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fahai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40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地理问答题规范答题能力的培养措施探索

已有 502 次阅读2008-5-9 21:19 |个人分类:教学思考

 

地理问答题规范答题能力的培养措施探索

法海

 

 

为县教育叙事评比写的,今年似乎加了个教学案例式来定义教育叙事,所以不知道该怎么写教育叙事了,也没有什么灵感,随便凑合了交上去,反正不是重点中学的一般都评不到一等奖的,时间紧,只找了两张试卷就写起分析来了,不过也算是我所写的类论文的东西,借鉴最少的一篇了,仅第一段引用了一点。

反正交到教委去的作用估计还不及发在网络上,所以就贴上来,初学写这些东西,肯定有很多不足之处,一些要求高的老前辈们还望不要扔我太多臭鸡蛋,您不满意请绕道,我可没标榜自己写得怎么样。事实上就是凑篇数的。

 

 

 

在地理高考考核目标中,强调对“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的考察。高考文综地理中问答题的分值比例较大,与选择题和综合题里的填空题不同,问答题需要学生进行文字表述。问答题要求考生通过逻辑严密的综合分析,利用所学知识,用简洁而流畅的科学语言加以表达。在近年高考中,问答题已成为文综成绩提高的“瓶颈”,在文字表述过程中,学生容易犯一些令老师们头疼的毛病,诸如答非所问、逻辑混乱、辞不达意、重复罗嗦、口水话多,甚至字迹不清等。星韵地理博客堂博友孙德勤老师曾戏谑地将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与挠痒类比:答题和挠痒一样要挠到痒处。如何才能挠到痒处,我认为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那么,怎样培养规范答题的能力呢?对学生试卷分析、总结学生易犯毛病、调查原因后,我主要尝试了以下一些方法:

一、细心审题,有效答题。

审题是答题的前提,对题目要求清晰明了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回答,审清题找准方向是“答非所问”的克星。审题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教会学生仔细审题。审题时要求学生先学会找出关键词,如“主要原因”、“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异同”、“差异”、“共同点”、“不同点”、“水文特征”、“水系特征”、“河流特征”、“地形特征”、“分布特征”、“区位优势”等。然后,要对问题的主体进行辨别。如重庆08年二诊里36题第二小问:“abc三条等年降水量线间的大小关系如何?为什么?”主体是等年降水量“线”,要注意和等值线内区域的“降水量”进行区分。有的学生审题没审清楚,等降水量线的值应该是a=b,但区域内的降水情况,大于大的,就答成了b>a。回答原因时也答成了各区域的降水量大小比较,如答成: A地受夏季风的影响大,降水较丰富。B地受高山阻挡,季风带来大量雨水难以进入,降水较少。C地深处大陆内陆,远离海洋,受夏季风的影响小,降水稀少。这样的答案即使没说错的部分也与题目不符,属于无效答案。如果能正确识别主体为等降水量线而不是各区域,只从线的数值来说就只需要解释数值特征,也不会出现山地抬升反而降水少的误解了。又如成都市2008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里第39题“乙地与甲地比较,气温和降水有何差异?”可以和同张试卷中的36题同样是比较分析的题做对比,让学生体验如果将题目换成“比较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答案将会有什么变化,很明显,两种问法要求回答的主体是不同的,让学生体会辨别问题主体的重要性。

其次,训练对图表和材料中地理信息的敏感度。高考时间有限,必须对材料和题目中的有效信息迅速提取,所以有必要提高学生对有用地理信息的敏感度。在平时阅读中,很多学生对教材内容不求甚解,甚至只看重点支干,书本上所举的例子和小字部分往往被忽视。而这一部分的知识对高中学生来说,无疑是增长知识的平台,那些被认为浪费时间的文字,其实是隐含了很多地理知识的。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会针对某段文字,某幅插图,问学生能从中学到哪些知识,归纳、总结、外延出哪些结论,从平时就培养从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增强对地理信息的敏感度。

二、建立体系,条理分明。

问答题一般综合性较强,在学科内大幅度综合,有可能知识点同时联系到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所以,当学生审题完成后,不应急着做题,而要迅速调动知识库,将相关知识调出来进行整理、提炼,否则容易出现逻辑混乱、条理不清等问题。

如何才能很快的将知识从记忆库中调出来有条不紊地进行回答?只要能理请知识脉络,答题的方向不难把握。我主要尝试了将概念图、思维导图引入地理复习中来。

概念图是表征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空间网络结构图,与平常较为常见的知识结构图类似。概念图可以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思维导图是一种将发散性思维表现在图纸上的图形,以一个主题词为中心,像树木一样有根须有枝叶,当大脑处于自由状态时由中心词联想出子中心,再继续联想出无穷无尽的分支链,能将思维痕迹在纸上用图画和线条形成发散性的结构。思维导图注重思维的过程,通过再现思维的痕迹使作图者理清思维的脉络,从而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深记忆,并利于知识的迁移转化。

