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耕读渔樵(冬宇常蓝)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550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冬风吹绽花千树,耕读渔樵又一春!

日志

杭州西湖最权威的说明书(转载)

热度 2已有 1106 次阅读2011-6-28 08:59 |个人分类:转载|系统分类:地理新闻| 杭州西湖, 说明书

给你一份最权威的西湖说明书

请你寄给远方的朋友

告诉他们西湖是我们的,更是世界的

 

这是杭州递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正式申遗文本(此处刊载的是遗产描述部分),在这里呈现的是中文版。

这份文本,出自众多热爱并熟知西湖的专家之手,几经修改,历时多年,你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份有关西湖的最细最权威的说明书。

希望你能留存这份文本,仔细读读有关西湖的事,有海外、外地朋友来的时候,你也可以这样向他们介绍西湖;更希望你把这份报纸寄给自己的亲朋好友,邀请他们来杭州玩,来看看西湖,告诉他们——我们在西湖边等你

 

西湖自然山水

 

西湖的自然山水是西湖景观的自然载体和组成要素。从地质学角度来讲,西湖自然山水具有古泻湖、褶皱山的特色。从景观角度讲,西湖的自然山水以秀美而著称,湖水与群山紧密相依。低缓的群山呈马蹄形环布在西湖的南、西、北三面,层叠而舒展,天际线柔和委婉,群山环抱中的湖水盈满平静。旖旎的湖光三色激发了中国古代文人无限的创作灵感,成为中国山水画的重要题材,也是历代诗词文学的描写对象,西湖自然山水由此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西湖文化景观不可替代的特征要素。在近千年的文明与文化发展影响下,西湖山水与堤岛、桥涵、亭台、楼阁等多种人工作品交融渗透,共同构成了西湖景观山水优美、人文荟萃、内涵丰富的显著价值。

 

1)西湖水域

 

西湖水域原为与钱塘江相通的浅海湾,后在长江和钱塘江的大量泥沙冲淤下,逐渐变为泻湖。大约在2600年前,由于泥沙的不断淤积,堵塞了湖与海的通道,又使其变为淡水湖泊。经历代人工疏浚治理,演变至今。

 

西湖湖体轮廓近似椭圆形,面积559.30公顷。湖面东至湖滨路,南到南屏山、夕照山、九曜山,西到玉岑山、吉庆山、丁家山、三台山,北濒栖霞岭、葛岭和宝石山。

 

全湖被孤山以及人工建造的白堤、苏堤划分为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小南湖五个水面,各湖水体通过桥洞相互沟通,形成湖中有湖的格局,增强了水体景观的层次感和含蓄性。沉静而优雅的湖水,是联系堤、岛、桥、涵、塔、寺、园林等景观构筑的重要景观要素。

 

西湖水域位于杭州城西,在城市水源补给、生态调节方面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是人们在此历代栖息生活的保障。在持续至今的西湖疏浚过程中,西湖水域的城市功能从农业灌溉、城市用水演化为生态功能和观赏功能,体现了人类聚居地选址、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科学性,始终体现出中国追求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价值传统。

 

2)西湖群山

 

西湖周围的群山属于天目山余脉,是因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古泻湖周边的褶皱山,峰峦层叠起伏,自然风光秀美。湖西的群山是西湖主要天然水源的发源地,其中发晕的金沙涧、龙泓涧、赤山溪、长桥溪、九溪等溪流,是西湖的重要水源。自秦汉时期(公元前3世纪)至清代(公元19世纪)的两千余年间,伴随着西湖东岸的人类聚居和城市发展,西湖周边的群山也逐渐受到开发,成为文人名士的游赏、居住地和佛、儒、道等文化和宗教活动的开展地,西湖群山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西湖文化景观重要的组成要素。根据西湖上的景观视域所及范围,涉及的西湖群山总分布面积300多公顷。

 

西湖群山按文化活动开发沿革和相对于西湖的地理方位,可分为北山、南山两套峰峦系列,以湖西侧的最高峰天竺山为界。根据山势高低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由沿湖的孤山、丁家山和夕照山构成,海拔高度均在50米以下,第二层次主要由海拔在50米至150米左右的山体构成;第三层主要由海拔高度在150米至250米间的山体构成;第四层次由西湖群山的外圈山峰构成,海拔高度多在250米至400米间。

 

西湖群山根据岩性差别又可分为两类:其中第四层次属高丘陵地形,岩性较硬,不易风化侵蚀,峰峦挺秀,溪涧纵横;海拔较低的内三层属低丘陵地形,山体多为向斜山地,易受水流溶蚀,天然溶洞较多。

 

3)西湖自然生态

 

西湖文化景观所在地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三面环山,东南面海,出于浙西丘陵山区向杭、嘉、湖平原沉降的国度地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空气常年湿润,植被类型从森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湿地过渡。

 

西湖景观申报范围由温湿的气候和多样的自然环境为动物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据统计,目前景区内有鸟类193种,兽类16种,爬行类26种,两栖类11种,鱼类51种,无脊椎动物1000余种。

 

西湖周边植被茂盛,物种极为丰富。申报范围内目前有种子植物1847391369种,其中裸子植物71928种,被子植物1506751272种,蕨类274568种。

 

西湖周边古树名木众多,大多与宗教寺院有密切关系,主要分布在灵隐、天竺、吴山以及孤山一带。总计共有3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125株,其中包括香樟69株、枫香11株、苦槠2株、银杏13株,其他如楸、珊瑚朴、龙柏、沙朴、腊梅、花楸、黄连木等共22个树种,这些古树名木共同见证了西湖周边在历史时期植被茂盛、植种丰富的良好自然生态。

 

城湖空间特征

 

西湖具有三面环山、一面临城的景观空间特征。

 

群山以湖面为中心,层叠连绵地在北、西、南三面环绕着西湖,状如马蹄;湖东则为平坦的土地,坐落着具有千余年历史的杭州城。群山环抱着湖、古城依傍着湖,三者和谐地组合在一起,一方面形成了立体、丰富的景观空间,另一方面体现出自然环境与人类居住地的和谐共存。

 

西湖的群山虽体量精致却层叠绵延,视觉空间上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深度感;西湖的水域规模适中,自湖上四望,湖岸可辨,视觉空间上具有适宜的围合感和尺度感;同时,湖水的丰盈与平静,还呈现出湖与岸无间的亲和感;湖东的城市界面则临湖带状展开,舒展而充满动感和活力,形成了湖东一道鲜活独特的风景线。

 

西湖山与水的空间尺度给人以舒适、亲切的感受,既宜于游览,又便于观赏,具有天生自然的精致和细腻;同时,依傍于湖山之侧的城市,与湖山形成了唇齿相依的亲密关系。西湖的湖、山、城整体的景观空间特征,呈现出人与自然独特的整体感和亲和感。西湖的山水空间所表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征,高度契合中国文人士大夫的理想山水模式,而被历代推崇为反映中国山水美学思想的典型景观和山水人居的典范,维系和传承千年。

 

西湖景观格局

 

西湖景观格局,又称两堤三岛景观格局。它由5个文物古迹白堤苏堤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及它们所构成的西湖水域的观赏和交通格局共同组成。其中两堤三岛是公元9-19世纪通过多次西湖疏浚工程不断增添营造而成的人工产物,景观格局是指由两堤三岛共同构成的西湖景观堤岛格局——它既呈现出西湖景观的一种整体布局设计特色,又因其交通路线的内在关系而具备了湖山观赏的游览格局。它以纵和横两条长堤、点状分布的三岛分隔出5片水域,共同构成景观框架。这种以堤岛分割和组织空间的方式,是中国景观设计中营造适度的景观空间尺度的重要手法,并融合了中国江南特有的湖堤景观风貌,形成了西湖代表性的景观格局特征。湖中三岛象征了中国秦汉以降的一池三山神话仙境形象,苏、白二堤由中国文化史上最著名的两位大文豪苏东坡、白居易所兴建,堤、岛格局成为西湖景观在中国和东亚影响与流传最为广泛的造园要素。

 

两堤——苏堤和白堤

 

苏堤是纵跨西湖南北两岸的长堤,堤身用疏浚西湖时挖出的湖泥堆筑而成。堤体为南北走向,南起南屏山北麓、北至北山,纵贯湖面,距湖西岸约500米,距湖东岸约2300米,把湖面分为西小东大的两部分(面积比约为1∶5)。现堤全长2797米、宽30-40米,高出湖面0.4米左右。苏堤上有六座始建于北宋的单孔半圆拱石桥。

 

白堤是西湖上东西向的长堤,与断桥相连。白堤西与孤山相连,距湖北岸约300米,距湖南岸约2000米,分湖面为北小南大的两部分(面积比约为1∶20)。现堤全长987米,宽33米。

 

三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小瀛洲位于湖中部偏南,距南岸约500米,由中心岛和圆环外堤构成基本框架,堤岛间围合为湖中湖,外堤通过十字交叉的南北和东西向交通与中心岛相连,形成了全岛字形的整体格局。岛上亭阁掩映,花木葱茏,构成经典的水上园林景观,总面积约76824平方米。详见三潭印月描述。

 

湖心亭位于湖中部偏北,小瀛洲岛的正北方605米处,为圆形小岛,面积约为5032平方米。该景点清代的院落空间范围和格局基本保存,整个院落坐西朝东,东南面建有临湖的观景亭轩,南面立有虫二太湖石碑一块,寓意风月无边。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自东向西分别为石碑坊、喜清阁、振鹭亭。东端的石碑坊为三间四柱式,额枋之间的栏板上有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所题湖心亭三字;中部的喜清阁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现为清代风格的歇山顶两层楼阁,方形平面,面阔、进深均为三间;西端的振鹭亭为沿用明代湖心亭建筑名称的滨水观景建筑,由两个方形攒尖顶敞亭套接而成。该岛在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成为清西湖十八景之一湖心平眺,景观的审美主题主要围绕白天观赏时水中亭岛给人的仙境缥渺的审美感受,以及夜晚游赏时空旷平静的夜空和湖面引发的心性净化升华。

 

阮公墩位于西湖外湖中,湖心亭正西部196米处,为圆形小岛,面积约6253平方米。该岛为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浙江巡抚阮元主持西湖疏浚工程,以湖中清出的淤泥堆筑而成。该岛的兴建,丰富了西湖水面景观,增添了水中三岛象征一池三山蓬莱仙境的文化内涵,同时标志着历经千年的西湖景观两堤三岛整体格局的最终形成。该岛现为生态岛,植被繁茂,是野生鸟禽的栖息地,岛上建有竹质保护管理用房。

 

由此,西湖的山水与堤岛共同构成了疏密有致的景观格局。西湖景观的系列题名景观西湖十景、文化史迹等在上述格局框架之中错落分布,既相互关联又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西湖文化景观山水优美、人文荟萃、内涵丰富的显著价值。

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属于中国原创的景观设计类型题名景观早期作品,是已有千余年悠久历史的题名景观留存至今的时代最早、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文化意境最深厚、保存最集中、最完整,影响也十分广泛的杰出代表作,构成了西湖文化景观重要的景观审美要素和文化内涵。它们包括创始于南宋(13世纪)、并持续演变至今的10个以中国古典诗词意境和山水画审美组合命名的景观单元: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

 

各景观单元由5个基本元素组成:

 

①10个世纪以来世代传衍的由画家选择的特定观赏场所(视点)和视域范围;

 

作为观赏场所的标志物——18世纪皇帝题写的景名碑刻,以及为保护碑刻建造的碑亭;

 

③10个世纪以来世代传衍的由诗人赋予的四字一组的景观名称四字景目

 

在特定经典和景观视域范围内与景观单元直接关联的文物古迹、特色植物和自然景象;

 

该景观单元在13世纪之后引发的文学艺术历史名作与相关历史人物故事,以及这些文艺作品与人物故事所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精神与情感关联。

 

西湖十景系列题名景观设计了春夏秋冬、晨晌昏夜、晴雾风雪、花鸟虫鱼等关于季节、时段、气象、动植物的景观特色以及堤、岛、桥、园林、宅院、佛寺、水上园林、佛塔、亭、台、楼、阁等极为丰富的景观元素,并各有侧重地表现出生动、静谧、隐逸、闲在、冷寂、禅境、仙境等审美主题。

 

