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耕读渔樵(冬宇常蓝)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550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冬风吹绽花千树,耕读渔樵又一春!

日志

南亚冬季风成因再讨论

热度 4已有 682 次阅读2010-8-28 22:23 |个人分类:教学|

    今天拜读了zxf760的博客,zxf760先生认为:青藏高原的冬季高原面上出现冷高压,气流由高原向外辅散,出现了与哈德莱环流圈类似的环流,加强了南亚低纬东北信风的势力和强度,故简单的把南亚冬季风定属为东北信风是不恰当的。鉴于此,笔者认为其冬季风的属源应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陆风和低纬东北信风的复合。(红字为zxf760先生原文

    感觉有些地方还有必要探讨,“冬季风的属源应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陆风”之说有失偏颇,首先青藏高原是因为其巨大高度,使其冬为冷源,夏为热源,加强了冬、夏季风的势力,让季风更加活跃强盛;而不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其次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黄荣辉院士2002年提出了高原热力适应理论,揭示了青藏高原对南亚高压形成的作用机理,从动力和热力理论揭示青藏高原的气候效应。冬季,巨大的高原,因地势高,冰雪面积大,空气稀薄,辐射冷却快,降温迅速,成为一个低温高压中心。此中心一方面使高原南侧的西风南支气流得到加强;另一方面,这个低温高压中心又迭加在蒙古高压之上,更加强了冬季风的势力。对东亚季风影响明显,但是对南亚的影响有多大?却值得我们思考

1,青藏高原的高原面上的冷高压,气流由高原向外辅散,南部横亘的喜马拉雅山脉对高原面上的反气旋气流的阻挡明显;尼泊尔的四季气候特点没有出现明显的焚风现象便是明显的例证(http://www.youabc.com/asia/nepal/climate/ )

2,青藏高原对南亚夏季的西南季风也有很大作用,因为由于高原对西风急流的分支作用,位于青藏高原南侧的南支急流,控制着南亚西南季风的进退,只有当南支急流北跳后,西南季风才能迅速地推进到整个印度半岛。所以南亚西南季风有突发性的特点。在冬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南移。由于高大的青藏高原的存在,使三四千米以下的西风气流分成南北两支急流。南支气流在高原的西南部形成西北气流,使本来就很干燥的南亚西北部雪上加霜,更加干燥(在世界气候类型上,那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当这股气流绕过高原南侧以后,又转为西南气流,掠过我国的云贵高原以后,继续向东北方向运动,直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02 )。由上面材料可见,青藏高原南侧气流向外辅散即使越过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也很难与东北信风叠加在一起。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zgmm 2010-8-29 00:32
讨论这样的问题比较吃力,实在是因为这点有限的资料,很难把问题说得清楚。
1、南亚季风的特点,就是夏季风强,冬季风弱,说明青藏高原大地形的阻障作用是存在的;
2、与同高度比,青藏高原夏季是热低压(热机),冬季是冷高压(冷机),这种高原季风,本身就与下垫面的热力性质差异有关,也可以看成是海陆热力差异的表现,所以南亚的冬季风,要完全排除热力差异因素,是很难的。
3、所以南亚的冬季风,既有青藏高原大地形的阻障作用,阻止了蒙古高压的影响,也有高原冷机效应,使冬季风有所增强而不至于太弱。
4、青藏高原对西风急流(指高空)的分支作用,主要在3000—4000米以上高度,不能与地面的季风混在一起讨论。
回复 耕读渔樵 2010-8-29 08:31
zgmm: 讨论这样的问题比较吃力,实在是因为这点有限的资料,很难把问题说得清楚。
1、南亚季风的特点,就是夏季风强,冬季风弱,说明青藏高原大地形的阻障作用是存在的 ...
高空气压通过环流对近地面气流有影响,只是不同位置下垫面特征不同,影响的强弱不同而已;另外青藏高原的冷机与热机效应能否叫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还需要讨论.
回复 贼贼1号 2010-8-29 09:34
“首先青藏高原是因为其巨大高度,使其冬为冷源,夏为热源,加强了冬、夏季风的势力,让季风更加活跃强盛;而不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我知识浅薄,不敢高论。仅仅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这个概念来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指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较之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这与先生提到的观点似乎是不一致的。
回复 耕读渔樵 2010-8-29 16:18
贼贼1号: “首先青藏高原是因为其巨大高度,使其冬为冷源,夏为热源,加强了冬、夏季风的势力,让季风更加活跃强盛;而不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我知识浅薄,不敢高论。仅 ...
我与先生观点一致,原作者认为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回复 zxf760 2010-8-29 16:49
2、与同高度比,青藏高原夏季是热低压(热机),冬季是冷高压(冷机),这种高原季风,本身就与下垫面的热力性质差异有关,也可以看成是海陆热力差异的表现,所以南亚的冬季风,要完全排除热力差异因素,是很难的。
3、所以南亚的冬季风,既有青藏高原大地形的阻障作用,阻止了蒙古高压的影响,也有高原冷机效应,使冬季风有所增强而不至于太弱。
4、青藏高原对西风急流(指高空)的分支作用,主要在3000—4000米以上高度,不能与地面的季风混在一起讨论。 赞同!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1 21:51 , Processed in 0.07636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