将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引入复习备考中来,值得尝试。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将知识结构刻在脑海里,再将脑中的结构用概念图或思维导图形式书写出来能起到梳理、巩固知识的作用。一方面当题目提到某一问题时,能迅速回想起该问题的相关内容,比如在回答城市区位时,由于知识体系已经建立,能迅速将城市区位的因素如地形、气候、河流、矿产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学、旅游等调出来使用,在回答水土流失的原因时也能分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来答。例如,08年重庆市二诊中39题第二小问:“对亚马孙和流域的开发,违背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哪些原则?”在平时复习中梳理过知识体系,学生就能很快从知识库中调出相关知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有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另一方面,通过平时做概念图或思维导图对思维进行呈现,能训练思维能力,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及思维的连贯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中心词的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就能理清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等。由于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自己思维过程的体现,这类知识很容易在考试时回想起。此外,用思维导图或概念图辅助复习能克服一定程度上的重复罗嗦。有的同学在进行阐述时,往往想到一方面就在某一点上大做文章,结果只能得到一点的分。如某同学在阐述交通便利这一结论时,分成了几点来答,海上交通如何,陆上交通如何,航空运输如何,等等,以为答了很多点,而实际上只能得到“交通便利”一点的分。由于概念图和思维导图要求逻辑思考过程,经常进行知识梳理能够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

三、培养语感,规范答题。

在以往的考试中,发现学生在答题时往往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不能用规范的语言表述,口水话很多。如08级重庆二诊36题第3小问:“此沙漠为流动沙漠,采取何种措施防止附近铁路被沙漠覆盖?”其中正确答案包括“在沙丘上扎设草方格状沙障(挡风墙)”,有学生回答成“用草把沙漠改变成方格式”、“做方格状草垒,固定沙粒”、“用方格草固定沙丘”、“种植方格状的地皮”、“钻孔深栽造林,设置沙障固沙”……不一而足。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对教材很不熟悉,一方面说明学生容易受教师通俗讲述的影响。

针对学生对教材不熟悉,我主要尝试了让学生诵读教材,尤其是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将知识体系理清楚后,把详细内容背诵出来,使知识体系立体化。经常背诵或朗读,能培养学生语感,用专业术语回答问题,使论述规范化。如在背诵课文之前,学生容易将“向斜槽部”说成“岩层中间”、“向斜中间”,在熟悉教材后都能使用教材上的专业术语了,增加了答案的科学性。实施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有学生在背诵课文时觉得花时间背诵成绩却没有提升是浪费时间,这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什么捷径能够一蹴而就,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另一方面则要告诉学生背诵的目的是让学生增强语感,可以不用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但是要将专业术语和规范表达的句子牢记于心,降低背诵难度,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最后还要告诉学生不能埋头苦背,要在阅读全文之后,对教材知识结构有了完整的理解,选择重点语句来背诵。

针对教师通俗讲述对学生的影响,我重点注意改进自己的授课语言。以前觉得要让课堂更生动,就得用通俗简单的话来讲述,如在讲述草方格沙障的时候,担心学生不能理解什么叫草方格沙障还得解释一下草方格沙障是怎么做的,学生似乎对做法更感兴趣,却没记住这种工程措施的名称。鉴于此,我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起到语言示范作用,适当用专业术语讲述,在教师规范语言潜移默化的长期感染下,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会有提升。而教师要做到讲述语言规范化,则要求在上课时理清思路,有条不紊地用准确、精练的语言进行讲述。

四、书写工整,不留空缺。

在分析学生试卷时发现,很多学生并非没答到点上,而是因为字迹不清晰,或书写不规范,阅卷教师猜不出写的是什么而没给分。所以,在平时要求学生将自己审题时分析好的回答思路先写出提纲,再逐一进行解释。并要求学生在平时书写时注意不写潦草字、不写只有自己看得懂的字,要求清晰、工整,保持卷面清洁。

还有的学生因为没有把握什么都不写,这是很不负责任的。地理科学来源于生活也能应用于生活,只要能看懂题目所问,联系生活也能得出相近的甚至是正确的答案。所以,要求学生在考试中但凡有点时间都不要让试卷留白。还有的同学只知道大体方向,不清楚具体内容,因此放弃答题。其实不必过虑,在高考答题中没有把握的可以采用模糊答法,只要不犯知识性错误或指鹿为马,一般都可以酌情给分。所以,在答题时需要扬长避短,对很有把握的答案可以尽情挥洒,但注意简洁;对模糊不清的知识点,则言多必失,可以选择笼统回答。

  平时严格训练,考试时丢分就会少一些。当然,技巧只是外部条件,知识的积累才是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只有通过自己努力学习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saimen 2008-5-10 04:54
挺好,建议配一些典型试题进行分析。
flicker 彩虹炫 | flicker 匿名卡 | 德勤 2008-5-10 07:16
挺好! 挤掉一点点水分,强化一下理论,再如saimen所说加上一些例题,在<地理教育>上是可以发表的.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2 00:42 , Processed in 0.0737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