西湖十景是在南宋这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成熟期和鼎盛期创造的最重要的景观设计作品,它受北宋中国山水美学的理论影响,首创了以四季景物作为观赏特性的景观,突出地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中诗、画、景在审美和哲学层面上的有机结合、达到完美统一的重大特质。它是中国古典园林史上重要的景观设计作品。是13世纪以来东方景观设计审美特征诗情画意的代表性作品。它不仅是中国现存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题名景观,同时还在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园林等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并伴随着文化交流广泛传播到东亚各国,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东方景观设计经典作品。

 

以下描述的是西湖十景各景观单元的主要特征。

 

苏堤春晓

 

苏堤春晓是南宋西湖十景之首,是以苏堤的长堤六桥、桃红柳绿为主题的跨湖古堤景观,由西湖疏浚工程的淤泥堆积营造而成。该景观单元位于西湖的西部水域,西距湖西岸约500,范围约9.66公顷。观赏内容包括堤桥本身的烟柳画桥景致,以及沿堤漫行时如图画般逐渐展开的湖山胜景,自古至今均为观赏西湖景观全貌的最佳地带。

 

观赏特征

 

该景观单元的观赏特征有四点:一是以一堤划分西湖东西水域,跨湖连通了西湖南北交通,成为西湖两堤三岛格局的基本要素之一;二是全堤穿越整个西湖水域空间,有人在堤上漫步,六桥起伏,湖山胜景如图画般展开,是观赏西湖水光山色的最佳地带;三是全堤以六桥烟柳和桃柳相间的植物景观特色著称,且历史悠久。当春日的拂晓晨光初启,宿雾还未散去,苏堤上垂柳轻拂、桃花绽放,满堤红绿间错、景色如画,洋溢着生机盎然的活泼景象;四是堤上六桥各具景观特色——映波桥与花港观鱼景点相邻,垂柳带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于桥上望湖西诸山,层峦叠嶂,如水墨山水画,且近景有丁家山岚翠可挹,远景有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御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是湖上观日出最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景观单元

 

苏堤春晓景观单元整体由景点和景域组成,景点包括苏堤和六桥、御碑及碑亭、御书楼遗址等建筑物和构筑物要素,以及桃、柳间种等传统植物与种植方式;景域包括堤体东西两侧景域内的整个西湖水域和环湖景观,即:堤西的西里湖水域,堤东的外湖水域,湖南、西、北群山峰峦,以及湖中三岛和湖东面的沿湖景观。

 

苏堤和六桥

 

苏堤是苏堤春晓景观的最主要组成要素,旧称苏公堤,始建于北宋元五年(1090年),是北宋著名文人苏轼在担任杭州知州时主持修建的。苏堤堤身用疏浚西湖时挖出的湖泥堆筑而成,堤体为南北走向,南起南屏山北麓、北至北山,纵贯湖面,现长为2797米、宽30-40米,高出湖面0.4米。苏堤是跨湖连通南北两岸的唯一通道,穿越了整个西湖水域,因此,在苏堤上具备最为完整的视域范围,是观赏全湖景观的最佳地带。

 

苏堤上有六座始建于北宋(960-1127年)的单孔半圆拱石桥,每座桥的净跨为6-8米,自南向北依次命名为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桥体为条石砌筑,桥栏雕花,形态小巧、工艺精致。

 

御碑和御碑亭

 

题刻苏堤春晓景名的御碑是该题名景观的重要历史物证之一,位于苏堤压堤桥以南21米的堤体西缘,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苏堤春晓景名所立。碑为太湖石所制,通高2.56米,宽1.05米,厚0.22米;碑额正反面浮雕海水和云龙图案;碑身正面刻康熙帝1699年御题行书苏堤春晓四字,背面刻乾隆帝1751年御题七言绝句,侧面刻乾隆帝1757年、1762年两次为该景观御题的两首叠韵诗;碑座方形。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为清代风格的四角攒尖顶木构亭,坐西朝东,面积为12.2平方米,通高4.8米。

 

植物特色

 

苏堤自北宋始建至今,一直保持了沿堤两侧相间种植桃树和垂柳的植物景观特色。春季垂柳初绿、桃花盛开之时,绿柳如烟、红桃如雾,红翠间错、灿烂如锦。

 

 

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在西湖北岸的苏堤北端西侧22处,范围约0.06公顷,该景观单元以夏日观荷为主题。

 

该景观单元因南宋时期酿制官酒的作坊以及其周边的荷塘景观闻名,至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景观因康熙帝巡游杭州而复兴,在苏堤跨虹桥西北的西湖北岸建造蜿蜒曲折的园林院落。据此以同音异义的曲院景名代替原指酒坊的,配以沿岸水域种植的荷花,形成西湖北岸苏堤北端西侧的曲院风荷景观单元。

 

观赏特征

 

该景观单元观赏特征有三:一是在感官层次,于视觉上表现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特色,于嗅觉上因随风飘送的荷叶特有清香,令人在炎炎夏日中倍感神清气爽。二是在精神层次,荷花因出淤泥而不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品格高尚。三是与其南面的玉带晴虹景观视域相互渗透,交相辉映。因此,该景观含有审美观照和人格追求的双重含义。

 

景观单元

 

曲院风荷景观单元由景点和景域组成,景点包括:苏堤跨虹桥西北湖岸上始建于清代康乾年间(17-18世纪)的园林院落空间,亭、碑刻等建筑和构筑物遗存,以及荷花等传统植物;景域包括:岳湖水域及其西侧群山峰峦,以及东侧的苏堤和南面的金沙堤、玉带桥。

 

曲院

 

根据史料记载,曲院风荷景观单元在清康熙至乾隆年间为小型园林院落,后受兵乱破坏,院落毁坏严重。现景点中保存着清代的院落空间范围,经历代维修保存至今的御碑、御碑亭、建筑基址,是该景点曾为园林院落的重要历史物证。

 

御碑和御碑亭

 

题刻曲院风荷景名的御碑是题名景观的重要历史物证之一,位于院落中部,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曲院风荷景名所立。碑为太湖石所制,通高2.33米,宽1.12米,厚0.22米;碑额佚,方碑座;碑身正面刻康熙帝1699年御题行书曲院风荷四字,背面刻乾隆帝1751年御题七言绝句,侧面刻乾隆帝1757年、1762年为该景观御题的两首叠韵诗。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坐落于清代建筑遗址之上,为清代风格的歇山顶木构亭,坐北朝南,面积为13.6平方米,通高5米。

 

金沙堤与玉带桥

 

金沙堤与玉带桥是清代形成的玉带晴虹题名景观,位于曲院风荷正南向约350米。

 

金沙堤始筑于南宋淳年间(1241-1252年),清雍正九年(1731年)总督李卫重筑。堤东起苏堤东浦桥,西至西湖西岸,是苏堤以西水域岳湖、西里湖的分界线。堤体为西湖清淤泥堆筑而成,以自然式块石砌筑驳岸,现长约390米、宽10-40米不等,高出水面约0.4米。

 

玉带桥始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位于金沙堤中段,供岳湖和西里湖间船只通行,桥身设三洞以泄水,状如带环,故名玉带。现玉带桥保存清代形制,为三跨梁柱式石桥。玉带桥上建有桥亭,为清代风格的重檐歇山顶混凝土亭,青瓦红柱,形态轻盈。

 

植物特色

 

该景观单元自始建至今,一直保持了种植荷花的植物特色。夏日荷花盛开、香风徐来,湖面水波不兴,绿盖红衣,在阳光的照耀下艳丽多姿。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在孤山东南角的滨湖地带、白堤西端南侧,是自湖北岸临湖观赏西湖水域全景的最佳地之一,范围约0.16公顷。该景观单元以秋天夜晚皓月当空之际观赏湖光月色为主题。

 

该景观单元南宋题名之初以泛舟西湖、观赏秋夜月景为胜;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年),康熙皇帝巡游西湖,品题平湖秋月景观,定孤山东南角的临湖水院为该景观的景址所在,并沿用至今。

 

观赏特征

 

中国古代文人曾对观赏西湖胜景有过一段绝妙的评说,提出观赏西湖胜景,晴天不如雨天、雨天不如月夜、月夜不如雪景。因此,西湖景观的观赏特点之一是月夜观赏胜于白日。平湖秋月景观特征为充满了诗情画意的西湖秋月之夜:高阁凌波,倚窗俯水,平台宽广,视野开阔;秋夜在此举目高眺远望,但见皓月当空,湖天一碧,金风送爽,水月相融,置身于月光笼罩之中,产生身处月宫之上的幻觉。在精神层面上,以四季中最为平静清澄的秋季湖水、最为洁净无瑕的秋夜明月景观为代表,象征追求人格高洁的审美精神。

 

景观单元

 

平湖秋月景观单元由景点和景域组成。景点包括:始建于清代康乾年间(17-18世纪)的水院空间、御书楼、碑亭、观景平台、曲桥、碑刻等建筑和构筑物遗存,以及荷花、垂柳、西府海棠等传统植物;景域包括:外湖水域及三岛,西湖西、南环湖群山和东岸沿湖景观,以及孤山南麓景观。

 

水院与御书楼

 

水院整体建于湖水中,由中部的长方形水池和四面环绕的建筑物构成。水池的北界即为湖岸,建有围墙;南界为御书楼;东界为东区桥和御碑亭;西界为西曲桥和月波亭。

 

御书楼在水院南缘中部,坐北朝南,北面入口临水,南、西、东三面临湖。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顶的两层木构建筑,楼面阔三间、外环檐廊、面湖开敞。底层面积约150.7平方米,楼通高约10.8米。入口悬挂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巡游御题的平湖秋月匾额。

 

御书楼与北面的湖岸之间以中部入口梁板桥和西、东各一座曲桥相连。楼南有架于湖边的长方形观景平台。

 

御碑和御碑亭

 

题刻平湖秋月景名的御碑是该题名景观的重要历史物证之一,位于水院东曲桥头,原碑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平湖秋月景名所立,现碑为1980年按原尺寸、原刻本、原字迹摹刻重立。碑身正、背面均刻康熙帝1699年御题行书平湖秋月四字。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为清代风格的四角攒尖顶木构亭,面积15.21平方米,通高5.6米。

 

月波亭

 

月波亭位于御书楼西曲桥头,是水院的西界建筑,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始建,现为清代风格歇山顶木构敞轩。亭坐西面东,面阔三间。敞轩架于湖面之上,柱间设美人靠坐栏,用于临湖观景。

 

植物特色

 

该景观单元自始建至今,一直保持以湖中荷花、临水种植的西府海棠、桂花树、以及拂岸的垂柳为植物特色。每当秋季,水岸间呈现花影绰约、绿柳飘拂的植被景观。

断桥残雪

 

断桥残雪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在西湖北部白堤东端断桥一带,范围约2.61公顷。白堤东西横接孤山和西湖东北角岸线,分湖面为南、北两部分,因此位于白堤东端的断桥上视域开阔,是完整观赏西湖南、北水域景观的最佳地点,尤以冬天观赏西湖雪景为胜。

 

断桥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最为著名,其名称的由来曾有多种传说,例如:一种说法为该桥原以地方姓氏命名为段(家)桥,后因读音相同,逐渐传为断桥;最通行的说法是:当西湖雪后初霁时,日出映照,断桥向阳的半边桥面上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呈雪残桥断之景,该桥因此著名的景观称为断桥。该桥的著名还得益于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白蛇传》,其中男女主人公的几段重要故事情节都发生在这里。

 

观赏特征

 

该景观单元的观赏特征有四:一是每当瑞雪初霁,举目四望,但见残雪似银,冻湖如墨,黑白分明,格外动人心魄;二是伫立桥上西望,孤山、葛岭一带楼台上下,如铺琼砌玉,晶莹朗澈,更有一种冷艳之美;三是西湖大雪初霁,登宝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皑皑如银链横陈,日出映照,断桥向阳桥面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呈雪残桥断之景;四是因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爱情故事《白蛇传》的主人公相识在此,使断桥拥有爱情象征的意义,并因此成为西湖诸桥中最出名者。

 

景观单元

 

该景观单元由景点和景域组成,景点包括:始建于唐代以前的断桥、桥北清代康熙年间(17-18世纪)始建的碑亭、水榭,民国之前西湖通往杭州城的主干道石函路,以及与断桥相连的白堤、锦带桥,堤上桃柳相间的传统植物景观;景域包括:白堤南、北侧的水域以及白堤、孤山、北里湖、葛岭、外湖水域及其东、南沿湖景观。

 

断桥

 

