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安龙五中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1735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中学地理课与现代中学生的培养

已有 383 次阅读2016-5-18 09:12 |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中学生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在教育部制定的《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在前言中提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这将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在课程性质里写道: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 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富含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内容。

古人云:“有余力,则学文”,学科知识的获得是在“立德”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总领了教育的主旨,这就是“育人”。中国的教育模式是从当时未解体前的苏联引入,注重灌输学科知识,几十年来,这种教育模式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人的教育理想。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华大地的教育改革已经蔚然成风,从社会到教育界都意识到,“品德”教育必须要摆在高于学科教育的高度,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学校的地理课要充分的德育工作有机的契合起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里,地理课并没有真正的与地理教育结合起来,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还在持续的发生着巨大的影响,地理课教师主要工作就是传授教材里的知识点,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则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展教育教学,但是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思想行为上出现问题的学生屡见不鲜,地理课堂有时就是陷入了“处理一桩又一桩学生问题”的课堂怪圈。近来,本人在思考,按照《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初中地理课教师的核心工作也应该是育人,但是教学的方向出现了偏差,成为了“育知识”,课堂中虽然也穿插了实践特点的内容,但是缺乏切身的体验。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9 08:50 , Processed in 0.06033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