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耕读渔樵(冬宇常蓝)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550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冬风吹绽花千树,耕读渔樵又一春!

日志

又见罢教费解事

热度 4已有 896 次阅读2014-12-24 11:39 |系统分类:地理新闻

        网上疯传安徽含山教师罢教风波,纷纭众说倍感乡村教育发展之难、之艰,社会对教师地位认同与教师自身地位期许之间的巨大反差,让新闻媒体喜欢、闲来无事习惯拿教育说事,街头巷尾人们茶余饭后,教育似乎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谈资。现实教育的窘境让所有人心灰意冷,社会大环境对教师社会地位的轻蔑,中国教育改革大的方向无可厚非,破除师道尊严本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然而蔓延至社会无知抑或无德人的心里就变成了另一番景象了,总观各地的学校暴力事件都将教师这一弱势群体社会定位彰显出来,新闻媒体过度炒作少数无良老师的拙劣行径,让很多人误认为教育是“天下乌鸦一般黑”,于是乎社会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老师一年三个月的长假”、“一周才上几节课,比其它每天上八小时舒服多了”拷问教育!中国几千年封建私塾教育把教师推在“天地君亲师”的位列,当下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将教师这个阳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放在什么样的境地?近年来,各地的教师罢课,因什么罢课?政府职能部门应该想清楚,是不愿意承担工作迎查的强大压力?是不堪学校繁多的核细目?是恨铁不成钢的放任?都不是,细细梳理各地罢教事件,没有一起是因为对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推卸而罢教;大多是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群情激奋所致,抓人能抓了吗?防民之口如防川,教育之弊不在于学校,根源在体制,在政府!有良知的国人与有良知的教育者都不忍心看到教育颓废,民国时期国运艰难,教师既无经济之忧,又无升学桎梏,学术与思想才得以自由发展,这一时期孕育大师无数。这不是抹杀建国以来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更不是诋毁党的领导与党的政策,可能在历史转型期,国家在政治、经济领域取得的丰功伟绩远远超越教育事业的进步,网上频频吐槽政府要员让教师“安贫乐教”,在当前的社会价值中恐怕很难更多的年轻人认可,每年的高考志愿的报考有几人第一志愿报考学科教育教学,师范类院校的专业设置早已转型的想综合性大学就可见一斑,国家对政府的考核什么时候能来个“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得不到很好贯彻落实的一票否决,让基层教师正当诉求得到合理解决,我倒是觉得罢教事件一定是当地政府之失,当地政府之责,否则全国这么多的市县只有少数地方出现这些不和谐的声音?当人无处诉求自己正当权益的时候,人们习惯通过聚众来放大自己的声音以求自己的诉求上达“天庭”。常自娱,不要和商人比财富,更不要与官员比地位,只和他们比学生,像我等带小科的老师因为要带满工作量,少则三五个班,多则七八个班,一生教三千弟子没有任何问题,至于七十二贤就没有必要和孔圣人争高下了!年轻的时候或许体会不到,过了不惑之年的人都能体会到内心的一份宁静保全健康的身体至关重要,很羡慕潜心读书之人,不为庶务缠身,更羡慕耄耋之年精神矍铄的晨练老者那份宁静与和谐!个人觉得教育的改革就从解决教育工作者心中的忿忿不平开始吧!!!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laozhang 2014-12-25 19:53
在地方政府眼里,老师永远都是个小老百姓!政府给你顶了那么多光荣伟大的称号,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让你“安贫乐教”?换个角度,你让政府官员来当老师,让他安贫乐教,他会愿意?
回复 geonet 2014-12-25 20:19
古人古语说的很清楚了,国兴国衰的历史就写在那里。
回复 猎人 2014-12-25 21:19
现在的局面,与肉食者脑海中“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有一定的关系。
回复 addyou 2014-12-26 14:23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国泰民安,教学为先!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15 13:19 , Processed in 0.11266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