断桥始建年代早于唐代(7世纪前);桥体历代维修,现为单孔石拱桥,拱形半圆,条石砌筑,拱顶石上有段家桥字样。桥面为坡面,沥青铺面。桥长8.8米,宽8.6米,单孔净跨6.1米。

 

御碑和御碑亭

 

题刻断桥残雪景名的御碑是该题名景观的重要历史物证之一,位于断桥东端北侧,原碑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断桥残雪景名后,1702年勒石而立。现碑为1977年按原尺度、原刻本、原字迹摹刻重立。碑身正、背面均刻康熙帝御题行书断桥残雪四字。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为清代风格的六角攒尖顶木构亭。亭面积为7.5平方米,通高4.6米。

 

白堤

 

与断桥相连的白堤旧名白沙堤,唐代即为连通孤山与湖岸的唯一通道,宋至明代历代沿用;清代起,为纪念曾任杭州刺史的唐代著名文人白居易,堤名改为白(公)堤;白堤现全长987米,宽33米,堤面中部为9米宽沥青路,沿湖两边有石板步行道,道两旁的堤面均为绿化,夹道相间种植桃树和柳树,共约450株。堤体边缘为自然湖石驳岸。

 

锦带桥

 

白堤西段建有锦带桥,原为宋代(12世纪)涵碧桥,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改建为木桥名曰锦带桥,清代康熙年间(1661-1722年)改为单孔石拱桥,沿用至今。现锦带桥为单孔石拱桥。

 

植物特色

 

该景观单元的白堤上自始建至今,一直保持了沿堤两侧相间种植桃树和垂柳的植物景观特色;景点所临的湖面则遍植荷花。

 

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在苏堤映波桥西北197处,介于小南湖与西里湖间,范围约0.25公顷。以在私家宅院的山、池环境中观赏花、鱼等特色动植物景观、体验自然的勃勃生机为主题。

 

该景观单元南宋时期位于苏堤望山桥西的内侍卢允升别墅内,因所在位置水域名花港,且别墅内凿池引水、畜异鱼数十种,故得景名花港观鱼。宋末宅园渐废,至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该景观因康熙帝南巡杭州而复兴,于映波、锁澜两桥间的苏堤西侧湖岛上重建该景,采用院落式格局,建造楼、亭,并叠石凿池,养鱼观景。

 

观赏特征

 

该景观单元的观赏特征有三:一是表现出历史悠久的湖畔私家宅院造园特色——园内叠石为山,凿地为池,畜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尤以春日观池中桃花落瓣引得锦鲤争相嘬花之景有趣。二是该处由私宅园林渐成游人萃集、雅士题咏之所,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闲逸疏放的特性。三是景点地处小南湖、西里湖两处水域之间,院墙内的鱼池和院墙外的西里湖构成先收后放、有分有合的水景空间特色。

 

景观单元

 

该景观单元由景点和景域组成,景点包括:始建于清代康乾年间(17-18世纪)的院落空间、鱼池、假山、御碑亭、碑刻等建筑和构筑物遗存,、藻等水草连缀的池塘植物景观,池中的观赏鱼群;景域包括:西里湖水域及西侧群山峰峦、苏堤及其桃红柳绿的植物景观。

 

花港观鱼园林院落

 

根据史料记载,花港观鱼景观在清康熙至乾隆年间(1662-1795年)为小型园林院落。现景观单元中保存着清代的院落空间范围,院门朝东,由苏堤经梁板式小平桥进院门,院落北端畜养五色鱼群的方形水池保存完好,为块石驳岸,东西长30.8米,南北宽23米,面积708.4平方米。池岸北、东宽5.6米,为原有临水廊基础遗存。池南4.9米处现存的假山局部、卵石拼花铺地,是该景点曾为园林院落的重要物证。

 

御碑和御碑亭

 

题刻花港观鱼景名的御碑是该题名景观的重要历史物证之一,位于鱼池南侧,原碑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花港观鱼景名而立,现碑为1980年按原尺寸、原刻本、原字迹摹刻重立。碑身正、背面均刻康熙帝1699年御题行书花港观鱼四字。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为清代风格的四角歇山卷棚顶石柱木构亭。

 

动植物特色

 

该景观单元自始建至今,池中均畜养着色彩斑斓、品种多样的观赏鱼群。池内的主要植被品种以、藻等水草为主;池岸周边栽植碧桃,与苏堤上夹道杂植的桃、柳等花木共同构成该景观的植被特色。

 

柳浪闻莺

 

柳浪闻莺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在西湖东岸钱王祠门前水池北侧约50的濒湖一带,约0.54公顷,以观赏濒湖的柳林景观为主题。

 

该景观南宋时期在清波门外南宋孝宗皇帝濒水所建的御苑聚景园中,因园中多柳树,风摆成浪、莺啼婉转,故得题名柳浪闻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该景观因康熙帝巡游西湖而复兴,在涌金门之南。

 

观赏特征

 

该景观单元的观赏特征有二:一是沿堤植柳为传统沿湖景观特色,低垂的柳丝在清风中摇曳,如翠浪在空中翻滚;二是观赏者闻听柳林中的莺鸟啼鸣,强烈地感受到自然的勃勃生机。

 

景观单元

 

该景观单元由景点和景域组成,景点包括:始建于清代康乾年间(17-18世纪)的亭、碑刻等建筑和构筑物遗存,柳树等传统植物景观,黄莺等鸟禽;景域包括:外湖水域及其环湖群山峰峦。

 

御碑和御碑亭

 

题刻柳浪闻莺景名的御碑是该题名景观的重要历史物证之一,位于钱王祠门前水池东北约60米,原碑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柳浪闻莺景名而立,现碑为1980年按原尺度、原刻本、原字迹摹刻重立。碑身正、背面均刻康熙帝1699年御题行书柳浪闻莺四字。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为清代风格的四柱歇山顶式木构亭。

 

动植物特色

 

该景观单元自始建至今,以杨柳和林间黄莺为主要动植物品种。

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在西湖外湖西南部的小瀛洲岛及岛南局部水域,是著名的水上园林景观,范围约7.67公顷,以月夜里在岛上赏月、塔、湖的相互映照,引发禅境思考和感悟为主题。

 

该景观单元原指北宋时西湖中为限定水域禁植区所立的三个标志石塔、与湖水和明月共同构成的相互映衬的景观,宋后三塔废毁,随历代西湖疏浚工程的开展和堤岛格局沿革,在明代演变为水上园林小瀛洲岛及其南侧湖面上的三塔景观,该景观在清代康乾年间(17-18世纪)经重点维修,留存至今。

 

观赏特征

 

该景观单元是我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观赏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明代(17世纪初)定型的田字形园林平面格局,呈现了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独一无二水景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独具一格。二是全岛以翠柳、荷花、红枫、木芙蓉为主的传统植物品种与亭台楼阁构成了四季色彩绚丽的景观,与岛内岛外水光云天相映,象征了神话中的蓬莱仙岛。三是以月夜三潭点烛之景,触动天月、水月、塔月与心中之月交融辉映,引发富有禅意的心性关照和人性感悟,并激发和寄托了千里共婵娟的思念之情,三潭印月因此成为杭州西湖景观最经典的标志。

 

景观单元

 

该景观单元由景点和景域组成,景点包括:明代(17世纪初)成型的小瀛洲岛田字形园林格局以及水中三塔,清代(17-18世纪)始建的楼、台、亭、轩、廊、桥、碑刻等系列园林建筑和构筑物,柳、荷、枫、木芙蓉等传统植物景观,岛中池水中的观赏鱼群;后者包括:外湖水域及其四面环湖景观、湖中湖心亭、阮公墩二岛、苏堤、孤山等。

 

小瀛洲岛园林格局

 

小瀛洲岛由中心岛和圆环外堤构成基本框架,堤岛间围合为湖中湖,外堤通过十字交叉的南北和东西向交通与中心岛相连,形成了全岛字形的整体格局。其中,中心岛略呈南北向的长圆形,面积为2446平方米;环状外堤周长约928米,宽约26米。该岛的南北轴线是主轴,由桥、廊串接的系列建筑组群构成,现状建筑基本可分为北、中、南3组;东西轴线为堆筑而成的内堤,由于跨岛通行,堤宽约8.5米,长约232米。

 

岛南部建筑群

 

建筑群始建于明代(17世纪)及清雍正年间(18世纪),现包括岛南湖面上的三塔、岛上最南端的我心相印亭、亭北的御碑和御碑亭以及两亭之间的三折曲桥。其中:

 

三塔:为明代遗存,位置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每塔相距62米。石塔为圆球状塔身的小型景观石塔,塔身直径为0.92米,塔高2.32米。

 

我心相印亭:为观赏湖上三潭印月景观的观景亭,始建于清代,现为清代风格的三开间歇山顶混凝土亭,两边加两翼。该亭与其北面的御碑亭间以三折曲桥相连。

 

御碑和御碑亭

 

题刻三潭印月景名的御碑是该题名景观的重要历史物证之一,位于我心相印亭北21米,原碑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三潭印月景名而立,现碑为1979年按原尺度、原刻本、原字迹摹刻重立。碑身两面均刻三潭印月四字,楷书。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为清代风格的石柱六角攒尖顶亭。

 

岛中部建筑群

 

建筑群始建于清雍正年间(1722-1735年),后经维修改造,现包括位于岛中心十字道路交叉点的歇山顶木构方亭南舒亭、中心岛东南角的迎翠轩、花鸟厅等。其中:

 

花鸟厅和迎翠轩为清代风格建筑。

 

南舒亭:处于全岛中心,为清代四石柱歇山顶亭,屋顶覆盖小青瓦,形象朴素。

 

岛北部建筑群

 

建筑群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靠南一半为字亭、亭亭亭、开网亭;靠北一半为先贤祠大门和正殿构成的建筑组群;五座建筑间以3座曲桥、2座平桥相互连接;先贤祠建筑中轴线南向所对的水池中还点缀有湖石堆砌的九狮石假山。整组建筑形态各异,灵活布局在湖面和堤岛之上,并以曲桥串接,形成迂回逶曲的园林空间。

 

动植物特色

 

该景点自始建至今,以翠柳、荷花、红枫、木芙蓉、观赏鱼类为主要动植物品种,具有花开四面、缤纷锦绣的花木景观特征。

 

双峰插云

 

双峰插云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由西湖西部群山中的南、北两座高峰以及西湖西北角洪春桥畔的观景点构成,以观赏西湖周边群山云雾缭绕的景观为主题。

 

南高峰、北高峰相距5公里,峰顶南宋时各有古塔一座,每逢云雾低横之日,自西湖西望,群峰隐晦而塔尖分明,因此得两峰插云景名。清代,峰顶古塔皆毁废,康熙三十八年(1699)皇帝南巡杭州,御题景名,改两峰双峰,并在洪春桥旁建观景亭和御碑亭,标示为该景观的观景点。景域为西湖西部群山和自南、北高峰顶看西湖全景。

 

观赏特征

 

该景点由佛教建筑标识了湖西南、北两个丘陵峰峦的制高点南高峰北高峰,两山皆为历史悠久的佛教名山,山巅均在唐宋时期建有佛塔,曾是西湖最高登临观景点。在春、秋晴朗之日,于凤凰山、苏堤望山桥、湖上及洪春桥一带观塔,遥相对峙的双塔迥然高于群峰之上,远望气势非同一般;尤以白雾缭绕之际,塔尖于云中时隐时现,状若尘世之外,恍若云天佛国。塔毁后,该景目因南、北高峰而依旧保留。

 

御碑和御碑亭

 

题刻双峰插云景名的御碑是该题名景观的重要历史物证之一,位于洪春桥北14米,原碑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双峰插云景名而立,现碑为1980年按原尺度、原刻本、原字迹摹刻重立。碑体正、背面均刻康熙帝1699年御题行书双峰插云四字。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为清代风格的六角攒尖顶亭。

双峰插云

 

双峰插云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由西湖西部群山中的南、北两座高峰以及西湖西北角洪春桥畔的观景点构成,以观赏西湖周边群山云雾缭绕的景观为主题。

 

南高峰、北高峰相距5公里,峰顶南宋时各有古塔一座,每逢云雾低横之日,自西湖西望,群峰隐晦而塔尖分明,因此得两峰插云景名。清代,峰顶古塔皆毁废,康熙三十八年(1699)皇帝南巡杭州,御题景名,改两峰双峰,并在洪春桥旁建观景亭和御碑亭,标示为该景观的观景点。景域为西湖西部群山和自南、北高峰顶看西湖全景。

