 |
第一页 |
标题:聚焦—地理位置、气候 |
第二页 |
考情分析:主要是分析广东这几年中考卷子集中考了那些知识点,其中就有地理位置、气候 |
第三页 |
考纲分析:地理位置的考纲、气候的考纲 |
第四页 |
学法指导:地理位置、气候的分析方式用思维导图呈现(在这里就直接把解答地理位置、气候的思路呈现是为后面做题目先做铺垫) |
第五页 |
视频导入:例题材料是阿根廷,分析阿根廷的地理位置、从气候的角度来分析适合潘帕斯草原牧草生长的条件。采用视频导入的原因,下午第五节课,这个时候学生还没缓过神,上课没什么状态,以美食视频导入来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
第六页 |
例题的设置 |
第六页之后的课件设计是:呈现一道试题,由老师讲解,包括解题思考,能够从图、材料中挖据的信息都讲解出来,最后来个点拨环节,接着是三道习题,两道课后习题。
本节课还需要完善的地方:
1. 把地理位置的题目全部放一起,把气候的题目放在一起,这样做有利于巩固学生做题的思维模式。
2. 组长给的建议是:作答时候让学生直接在答案处写:①半球位置:。。。。。。。。②纬度位置:。。。。。。。③海陆位置:。。。。。。④相对位置:。。。。。。同时海陆位置不要在区分为海、陆来作答。(不过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让学生把海陆位置分为海、陆两个点来作答)。举个例子,如果一道题目后面是要求学生答出地理位置,我会让学生先把地理位置写在题干后面,然后答题时候围绕这几个点在图中找信息。
3. 教学过程组长的建议:第一,例题:学生不做题,听老师讲解;第二,习题:第一题,学生写,老师讲;第二题,学生写,学生讲;第三题,师生一起讲。
在一开始时候,我也是这样设想,也把班上几位成绩较好的学生培养了一下,但是在上课时候担心学生怯场,于是换成了,例题我详细讲解,习题第一题两位学生黑板上写,我讲解,第二题,学生试卷上写,我找学生站在座位上说,接着我和全班学生一起边引导边讲,第三题,我看时间差不多了,直接题目呈现出来之后就引导学生读图,扣题干关键词,组织答案。最后再用思维导图和学生一起小结地理位置、气候、简答题答案如何组织。
后记:这节课上完整体上还过得去,在短短的时间里,能做到这样,要感谢我背后有一群星韵人,就像娘家人一样,不啬赐教,提出很多非常中肯的修改意见、讲课思路
。在此感谢汤江波老师、邱兵贵老师 、陈琨老师、林琎老师、周光明老师、罗宁老师等等一群星韵人。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5-11 13:54 , Processed in 0.07303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