 

观赏特征

 

该景点由佛教建筑标识了湖西南、北两个丘陵峰峦的制高点南高峰北高峰,两山皆为历史悠久的佛教名山,山巅均在唐宋时期建有佛塔,曾是西湖最高登临观景点。在春、秋晴朗之日,于凤凰山、苏堤望山桥、湖上及洪春桥一带观塔,遥相对峙的双塔迥然高于群峰之上,远望气势非同一般;尤以白雾缭绕之际,塔尖于云中时隐时现,状若尘世之外,恍若云天佛国。塔毁后,该景目因南、北高峰而依旧保留。

 

御碑和御碑亭

 

题刻双峰插云景名的御碑是该题名景观的重要历史物证之一,位于洪春桥北14米,原碑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双峰插云景名而立,现碑为1980年按原尺度、原刻本、原字迹摹刻重立。碑体正、背面均刻康熙帝1699年御题行书双峰插云四字。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为清代风格的六角攒尖顶亭。

雷峰夕照

 

雷峰夕照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一带,范围约13.19公顷,以黄昏时的山峰古塔剪影景观为观赏特点。

 

观赏特征

 

该景点以民间故事《白蛇传》而闻名全国,佛教建筑雷峰塔因此成为中国传统中坚贞不移爱情的象征。观赏特征有二:一是因塔位于湖西南向的小山丘顶上,在黄昏之际于湖中、特别是长桥一带逆光观赏雷峰塔及其湖中倒影,形象最佳;二是雷峰塔的木构外檐在明代毁于兵燹之后、仅存敦实塔芯,与湖东北向宝石山上的保塔遥遥相对、形成颓然苍老与清秀挺拔之造型对比,清代以来成为西湖景观在空间轮廓上的一个基本特征。

 

景观单元

 

该景观单元由景点和景域组成,景点包括:夕照山和始建于吴越国时期(977)的雷峰塔、清代康乾年间(1718世纪)始建的御碑亭院落、御碑等建筑和构筑物遗存,松、竹等传统植被景观,以及近、现代维修建造的保护设施和景观设施;景域包括:西湖水域,两堤三岛,西湖西、北方向的环湖群山景观。

 

雷峰塔遗址

 

雷峰夕照景观单元的最重要建筑要素为雷峰塔,该塔位于夕照山山脊中部,始建于吴越国时期(977),历代维修,民国(1924)塌毁后以遗址形式保存。

 

雷峰塔是杭城五代东南佛国的建筑遗存,是西湖十景雷峰夕照中最重要的景观元素,在历史上曾与保塔形成西湖南北两岸的对景,佐证了佛教文化的兴盛对西湖景观的直接影响;同时雷峰塔还因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的《白蛇传》而成为爱情坚贞的象征,赋予了西湖景观丰富的人文情感内涵。

 

御碑亭院落

 

御碑亭院落在雷峰塔遗址西93米,考古已发掘的部分为院落入口门址、门前道路、院落内地面及建筑基础。

 

题刻雷峰夕照景名的御碑是该题名景观的重要历史物证之一,位于院落入口以东13米,原碑有两座,分别为清代康熙帝、乾隆帝于1699年和1751年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雷峰西照雷峰夕照景名而立。现碑为2002年按原尺度、原刻本、原字迹摹刻重立。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为清代风格的混凝土重檐八角攒尖顶亭。

 

植被特色

 

该景点自始建至今,一直保持松、竹为主的植被特征。夕照山上长松标古翠,疏竹动微薰。

 

南屏晚钟

 

南屏晚钟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南岸的南屏山一带,范围约3.91公顷,以南屏山北麓净慈寺钟声响彻湖上的审美意境为特点。

 

该景观有可能是西湖十景中问世最早的景目。北宋末画家张择端就曾经画过《南屏晚钟图》。

 

观赏特征

 

该景点属佛教文化古迹,以听觉欣赏为特征。南屏山麓自五代(10世纪)以来就是东南佛国的佛教圣地,始建于公元954年的净慈寺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西湖南北的两大佛教道场之一,佛教信徒虔诚供奉,寺院晨钟暮鼓,香烟烛光,南屏山因此添了佛国山的别称,南屏晚钟的情韵,悠然成型。由于南屏山一带山岭由石灰岩构成,山体多孔穴,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当佛寺晚钟敲响,钟声振荡频率传到山上的岩石、洞穴,随之产生音箱效应,增强了共鸣;进而自西湖上空传至彼岸,碰上对岸由火成岩构成的葛岭,回音迭起,形成悠扬共振齐鸣的钟声,经久不息。今已成为杭城除夕夜迎新辞旧的撞钟活动场所。

 

景观单元

 

该景观单元由景点和景域组成,景点包括:南屏山山体,始建于五代(907-960)的净慈寺、净慈寺铜钟、清代康乾年间(1718世纪)始建的亭、碑刻等建筑和构筑物,松、柏、竹等传统植被景观;景域包括:南屏山一带峰峦景观。

 

净慈寺

 

南屏晚钟景观单元的重要建筑为净慈寺,寺院始建于五代(954),坐落在南屏山中峰慧日峰下,是与灵隐寺齐名的西湖古刹。该寺自宋至今几经兴毁,现状净慈寺保存着清代的基本格局,寺内古钟也随之屡毁屡铸,钟声数百年维系不绝。近年来,每到除夕之夜,杭州市市民和游客聚集在净慈寺钟楼内外,举行新年撞钟除旧迎新活动,以深沉悠扬的钟声象征着祥和、欢乐、安定和团结。

 

御碑和御碑亭

 

题刻南屏晚钟景名的御碑是该题名景观的重要历史物证之一,位于净慈寺门前东侧17米,原碑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南屏晚钟景名而立,现碑为2002年按原尺度、原刻本、原字迹摹刻重立。碑体正面刻有康熙帝1699年御题行书南屏晚钟四字。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为清代六角攒尖顶石柱木构亭,方形亭柱上刻有清代至民国间所刻八副对联。

 

如净禅师墓塔

 

始建于南宋,晚清重点修复,位于净慈寺大殿东约70米,为纪念南宋佛教曹洞宗名僧如净禅师而建,如净禅师是日本曹洞宗创始人道元的老师,被奉为日本曹洞宗始祖,禅师生前曾两度任净慈寺住持。该墓塔坐南朝北,分塔和拜石两部分,高3.8米。

 

植被特色

 

该景点的景观主体南屏山峰峦耸秀、怪石玲珑,松柏翠绿、山色空;净慈寺内的植物品种也以松、柏、竹为主,寺前放生池内蓄养荷花,古刹名山相互映辉。

西湖文化史迹

 

西湖文化景观的形成经历了近千年的自然与人文历史的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是因为不同历史时期大量各领域的社会精英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不间断地建设与贡献;另一方面是吴越国、南宋两代的建都活动以及清代的皇家巡游钦定西湖十景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在西湖周边涌现、融汇和吸附了与中国传统的佛教文化、儒家文化、道教文化直接关联的、或者见证了相关历史事件的一系列相关文物古迹,使其形成了特有的景观吸引力和文化魅力。西湖因此成为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风景湖泊景观,大量丰富精美的历史文化遗迹点缀在湖山胜景中,形成人文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文化景观,为世界风景湖泊中所罕见。

 

这些佛塔、寺院、石刻造像、祠庙、道观、城门遗址、行宫、书楼等类型的文物古迹作为对西湖悠久历史文化的实物例证,突出显示了儒、道、释不同的文化元素以及皇家巡游、城市变迁等历史事件对西湖文化景观的形成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不仅有力地证明了西湖文化景观文化价值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还充分展示了西湖文化景观内涵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以下描述的是与西湖景观核心价值密切关联的各类文化史迹。

 

(1)佛教文化史迹

 

西湖一带的佛教崇拜史由来已久,西湖周边著名的灵隐、天竺等寺庙早在4世纪就已经建立。至五代吴越国时期(907-978),历代吴越国王均笃信佛教,西湖周边佛寺林立,建有大量寺观塔庙,著名的如南屏山的净慈寺、梵村的云栖寺、天竺山上的上天竺寺,还有六和塔、雷峰塔、保塔等,并在烟霞洞、石屋洞、飞来峰等开凿石龛佛像,使杭州地区拥有东南佛国的美誉。至南宋迁都杭州,西湖一带成为佛教发展重地,其中灵隐寺净慈寺在南宋时均列入禅宗最高建制的五山十刹

 

西湖周边至今仍保存有大量佛教遗存,已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30处,佐证了西湖周边佛教文化的兴盛及其对西湖文化景观的影响,是西湖文化景观拥有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的重要物证。其中代表性遗存有保塔、雷峰塔遗址、六和塔、净慈寺、灵隐寺、飞来峰造像。

 

 

塔是西湖景观标志性的佛教建筑之一,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在西湖景观整体视阈空间中,与雷峰塔形成著名的如美女,雷峰如老衲的南北对景。塔位于西湖北侧的宝石山东端山脊,初建时原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宋、元以后几经毁建,现存砖塔为民国22(1933)重点修复后的遗物。塔身比例修长挺秀,包括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塔基及塔身均为八角形平面,共七层,通高45.3米。该塔在18世纪的西湖十八景杭州二十四景中题名为宝石凤亭

 

雷峰塔遗址

 

雷峰塔是西湖景观标志性的佛教建筑之一,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是中国现存的最大八角形双筒结构佛塔的遗址。它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最重要的景观元素,也是吴越国时期王家崇佛的重要物证;曾因中国最著名的爱情民间传说《雷峰塔》、又名《白蛇传》而闻名于世,至今仍在中国人民心中具有爱情的象征意义。它位于夕照山山脊中部,始建于吴越国时期(977)1924年塔身倒塌,现存遗址。雷峰塔遗址由塔基、副阶、塔身、地宫等部分组成,南宋及后代重点修复的外围遗迹有僧房、道路等。塔基对径近43米,每边长17米。主体部分为八角形生土台基,土台外缘包砖砌石,基座为石砌须弥座。塔身八角形,对径25米,现残存最底层,高3-5米,为套筒式回廊结构。雷峰塔地宫建于塔基正中心的塔心室下方,为竖穴式单室,平面呈方形,内壁边长0.6米,深0.72米,地宫内共出土文物51(),等级高、制作精,代表了吴越国在金银器、玉器、铜器制作方面的最高艺术水平,它的发掘填补了五代十国时期中国佛塔地宫考古的空白。

 

2000-2002年,为保护雷峰塔遗址建造了保护设施新塔。该塔满足了雷峰塔遗址遗迹的完整保存要求,使其再次恢复了祈求美好爱情的象征地位;同时,按照唐代建筑尺寸和历史图片进行轮廓设计的新塔,保持了塔身的历史形象,再现了西湖景观的历史特征。因此,新塔兼顾了遗址保护和雷峰夕照景观特征保护需求,延续了西湖景观的空间轮廓历史特征以及雷峰塔的文化象征意义。

 

六和塔

 

六和塔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砖木结构古塔的杰出代表之一,较西湖十景雷峰夕照的雷峰塔早建7年,二者在规模与建造年代上极为近似,故可为雷峰塔的建造规模、工艺和材料提供历史信息。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是吴越国国王为镇压钱塘江潮水而建造的佛教建筑。位于西湖南岸以南约3.8公里的钱塘江北岸月轮峰,坐北朝南,占地946平方米,总高59.89米,平面呈八角形,外观十三层。现存塔身砖砌,檐廊木构,其中砖塔芯为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重建,外部木檐系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所建,塔刹为元代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重点修复的遗物。18世纪曾列入题名景观杭州二十四景

 

开化寺遗址是六和塔的塔院。2008年该遗址经考古发掘,发掘区域位于六和塔西南侧,发掘面积约130平方米。遗址的北探方第四地层为南宋文化层,发现砖砌道路一条,长约5米(北端延伸长度不明)、宽1.4米,是南宋时期铺砌的开化寺院内道路,该道路遗址上现建有清代风格的保护棚;其上分别叠压有元代、清代至民国等三层地层,发现有元代火膛、清代石砌墙基及砖砌排水沟遗迹等。

 

净慈寺

 

是公元954年五代吴越国时期始建的佛教建筑群,时为西湖周围300多座寺院之首,13世纪南宋时期曾列为国家最高等级佛教寺庙五山十刹之一,该寺曾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之一,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南屏晚钟重要的景观元素,见证了杭州地区在10-13世纪时作为东南佛国的显著地位,以及佛教文化兴盛对西湖景观的直接影响。寺院坐落在南屏山中峰慧日峰下,历代沿用和修建,其清代的基本格局依然保存。整座寺院坐南朝北,中轴线上自北至南包括照壁、放生池和三进建筑院落。建筑院落面积约18998平方米,中轴线上北端第一进院落包括山门、大殿及东西两侧钟鼓楼,向南的第二进院落包括三圣殿和东西辅助用房,第三进院落为舍利殿。中轴东、西两侧各有现代新建的佛寺建筑院落。净慈寺铜钟与寺院同期始建,现铜钟为1984年日本佛教界捐铸,悬于山门西南之钟楼。铜钟按传统样式重铸,高3米,直径2.3米,重达10余吨,每敲一下,余音2分钟之久。钟体内外,镌铸《妙法莲华经》。

 

飞来峰造像

 

飞来峰造像是中国汉族地区供奉藏传佛教造像最多的摩崖石刻造像群,具有极高的民族文化交流价值,在13-14世纪的中国石刻艺术史上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造像群始凿于五代后周广顺元年(951),反映出西湖景观在持续演变过程中,不仅受到佛教文化的极大影响,还为中国历史上的宋、元政权更替提供了独特的见证。造像群位于北高峰南麓,与灵隐寺之间以冷泉溪相隔,距西湖西岸约3公里。该石窟,以元代藏传佛教造像最为突出。造像主要分布在飞来峰东北山脚下自南向北排列的青林洞、玉乳洞、龙泓洞等天然溶洞内,以及北面冷泉溪沿岸的东西向长约500米的崖壁上,此外在西侧呼猿洞外的悬崖上以及峰顶神尼塔遗址附近也有少量分布。现存造像115龛、390余尊和大量摩崖石刻。

2)儒家文化史迹

 

儒家文化是西湖文化景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文化内容。中国儒家的忠孝文化传统,以及重文、重学传统影响下的藏书文化传统、书院教育制度等,是西湖景观承载和反映的重要儒家文化元素。西湖周边现已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儒家文化史迹有5处,其中以岳飞墓(庙)、文澜阁最具代表性。

 

岳飞墓(庙)

 

岳飞墓()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忠孝文化传统的楷模、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的祠墓,始建于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忠孝文化传统是维系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秩序稳定、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核心文化传统和说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广泛、持久的影响,也是西湖景观所特有的文化特色。岳飞墓(庙)作为人们祭祀、悼念与接受爱国教育的场所,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教育基地,对后世的中国人产生普遍的教育意义,见证了中国血缘社会的忠孝文化传统及其对西湖景观的直接影响。祠墓位于西湖北面栖霞岭南麓,北山路北侧,南距西湖北岸约150米,自元明清以来历经多次重点修复。在21世纪的三评西湖十景中题名为岳墓栖霞。现存格局为清代重点修复后形成,占地15695平方米,建筑面积2793平方米,分为墓园、忠烈祠、启忠祠三部分。其中忠烈祠和启忠祠建筑群是岳飞墓的附属建筑,为清康熙年间(1622-1722)重建,现存建筑仍保留清代格局和建筑风格。

 

文澜阁

 

文澜阁是我国唯一保持着书、阁共存的清代皇家敕建《四库全书》的著名藏书楼,为中国历史悠久的藏书文化传统提供了独特的见证,是西湖景观拥有丰厚文化的物证之一。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是清乾隆年间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在全国范围内修建的七大官府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仅存的一阁。其存《四库全书》编纂于18世纪,是现存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内容全面,体例严谨,卷帙浩繁,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澜阁位于西湖北部孤山的南坡,建于清行宫藏经堂的后部。现存文澜阁及其建筑院落为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坐北朝南,为小型园林式院落。院落分南、北两进,总面积约2899平方米。文澜阁位于院落北端,阁前为水池、阁东有御碑亭,阁西为游廊。文澜阁建筑外观为硬山两坡顶的两层木结构楼阁,为典型的江南楼阁建筑风格,总面积852平方米。

 

3)道教文化史迹

 

道教文化是西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作为中国最大的本土宗教,拥有深厚的民间信仰基础,并获得历代皇家的支持。杭州地区的道教传播早于佛教,自汉代(1世纪)即在西湖一带传播,迄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并因此在中国道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西湖群山中道观林立,所奉祀道教神仙数不胜数,甚至多个山名即来源于道教典故,如九曜山、玉皇山、紫阳山等。

 

西湖南北两面的群山中多座山脉为道教文化圣地,现存多处道教文化遗存,已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8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道教文化史迹为抱朴道院。早在东晋咸和年间(326-334年)著名道家葛洪(号抱朴子)曾炼丹于葛岭山;五代吴越国(907-978年)时期,吴山上因建有城隍庙而又名城隍山,至今仍分布有众多的道教文化遗迹;紫阳山得名于元代所建的紫阳庵,玉皇山因明代建福星观供奉玉皇大帝而得名。南宋定都杭州后,在西湖周边兴建皇家宫观,规模宏大,地位显赫,如绍兴十四年(1144)在孤山建四圣延祥观,后又建西太乙宫,都是南宋时期的重要皇家宫观。许多重要的道教宫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成为西湖周边的题名景观,如清代吴山十景中的紫阳秋月峨眉夕照等。

 

抱朴道院

 

抱朴道院是重建于17世纪的道教建筑,为奉祀道家修炼仙丹妙药的著名炼丹家、东晋道教学者、医药学家葛洪在西湖葛岭的修炼史迹所建。现为西湖周边最具代表性的道教宫观,见证了杭州地区道教信仰的悠久历史与传衍过程,并使得西湖景观在中国道教史上拥有了重要地位;还因其具备了道教建筑洞天福地的典型景观特征,成为西湖景观中道教文化的形象体现。抱朴道院位于西湖北部葛岭上,其建筑现由山门、上山第一亭、山腰迎仙亭、抱朴庐、红梅阁、半闲草堂、葛洪殿、客堂及诸寮房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葛岭顶端有初阳台,是观赏日出之处,元代为钱塘十景之一的葛岭朝暾,道院内有明代所立葛仙庵碑。

 

4)重大历史事件史迹

 

杭州历史上经过吴越国、南宋两代的建都,以及清代的皇家巡游钦定西湖十景等重大历史事件增添了西湖景观的历史文化积淀,许多史迹留存至今。

 

钱塘门遗址

 

钱塘门遗址是12世纪-20世纪初杭州城西城门的遗址,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自宋至清历代沿用。作为南宋都城杭州城临湖的三个西城门之一,是西湖景观三面云山一面城历史环境空间分界的直接物证。该遗址位于西湖东岸北部,今湖滨路与环城西路相接处,距西湖东岸约90米,现以地下遗址方式保存。2008年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南宋钱塘门的门道侧壁、门道、城墙夯土等遗存,揭露面积共约110平方米。

 

清行宫遗址

 

清行宫是清代多位帝王出行西湖时的居住之地,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现存有建筑园林遗址遗迹。它见证了18世纪上半叶清代康熙、乾隆南巡杭州,并对西湖十景进行康熙钦定、乾隆题词的史实,以及西湖景观因获得皇家推崇而再度振兴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行宫位于孤山南麓中部,南临西湖,整体院落坐北朝南,南部为建筑院落,北部为借孤山地形建造的后苑。院落和园林的整体格局基本保存,建筑遗迹较为丰富,包括院墙墙基、头宫门、垂花门遗址、楠木寝宫遗址、鹫香庭遗址、玉兰馆遗址等。后苑现存行宫八景的部分园林建筑遗迹,包括鹫香庭、玉兰馆、戏台、贮月泉、领要阁、御碑亭、绿云径、四照亭等。

 

5)文化名人史迹

 

西湖文化景观作为中国文化景观中最具代表性的精神家园,历代文人居于湖畔,寄情于西湖山水,留下大量的事迹典故和传世名作,因此西湖周边分布有众多的文化名人纪念地,代表性人物如北宋著名处士林逋(967-1028)、明代名臣于谦(1398-1457)、清代国学大师俞樾(1821-1907)等。

 

舞鹤赋刻石及林逋墓是中国北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隐逸诗人林逋(967-1028)的纪念地,是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追求隐逸文化的独特见证。林逋曾筑庐舍于西湖孤山,隐居二十余年,足迹不到城市,不仕不娶,日以赋诗作画、栽梅饲鹤自娱,人称梅妻鹤子,死后葬于西湖孤山北麓东端。宋以后的文人因景仰林逋淡然超脱的隐逸风节而在其墓冢周围遍植梅树,并立碑纪念,从而形成清雍正年间十八景之一的梅林归鹤,现存遗迹包括舞鹤赋刻石、林逋墓及放鹤亭等。

 

舞鹤赋刻石立于放鹤亭中,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碑上刻有康熙皇帝临摹的董其昌《舞鹤赋》书法作品。《舞鹤赋》一文的作者为南朝著名文人鲍照,该文以吟咏仙鹤优雅出众的形貌和体态特征、高下回翔的美妙舞动姿态,比君子超凡脱俗的风节和情怀。推崇林逋隐士风范的舞鹤赋刻石,是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追求隐逸文化的见证。

 

林逋墓位于放鹤亭西南23米的台地上,坐南朝北,始建于北宋(11世纪),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设墓碑,现存墓冢、墓碑等遗存至迟为清代重点修复。

 

 (6)近代文化史迹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传统社会处于向现代社会的转换期。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动荡,但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西湖在此期间发挥强大的精神家园的作用,优美的风景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吸引了众多当时的社会文化精英来西湖之滨居住、游览和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留下了珍贵史迹。国父孙中山(1866-1925)等政治领袖曾在西湖游览小住;作家林语堂(1895-1976)、柳亚子(1887-1958)、郁达夫(1896-1945)、曹聚仁(1900-1972)、俞平伯(1900-1990)等曾居住于西湖之畔;高僧弘一法师在西湖之畔出家。1928年西湖国立艺术院的成立,聚集和培养了一代最优秀的艺术家,使西湖一带成为近代中国艺术核心区之一。在已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20处近代文化史迹中,最具代表性的为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国最早的全国性金石篆刻研究学术团体,人以印集、社以地名,社团建设发展一百余年,几乎汇集了全国一流文化名家。西泠印社社址由园林建筑群组成,位于西湖景观的又一精华之处。社址南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西里湖,占地面积5758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749平方米。西泠印社总体布局可分为四组建筑群,包括山前柏堂建筑群、前山山川雨露图书馆-凉堂建筑群、山顶观乐楼-华严经塔建筑群、后山还朴精庐-鉴亭建筑群,内有各类题名古建筑23处、泉池4眼、石塔1座、经幢1处,造像4尊。社内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社址于2001年列为中国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篆刻艺术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茶文化史迹

 

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形式,渗透着中国主流文化儒释道的深刻哲理和思想精髓,且与佛教的传播存在着密切的渊源,在文化和精神层面均对世界产生了广泛和显著的影响、流行于100多个国家,被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称为中国继四大发明后对人类的第五个重大贡献。

 

杭州地区自东晋(4世纪)时期灵隐寺建寺后即在佛寺附近的山地开始栽种茶树。约在8世纪,西湖一带的茶叶种植与品种记录已经见诸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唐代陆羽(733-804)的《茶经》(约758年),当时主要分布在北山一带。及至北宋,佛教天台宗著名高僧、上天竺主持高僧辩才(1011-1091)大师由上天竺寺退居南山龙井寿圣院,因其喜好煮茶论道,特将灵隐寺庙一带的茶树移种到现在的风篁岭一带,遂使南山一带逐渐成为茶叶种植的主要基地,并在明清以后发展成为世界绿茶之首西湖龙井茶。因此,西湖景观的所在地同时也是中国绿茶的重要孕育和发展基地。

 

现坐落于风篁岭上的龙井一带是11世纪宋代以降文人雅士与僧人品茶参禅的名胜地点,当年辩才、苏轼、陆游等诸多文化精英曾在这一带品茶参禅。他们把饮茶的过程作为一种精神享受,进行品格和情操的自我修炼;并将品茗活动作为寄情自然山水的一种介质,或于山间清泉抚琴烹茶,或文人相聚品茗、以诗会友,追寻和享受着天人合一的特别意境。由此,龙井茶的品茗与西湖景观的观赏行为建立了不可分割的精神关联,并逐渐形成地方特有的习俗传统、传衍至今。茶文化也因此成为西湖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龙井

 

龙井是极具传统文化与精神意义的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历史场所风篁岭与龙井寺的重要遗存。龙井是始筑于三国时期(公元220-265年)的泉池,后属龙井寺,见证了龙井茶伴随佛教传播发展的重要历史,佐证了明清之后龙井茶的声誉与影响。龙井位于西湖西南风篁岭上龙井寺内,井呈圆形,圈内径2.4米,并外饰云纹。井深2.6米,清澈见底,井内为发育在石灰岩中的天然喀斯特泉。井壁用砖石筑成圆形,东侧依泉筑有假山,半弧形井圈直接与假山相连。龙井旁侧即为龙井寺,始建于明正统三年(1438年),现存寺院分两进,座西朝东,长约64米,宽约35米,分布面积约2000平方米。

 

西湖特色植物

 

西湖周边温润的气候为植物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条件,在千余年持续不断的西湖景观设计营造过程中,设计者们针对景观的审美特色和文化寓意、精神追求而在各景点特别配置了独特的植物品种,这些特色植物与自然山水、人工景物一起,构成了西湖景观的代表性特征。西湖周边的特色植物景观,包括南宋以降并传衍至今的春桃、夏荷、秋桂、冬梅四季花卉观赏主题,沿西湖堤、岸桃柳相间的特色景观,以及分布于湖西群山中的传统龙井茶园景观。

 

1)四季特色花卉

 

桃、荷、桂、梅是西湖景观的四季特色花卉,分属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植物观赏主题,在湖光山色中交替绽放飘香。它们作为杭州地区的传统植物品种,不仅形态优美,还具独特和深刻的文化象征意义,随着西湖景观的营造与发展,逐步形成了凸显观赏主题的特色植物景观,至迟在南宋文献《梦粱录》中,已特别指明了这四种花卉赋予西湖景观的独特美感。千百年来,每当花期来临,不仅引发诗人与画家的隽咏诗篇和精美画作,也吸引着杭州城市居民纷纷出游赏花,成为延续千年、至今不衰的市民文化娱乐传统。

 

桃花——桃花的主要分布地在西湖沿岸、苏堤、白堤等处。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白堤和苏堤,形成了桃柳相间的代表性景观。据统计杭州桃花的花期一般为2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每当桃花盛开时,产生了极有层次的桃红柳绿的景观效果,吸引众多游人前来观赏。南宋十处题名景观中的苏堤春晓花港观鱼断桥残雪均是重要的赏桃场所。

 

荷花——在中国古代,荷花因出淤泥而不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品格高尚。目前西湖湖面上共有14块种植荷花的区域,面积130亩,大部分分布于北里湖与岳湖。荷花是杭州地区的传统植物,早在5000多年前,杭州地区就有该品种种植记载,据统计,西湖荷花6月初开始绽放,6月底进入盛花期,一直绽放送香至8月底9月初。南宋十处题名景观中的曲院风荷平湖秋月三潭印月断桥残雪均是重要的赏荷场所。

 

桂花——西湖沿岸各大公园均大量种植桂树,尤其以满觉陇和杭州植物园最负盛名。桂花是杭州市花,分为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四品种,其中以金桂、银桂为佳。据统计,西湖桂花的花期一般从9月上旬开始,到11月初结束。每年中秋前后,丹桂飘香,流芳百里,成为杭州旅游观光的一大亮点。南宋十处题名景观中的平湖秋月仍是重要的赏桂场所。

 

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不畏严寒、经霜傲雪、早春怒放的自然特性,象征着君子孤高傲岸、洁身自好的人格追求和高尚情操。在杭州,灵峰、孤山和西溪是古来赏梅的三大胜地,至今仍是梅花的主要分布地。据统计,杭州梅花的花期为每年1月底至2月中旬的春节期间,花开时暗香浮动,沁人心脾。

 

2)桃柳相间的景观特色

 

一株杨柳一株桃的桃柳相间植物景观,以白堤、苏堤最具代表,自11世纪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修筑苏堤,在堤上夹道种植桃花、秋芙蓉、杨柳等植物,西湖堤岸桃柳相间的景观基调初步形成。游览者行走在堤上,可见夹堤映水的两行桃柳,桃红柳绿,在白云蓝天之下显得格外艳丽。微风轻送,柳枝随风轻摆,柳丝袅袅,如烟如纱;春光烂漫,桃花灼灼欲燃,缤纷灿烂,如诗如画。桃柳相间的多层次植物景观代表了西湖周边春意盎然的美景,引发了历代文人丰富的创作灵感,成为西湖文化景观特色植物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3)龙井茶园

 

杭州西湖西部群山中的龙井茶园、特别是茶园中心地带风篁岭,曾是宋代以降中国茶文化的重要活动场所,沿丘陵坡地修筑的茶园梯田因此成为一种含有文化意味的特色植物景观,与分布其间的茶文化史迹共同构成西湖文化景观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西湖龙井茶园是西湖景观茶文化传承的原生地,分布在西湖西部群山中,范围包括以狮子峰为中心、海拔400米以下、周围3千米左右的山脉,分别位于龙井、满觉陇、九溪、翁家山、杨梅岭、双峰、灵隐、茅家埠等8村中,茶园面积共约240公顷。茶树分布在西湖群山的丘陵山坡上,依山势呈曲线阶梯状种植,或分布在水涧两旁的开阔平地之上,排列错落有致。茶园傍湖依山,周围林木茂密、溪涧常流、环境幽静,风景怡人。因为气候环境适宜,茶树终年处在云雾缭绕、浓荫笼罩之中,常年碧绿。尤其春茶季节,蒙蒙细雨,淡淡薄雾,不仅对滋润幼嫩茶芽十分有利,还形成优美独特的茶园风光。

 

龙井茶园还拥有独特的生态条件。杭州地区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处于浙西丘陵山区向杭、嘉、湖平原沉降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空气常年湿润。龙井茶产地东濒西湖,南临钱塘江,受一湖一江水汽调节和东南季风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多雾。在三面环抱的群山中,北有天竺山和北高峰耸峙,南面为九溪,溪谷深广,直通钱塘江,既能挡住西北寒流的侵袭,又能吸纳南来的湿润空气。该区土壤以微酸性白沙土、砂黄土为多,结构疏松,通气透水良好、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磷、钙、镁等矿物丰富。这些优越的自然环境、独特的气候条件以及恰当的土质情况十分适宜茶树种植,与传统种植加工工艺一起造就了西湖龙井茶特异的品质。

 

 

雷峰夕照

 

雷峰夕照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一带,范围约13.19公顷,以黄昏时的山峰古塔剪影景观为观赏特点。

 

观赏特征

 

该景点以民间故事《白蛇传》而闻名全国,佛教建筑雷峰塔因此成为中国传统中坚贞不移爱情的象征。观赏特征有二:一是因塔位于湖西南向的小山丘顶上,在黄昏之际于湖中、特别是长桥一带逆光观赏雷峰塔及其湖中倒影,形象最佳;二是雷峰塔的木构外檐在明代毁于兵燹之后、仅存敦实塔芯,与湖东北向宝石山上的保塔遥遥相对、形成颓然苍老与清秀挺拔之造型对比,清代以来成为西湖景观在空间轮廓上的一个基本特征。

 

景观单元

 

该景观单元由景点和景域组成,景点包括:夕照山和始建于吴越国时期(977)的雷峰塔、清代康乾年间(1718世纪)始建的御碑亭院落、御碑等建筑和构筑物遗存,松、竹等传统植被景观,以及近、现代维修建造的保护设施和景观设施;景域包括:西湖水域,两堤三岛,西湖西、北方向的环湖群山景观。

 

雷峰塔遗址

 

雷峰夕照景观单元的最重要建筑要素为雷峰塔,该塔位于夕照山山脊中部,始建于吴越国时期(977),历代维修,民国(1924)塌毁后以遗址形式保存。

 

雷峰塔是杭城五代东南佛国的建筑遗存,是西湖十景雷峰夕照中最重要的景观元素,在历史上曾与保塔形成西湖南北两岸的对景,佐证了佛教文化的兴盛对西湖景观的直接影响;同时雷峰塔还因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的《白蛇传》而成为爱情坚贞的象征,赋予了西湖景观丰富的人文情感内涵。

 

御碑亭院落

 

御碑亭院落在雷峰塔遗址西93米,考古已发掘的部分为院落入口门址、门前道路、院落内地面及建筑基础。

 

题刻雷峰夕照景名的御碑是该题名景观的重要历史物证之一,位于院落入口以东13米,原碑有两座,分别为清代康熙帝、乾隆帝于1699年和1751年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雷峰西照雷峰夕照景名而立。现碑为2002年按原尺度、原刻本、原字迹摹刻重立。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为清代风格的混凝土重檐八角攒尖顶亭。

 

植被特色

 

该景点自始建至今,一直保持松、竹为主的植被特征。夕照山上长松标古翠,疏竹动微薰。

 

南屏晚钟

 

南屏晚钟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南岸的南屏山一带,范围约3.91公顷,以南屏山北麓净慈寺钟声响彻湖上的审美意境为特点。

 

该景观有可能是西湖十景中问世最早的景目。北宋末画家张择端就曾经画过《南屏晚钟图》。

 

观赏特征

 

该景点属佛教文化古迹,以听觉欣赏为特征。南屏山麓自五代(10世纪)以来就是东南佛国的佛教圣地,始建于公元954年的净慈寺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西湖南北的两大佛教道场之一,佛教信徒虔诚供奉,寺院晨钟暮鼓,香烟烛光,南屏山因此添了佛国山的别称,南屏晚钟的情韵,悠然成型。由于南屏山一带山岭由石灰岩构成,山体多孔穴,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当佛寺晚钟敲响,钟声振荡频率传到山上的岩石、洞穴,随之产生音箱效应,增强了共鸣;进而自西湖上空传至彼岸,碰上对岸由火成岩构成的葛岭,回音迭起,形成悠扬共振齐鸣的钟声,经久不息。今已成为杭城除夕夜迎新辞旧的撞钟活动场所。

 

景观单元

 

该景观单元由景点和景域组成,景点包括:南屏山山体,始建于五代(907-960)的净慈寺、净慈寺铜钟、清代康乾年间(1718世纪)始建的亭、碑刻等建筑和构筑物,松、柏、竹等传统植被景观;景域包括:南屏山一带峰峦景观。

 

净慈寺

 

南屏晚钟景观单元的重要建筑为净慈寺,寺院始建于五代(954),坐落在南屏山中峰慧日峰下,是与灵隐寺齐名的西湖古刹。该寺自宋至今几经兴毁,现状净慈寺保存着清代的基本格局,寺内古钟也随之屡毁屡铸,钟声数百年维系不绝。近年来,每到除夕之夜,杭州市市民和游客聚集在净慈寺钟楼内外,举行新年撞钟除旧迎新活动,以深沉悠扬的钟声象征着祥和、欢乐、安定和团结。

 

御碑和御碑亭

 

题刻南屏晚钟景名的御碑是该题名景观的重要历史物证之一,位于净慈寺门前东侧17米,原碑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南屏晚钟景名而立,现碑为2002年按原尺度、原刻本、原字迹摹刻重立。碑体正面刻有康熙帝1699年御题行书南屏晚钟四字。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为清代六角攒尖顶石柱木构亭,方形亭柱上刻有清代至民国间所刻八副对联。

 

如净禅师墓塔

 

始建于南宋,晚清重点修复,位于净慈寺大殿东约70米,为纪念南宋佛教曹洞宗名僧如净禅师而建,如净禅师是日本曹洞宗创始人道元的老师,被奉为日本曹洞宗始祖,禅师生前曾两度任净慈寺住持。该墓塔坐南朝北,分塔和拜石两部分,高3.8米。

 

植被特色

 

该景点的景观主体南屏山峰峦耸秀、怪石玲珑,松柏翠绿、山色空;净慈寺内的植物品种也以松、柏、竹为主,寺前放生池内蓄养荷花,古刹名山相互映辉。

 

 

 

 

 

 

 

 

 

 

西湖文化史迹

 

西湖文化景观的形成经历了近千年的自然与人文历史的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是因为不同历史时期大量各领域的社会精英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不间断地建设与贡献;另一方面是吴越国、南宋两代的建都活动以及清代的皇家巡游钦定西湖十景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在西湖周边涌现、融汇和吸附了与中国传统的佛教文化、儒家文化、道教文化直接关联的、或者见证了相关历史事件的一系列相关文物古迹,使其形成了特有的景观吸引力和文化魅力。西湖因此成为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风景湖泊景观,大量丰富精美的历史文化遗迹点缀在湖山胜景中,形成人文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文化景观,为世界风景湖泊中所罕见。

 

这些佛塔、寺院、石刻造像、祠庙、道观、城门遗址、行宫、书楼等类型的文物古迹作为对西湖悠久历史文化的实物例证,突出显示了儒、道、释不同的文化元素以及皇家巡游、城市变迁等历史事件对西湖文化景观的形成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不仅有力地证明了西湖文化景观文化价值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还充分展示了西湖文化景观内涵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以下描述的是与西湖景观核心价值密切关联的各类文化史迹。

 

(1)佛教文化史迹

 

西湖一带的佛教崇拜史由来已久,西湖周边著名的灵隐、天竺等寺庙早在4世纪就已经建立。至五代吴越国时期(907-978),历代吴越国王均笃信佛教,西湖周边佛寺林立,建有大量寺观塔庙,著名的如南屏山的净慈寺、梵村的云栖寺、天竺山上的上天竺寺,还有六和塔、雷峰塔、保塔等,并在烟霞洞、石屋洞、飞来峰等开凿石龛佛像,使杭州地区拥有东南佛国的美誉。至南宋迁都杭州,西湖一带成为佛教发展重地,其中灵隐寺净慈寺在南宋时均列入禅宗最高建制的五山十刹

 

西湖周边至今仍保存有大量佛教遗存,已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30处,佐证了西湖周边佛教文化的兴盛及其对西湖文化景观的影响,是西湖文化景观拥有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的重要物证。其中代表性遗存有保塔、雷峰塔遗址、六和塔、净慈寺、灵隐寺、飞来峰造像。

 

 

塔是西湖景观标志性的佛教建筑之一,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在西湖景观整体视阈空间中,与雷峰塔形成著名的如美女,雷峰如老衲的南北对景。塔位于西湖北侧的宝石山东端山脊,初建时原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宋、元以后几经毁建,现存砖塔为民国22(1933)重点修复后的遗物。塔身比例修长挺秀,包括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塔基及塔身均为八角形平面,共七层,通高45.3米。该塔在18世纪的西湖十八景杭州二十四景中题名为宝石凤亭

 

雷峰塔遗址

 

雷峰塔是西湖景观标志性的佛教建筑之一,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是中国现存的最大八角形双筒结构佛塔的遗址。它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最重要的景观元素,也是吴越国时期王家崇佛的重要物证;曾因中国最著名的爱情民间传说《雷峰塔》、又名《白蛇传》而闻名于世,至今仍在中国人民心中具有爱情的象征意义。它位于夕照山山脊中部,始建于吴越国时期(977)1924年塔身倒塌,现存遗址。雷峰塔遗址由塔基、副阶、塔身、地宫等部分组成,南宋及后代重点修复的外围遗迹有僧房、道路等。塔基对径近43米,每边长17米。主体部分为八角形生土台基,土台外缘包砖砌石,基座为石砌须弥座。塔身八角形,对径25米,现残存最底层,高3-5米,为套筒式回廊结构。雷峰塔地宫建于塔基正中心的塔心室下方,为竖穴式单室,平面呈方形,内壁边长0.6米,深0.72米,地宫内共出土文物51(),等级高、制作精,代表了吴越国在金银器、玉器、铜器制作方面的最高艺术水平,它的发掘填补了五代十国时期中国佛塔地宫考古的空白。

 

2000-2002年,为保护雷峰塔遗址建造了保护设施新塔。该塔满足了雷峰塔遗址遗迹的完整保存要求,使其再次恢复了祈求美好爱情的象征地位;同时,按照唐代建筑尺寸和历史图片进行轮廓设计的新塔,保持了塔身的历史形象,再现了西湖景观的历史特征。因此,新塔兼顾了遗址保护和雷峰夕照景观特征保护需求,延续了西湖景观的空间轮廓历史特征以及雷峰塔的文化象征意义。

 

六和塔

 

六和塔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砖木结构古塔的杰出代表之一,较西湖十景雷峰夕照的雷峰塔早建7年,二者在规模与建造年代上极为近似,故可为雷峰塔的建造规模、工艺和材料提供历史信息。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是吴越国国王为镇压钱塘江潮水而建造的佛教建筑。位于西湖南岸以南约3.8公里的钱塘江北岸月轮峰,坐北朝南,占地946平方米,总高59.89米,平面呈八角形,外观十三层。现存塔身砖砌,檐廊木构,其中砖塔芯为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重建,外部木檐系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所建,塔刹为元代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重点修复的遗物。18世纪曾列入题名景观杭州二十四景

 

开化寺遗址是六和塔的塔院。2008年该遗址经考古发掘,发掘区域位于六和塔西南侧,发掘面积约130平方米。遗址的北探方第四地层为南宋文化层,发现砖砌道路一条,长约5米(北端延伸长度不明)、宽1.4米,是南宋时期铺砌的开化寺院内道路,该道路遗址上现建有清代风格的保护棚;其上分别叠压有元代、清代至民国等三层地层,发现有元代火膛、清代石砌墙基及砖砌排水沟遗迹等。

 

净慈寺

 

是公元954年五代吴越国时期始建的佛教建筑群,时为西湖周围300多座寺院之首,13世纪南宋时期曾列为国家最高等级佛教寺庙五山十刹之一,该寺曾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之一,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南屏晚钟重要的景观元素,见证了杭州地区在10-13世纪时作为东南佛国的显著地位,以及佛教文化兴盛对西湖景观的直接影响。寺院坐落在南屏山中峰慧日峰下,历代沿用和修建,其清代的基本格局依然保存。整座寺院坐南朝北,中轴线上自北至南包括照壁、放生池和三进建筑院落。建筑院落面积约18998平方米,中轴线上北端第一进院落包括山门、大殿及东西两侧钟鼓楼,向南的第二进院落包括三圣殿和东西辅助用房,第三进院落为舍利殿。中轴东、西两侧各有现代新建的佛寺建筑院落。净慈寺铜钟与寺院同期始建,现铜钟为1984年日本佛教界捐铸,悬于山门西南之钟楼。铜钟按传统样式重铸,高3米,直径2.3米,重达10余吨,每敲一下,余音2分钟之久。钟体内外,镌铸《妙法莲华经》。

 

飞来峰造像

 

飞来峰造像是中国汉族地区供奉藏传佛教造像最多的摩崖石刻造像群,具有极高的民族文化交流价值,在13-14世纪的中国石刻艺术史上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造像群始凿于五代后周广顺元年(951),反映出西湖景观在持续演变过程中,不仅受到佛教文化的极大影响,还为中国历史上的宋、元政权更替提供了独特的见证。造像群位于北高峰南麓,与灵隐寺之间以冷泉溪相隔,距西湖西岸约3公里。该石窟,以元代藏传佛教造像最为突出。造像主要分布在飞来峰东北山脚下自南向北排列的青林洞、玉乳洞、龙泓洞等天然溶洞内,以及北面冷泉溪沿岸的东西向长约500米的崖壁上,此外在西侧呼猿洞外的悬崖上以及峰顶神尼塔遗址附近也有少量分布。现存造像115龛、390余尊和大量摩崖石刻。

 

2)儒家文化史迹

 

儒家文化是西湖文化景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文化内容。中国儒家的忠孝文化传统,以及重文、重学传统影响下的藏书文化传统、书院教育制度等,是西湖景观承载和反映的重要儒家文化元素。西湖周边现已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儒家文化史迹有5处,其中以岳飞墓(庙)、文澜阁最具代表性。

 

岳飞墓(庙)

 

岳飞墓()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忠孝文化传统的楷模、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的祠墓,始建于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忠孝文化传统是维系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秩序稳定、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核心文化传统和说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广泛、持久的影响,也是西湖景观所特有的文化特色。岳飞墓(庙)作为人们祭祀、悼念与接受爱国教育的场所,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教育基地,对后世的中国人产生普遍的教育意义,见证了中国血缘社会的忠孝文化传统及其对西湖景观的直接影响。祠墓位于西湖北面栖霞岭南麓,北山路北侧,南距西湖北岸约150米,自元明清以来历经多次重点修复。在21世纪的三评西湖十景中题名为岳墓栖霞。现存格局为清代重点修复后形成,占地15695平方米,建筑面积2793平方米,分为墓园、忠烈祠、启忠祠三部分。其中忠烈祠和启忠祠建筑群是岳飞墓的附属建筑,为清康熙年间(1622-1722)重建,现存建筑仍保留清代格局和建筑风格。

 

文澜阁

 

文澜阁是我国唯一保持着书、阁共存的清代皇家敕建《四库全书》的著名藏书楼,为中国历史悠久的藏书文化传统提供了独特的见证,是西湖景观拥有丰厚文化的物证之一。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是清乾隆年间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在全国范围内修建的七大官府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仅存的一阁。其存《四库全书》编纂于18世纪,是现存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内容全面,体例严谨,卷帙浩繁,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澜阁位于西湖北部孤山的南坡,建于清行宫藏经堂的后部。现存文澜阁及其建筑院落为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坐北朝南,为小型园林式院落。院落分南、北两进,总面积约2899平方米。文澜阁位于院落北端,阁前为水池、阁东有御碑亭,阁西为游廊。文澜阁建筑外观为硬山两坡顶的两层木结构楼阁,为典型的江南楼阁建筑风格,总面积852平方米。

 

3)道教文化史迹

 

道教文化是西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作为中国最大的本土宗教,拥有深厚的民间信仰基础,并获得历代皇家的支持。杭州地区的道教传播早于佛教,自汉代(1世纪)即在西湖一带传播,迄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并因此在中国道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西湖群山中道观林立,所奉祀道教神仙数不胜数,甚至多个山名即来源于道教典故,如九曜山、玉皇山、紫阳山等。

 

西湖南北两面的群山中多座山脉为道教文化圣地,现存多处道教文化遗存,已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8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道教文化史迹为抱朴道院。早在东晋咸和年间(326-334年)著名道家葛洪(号抱朴子)曾炼丹于葛岭山;五代吴越国(907-978年)时期,吴山上因建有城隍庙而又名城隍山,至今仍分布有众多的道教文化遗迹;紫阳山得名于元代所建的紫阳庵,玉皇山因明代建福星观供奉玉皇大帝而得名。南宋定都杭州后,在西湖周边兴建皇家宫观,规模宏大,地位显赫,如绍兴十四年(1144)在孤山建四圣延祥观,后又建西太乙宫,都是南宋时期的重要皇家宫观。许多重要的道教宫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成为西湖周边的题名景观,如清代吴山十景中的紫阳秋月峨眉夕照等。

 

抱朴道院

 

抱朴道院是重建于17世纪的道教建筑,为奉祀道家修炼仙丹妙药的著名炼丹家、东晋道教学者、医药学家葛洪在西湖葛岭的修炼史迹所建。现为西湖周边最具代表性的道教宫观,见证了杭州地区道教信仰的悠久历史与传衍过程,并使得西湖景观在中国道教史上拥有了重要地位;还因其具备了道教建筑洞天福地的典型景观特征,成为西湖景观中道教文化的形象体现。抱朴道院位于西湖北部葛岭上,其建筑现由山门、上山第一亭、山腰迎仙亭、抱朴庐、红梅阁、半闲草堂、葛洪殿、客堂及诸寮房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葛岭顶端有初阳台,是观赏日出之处,元代为钱塘十景之一的葛岭朝暾,道院内有明代所立葛仙庵碑。

 

4)重大历史事件史迹

 

杭州历史上经过吴越国、南宋两代的建都,以及清代的皇家巡游钦定西湖十景等重大历史事件增添了西湖景观的历史文化积淀,许多史迹留存至今。

 

钱塘门遗址

 

钱塘门遗址是12世纪-20世纪初杭州城西城门的遗址,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自宋至清历代沿用。作为南宋都城杭州城临湖的三个西城门之一,是西湖景观三面云山一面城历史环境空间分界的直接物证。该遗址位于西湖东岸北部,今湖滨路与环城西路相接处,距西湖东岸约90米,现以地下遗址方式保存。2008年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南宋钱塘门的门道侧壁、门道、城墙夯土等遗存,揭露面积共约110平方米。

 

清行宫遗址

 

清行宫是清代多位帝王出行西湖时的居住之地,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现存有建筑园林遗址遗迹。它见证了18世纪上半叶清代康熙、乾隆南巡杭州,并对西湖十景进行康熙钦定、乾隆题词的史实,以及西湖景观因获得皇家推崇而再度振兴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行宫位于孤山南麓中部,南临西湖,整体院落坐北朝南,南部为建筑院落,北部为借孤山地形建造的后苑。院落和园林的整体格局基本保存,建筑遗迹较为丰富,包括院墙墙基、头宫门、垂花门遗址、楠木寝宫遗址、鹫香庭遗址、玉兰馆遗址等。后苑现存行宫八景的部分园林建筑遗迹,包括鹫香庭、玉兰馆、戏台、贮月泉、领要阁、御碑亭、绿云径、四照亭等。

 

5)文化名人史迹

 

西湖文化景观作为中国文化景观中最具代表性的精神家园,历代文人居于湖畔,寄情于西湖山水,留下大量的事迹典故和传世名作,因此西湖周边分布有众多的文化名人纪念地,代表性人物如北宋著名处士林逋(967-1028)、明代名臣于谦(1398-1457)、清代国学大师俞樾(1821-1907)等。

 

舞鹤赋刻石及林逋墓是中国北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隐逸诗人林逋(967-1028)的纪念地,是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追求隐逸文化的独特见证。林逋曾筑庐舍于西湖孤山,隐居二十余年,足迹不到城市,不仕不娶,日以赋诗作画、栽梅饲鹤自娱,人称梅妻鹤子,死后葬于西湖孤山北麓东端。宋以后的文人因景仰林逋淡然超脱的隐逸风节而在其墓冢周围遍植梅树,并立碑纪念,从而形成清雍正年间十八景之一的梅林归鹤,现存遗迹包括舞鹤赋刻石、林逋墓及放鹤亭等。

 

舞鹤赋刻石立于放鹤亭中,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碑上刻有康熙皇帝临摹的董其昌《舞鹤赋》书法作品。《舞鹤赋》一文的作者为南朝著名文人鲍照,该文以吟咏仙鹤优雅出众的形貌和体态特征、高下回翔的美妙舞动姿态,比君子超凡脱俗的风节和情怀。推崇林逋隐士风范的舞鹤赋刻石,是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追求隐逸文化的见证。

 

林逋墓位于放鹤亭西南23米的台地上,坐南朝北,始建于北宋(11世纪),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设墓碑,现存墓冢、墓碑等遗存至迟为清代重点修复。

 

 (6)近代文化史迹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传统社会处于向现代社会的转换期。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动荡,但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西湖在此期间发挥强大的精神家园的作用,优美的风景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吸引了众多当时的社会文化精英来西湖之滨居住、游览和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留下了珍贵史迹。国父孙中山(1866-1925)等政治领袖曾在西湖游览小住;作家林语堂(1895-1976)、柳亚子(1887-1958)、郁达夫(1896-1945)、曹聚仁(1900-1972)、俞平伯(1900-1990)等曾居住于西湖之畔;高僧弘一法师在西湖之畔出家。1928年西湖国立艺术院的成立,聚集和培养了一代最优秀的艺术家,使西湖一带成为近代中国艺术核心区之一。在已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20处近代文化史迹中,最具代表性的为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国最早的全国性金石篆刻研究学术团体,人以印集、社以地名,社团建设发展一百余年,几乎汇集了全国一流文化名家。西泠印社社址由园林建筑群组成,位于西湖景观的又一精华之处。社址南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西里湖,占地面积5758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749平方米。西泠印社总体布局可分为四组建筑群,包括山前柏堂建筑群、前山山川雨露图书馆-凉堂建筑群、山顶观乐楼-华严经塔建筑群、后山还朴精庐-鉴亭建筑群,内有各类题名古建筑23处、泉池4眼、石塔1座、经幢1处,造像4尊。社内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社址于2001年列为中国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篆刻艺术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茶文化史迹

 

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形式,渗透着中国主流文化儒释道的深刻哲理和思想精髓,且与佛教的传播存在着密切的渊源,在文化和精神层面均对世界产生了广泛和显著的影响、流行于100多个国家,被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称为中国继四大发明后对人类的第五个重大贡献。

 

杭州地区自东晋(4世纪)时期灵隐寺建寺后即在佛寺附近的山地开始栽种茶树。约在8世纪,西湖一带的茶叶种植与品种记录已经见诸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唐代陆羽(733-804)的《茶经》(约758年),当时主要分布在北山一带。及至北宋,佛教天台宗著名高僧、上天竺主持高僧辩才(1011-1091)大师由上天竺寺退居南山龙井寿圣院,因其喜好煮茶论道,特将灵隐寺庙一带的茶树移种到现在的风篁岭一带,遂使南山一带逐渐成为茶叶种植的主要基地,并在明清以后发展成为世界绿茶之首西湖龙井茶。因此,西湖景观的所在地同时也是中国绿茶的重要孕育和发展基地。

 

现坐落于风篁岭上的龙井一带是11世纪宋代以降文人雅士与僧人品茶参禅的名胜地点,当年辩才、苏轼、陆游等诸多文化精英曾在这一带品茶参禅。他们把饮茶的过程作为一种精神享受,进行品格和情操的自我修炼;并将品茗活动作为寄情自然山水的一种介质,或于山间清泉抚琴烹茶,或文人相聚品茗、以诗会友,追寻和享受着天人合一的特别意境。由此,龙井茶的品茗与西湖景观的观赏行为建立了不可分割的精神关联,并逐渐形成地方特有的习俗传统、传衍至今。茶文化也因此成为西湖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龙井

 

龙井是极具传统文化与精神意义的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历史场所风篁岭与龙井寺的重要遗存。龙井是始筑于三国时期(公元220-265年)的泉池,后属龙井寺,见证了龙井茶伴随佛教传播发展的重要历史,佐证了明清之后龙井茶的声誉与影响。龙井位于西湖西南风篁岭上龙井寺内,井呈圆形,圈内径2.4米,并外饰云纹。井深2.6米,清澈见底,井内为发育在石灰岩中的天然喀斯特泉。井壁用砖石筑成圆形,东侧依泉筑有假山,半弧形井圈直接与假山相连。龙井旁侧即为龙井寺,始建于明正统三年(1438年),现存寺院分两进,座西朝东,长约64米,宽约35米,分布面积约2000平方米。

 

西湖特色植物

 

西湖周边温润的气候为植物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条件,在千余年持续不断的西湖景观设计营造过程中,设计者们针对景观的审美特色和文化寓意、精神追求而在各景点特别配置了独特的植物品种,这些特色植物与自然山水、人工景物一起,构成了西湖景观的代表性特征。西湖周边的特色植物景观,包括南宋以降并传衍至今的春桃、夏荷、秋桂、冬梅四季花卉观赏主题,沿西湖堤、岸桃柳相间的特色景观,以及分布于湖西群山中的传统龙井茶园景观。

 

1)四季特色花卉

 

桃、荷、桂、梅是西湖景观的四季特色花卉,分属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植物观赏主题,在湖光山色中交替绽放飘香。它们作为杭州地区的传统植物品种,不仅形态优美,还具独特和深刻的文化象征意义,随着西湖景观的营造与发展,逐步形成了凸显观赏主题的特色植物景观,至迟在南宋文献《梦粱录》中,已特别指明了这四种花卉赋予西湖景观的独特美感。千百年来,每当花期来临,不仅引发诗人与画家的隽咏诗篇和精美画作,也吸引着杭州城市居民纷纷出游赏花,成为延续千年、至今不衰的市民文化娱乐传统。

 

桃花——桃花的主要分布地在西湖沿岸、苏堤、白堤等处。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白堤和苏堤,形成了桃柳相间的代表性景观。据统计杭州桃花的花期一般为2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每当桃花盛开时,产生了极有层次的桃红柳绿的景观效果,吸引众多游人前来观赏。南宋十处题名景观中的苏堤春晓花港观鱼断桥残雪均是重要的赏桃场所。

 

荷花——在中国古代,荷花因出淤泥而不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品格高尚。目前西湖湖面上共有14块种植荷花的区域,面积130亩,大部分分布于北里湖与岳湖。荷花是杭州地区的传统植物,早在5000多年前,杭州地区就有该品种种植记载,据统计,西湖荷花6月初开始绽放,6月底进入盛花期,一直绽放送香至8月底9月初。南宋十处题名景观中的曲院风荷平湖秋月三潭印月断桥残雪均是重要的赏荷场所。

 

桂花——西湖沿岸各大公园均大量种植桂树,尤其以满觉陇和杭州植物园最负盛名。桂花是杭州市花,分为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四品种,其中以金桂、银桂为佳。据统计,西湖桂花的花期一般从9月上旬开始,到11月初结束。每年中秋前后,丹桂飘香,流芳百里,成为杭州旅游观光的一大亮点。南宋十处题名景观中的平湖秋月仍是重要的赏桂场所。

 

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不畏严寒、经霜傲雪、早春怒放的自然特性,象征着君子孤高傲岸、洁身自好的人格追求和高尚情操。在杭州,灵峰、孤山和西溪是古来赏梅的三大胜地,至今仍是梅花的主要分布地。据统计,杭州梅花的花期为每年1月底至2月中旬的春节期间,花开时暗香浮动,沁人心脾。

 

2)桃柳相间的景观特色

 

一株杨柳一株桃的桃柳相间植物景观,以白堤、苏堤最具代表,自11世纪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修筑苏堤,在堤上夹道种植桃花、秋芙蓉、杨柳等植物,西湖堤岸桃柳相间的景观基调初步形成。游览者行走在堤上,可见夹堤映水的两行桃柳,桃红柳绿,在白云蓝天之下显得格外艳丽。微风轻送,柳枝随风轻摆,柳丝袅袅,如烟如纱;春光烂漫,桃花灼灼欲燃,缤纷灿烂,如诗如画。桃柳相间的多层次植物景观代表了西湖周边春意盎然的美景,引发了历代文人丰富的创作灵感,成为西湖文化景观特色植物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3)龙井茶园

 

杭州西湖西部群山中的龙井茶园、特别是茶园中心地带风篁岭,曾是宋代以降中国茶文化的重要活动场所,沿丘陵坡地修筑的茶园梯田因此成为一种含有文化意味的特色植物景观,与分布其间的茶文化史迹共同构成西湖文化景观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西湖龙井茶园是西湖景观茶文化传承的原生地,分布在西湖西部群山中,范围包括以狮子峰为中心、海拔400米以下、周围3千米左右的山脉,分别位于龙井、满觉陇、九溪、翁家山、杨梅岭、双峰、灵隐、茅家埠等8村中,茶园面积共约240公顷。茶树分布在西湖群山的丘陵山坡上,依山势呈曲线阶梯状种植,或分布在水涧两旁的开阔平地之上,排列错落有致。茶园傍湖依山,周围林木茂密、溪涧常流、环境幽静,风景怡人。因为气候环境适宜,茶树终年处在云雾缭绕、浓荫笼罩之中,常年碧绿。尤其春茶季节,蒙蒙细雨,淡淡薄雾,不仅对滋润幼嫩茶芽十分有利,还形成优美独特的茶园风光。

 

龙井茶园还拥有独特的生态条件。杭州地区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处于浙西丘陵山区向杭、嘉、湖平原沉降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空气常年湿润。龙井茶产地东濒西湖,南临钱塘江,受一湖一江水汽调节和东南季风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多雾。在三面环抱的群山中,北有天竺山和北高峰耸峙,南面为九溪,溪谷深广,直通钱塘江,既能挡住西北寒流的侵袭,又能吸纳南来的湿润空气。该区土壤以微酸性白沙土、砂黄土为多,结构疏松,通气透水良好、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磷、钙、镁等矿物丰富。这些优越的自然环境、独特的气候条件以及恰当的土质情况十分适宜茶树种植,与传统种植加工工艺一起造就了西湖龙井茶特异的品质。

 

 

 

 

 

 已同步至 耕读渔樵的微博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林君 2011-6-30 06:39
读完对西湖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之前只知道杭州一湖。:)
回复 lsc0211 2011-6-30 08:01
很好很好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8 20:45 , Processed in 0.11093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