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椰苗160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1091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我是一颗小小的椰苗,希望能在星韵里快乐成长!

日志

必修2反思系列1——《人口的变化》教学反思

热度 1已有 384 次阅读2015-3-24 11:21 |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给学生机会越多,我们的收获越丰!

——必修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教学反思

  • 值发扬

1.课前热身3分钟听写,内容为上一节的重点知识,抽两位同学上台听写(听问题,写答案),其他同学写完交给同桌修改。一利于学生巩固知识,二让学生的心尽快回到课堂,三上台听写锻炼学生的胆量。

2.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教与学,老师用思维导图板书,条理更清晰,更美观;学生自制第一章内容的思维导图,提高学生自主整合复习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联想和创意,使学生逐步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习惯。

文档10

3.问题设计:人口的数量变化》一节设计的思考问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为什么会使生育率下降?”难度适中,即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4班学生表现尤为踊跃。

4.绘图活动(前后4人为1组):绘制人口增长模式图(坐标图),教材要求看图分析问题,在此要求学生根据资料描述的人口增长特点及转变过程来绘制坐标图,小组合作定坐标值、定单位、定变化曲线等,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5.学生讲课:《人口合理容量》的第一目“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交给学生来上,效果不错。对讲课学生来说,为了讲好课,他会认真钻研教材,扎实预习,细心设计教学层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台讲课,锻炼他的口头表达能力、书写能力、胆识能力等;

对听课学生来说,换一个“新”老师,有新鲜感,且有时学生更喜欢听学生讲,他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的语言,从课堂的效果来看的确如此,“老师”与学生的互动非常好,不停地给台上的“老师”发问,老师也对答如流,气氛轻松愉快,教室里响起阵阵笑声;对于我来说,学生在“讲”课中,不拘泥于课本,也不太拘泥于参考书,他们会别出心裁,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将各科知识、课外知识大胆融合到地理教学中,如1班的林同学用等差数列来形容世界的人口增长速度,4班的梁同学用复活节岛的故事渗透环保理念,2班杨同学善于用课堂的生成资源讲解环境人口容量与生活消费水平的关系,这些都是我之前上课从没想到的,对于我今后地理教学方式多样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档14 

  •  需改进

1.结束技能:

问题:上《人口的数量变化》一课时,铃声一响,说了一句“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这样的的结束过于草率,干巴巴。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

改进:结束技能是教师在完成一个教学内容或活动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及时地总结、巩固、扩展、延伸、迁移等,使教学完美结束的教学行为方式。

今后每一节课的备课既重视课堂的导入,也要重视课堂的结束设计,做到前后呼应,回味无穷。

2.师生关系:

问题:“亲其师,信其道”。为什么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师生关系不够融洽,课堂上放不开。

改进:建立了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能使教师教的愉快,学生学的轻松,更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要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加强与他们交流和沟通。以后上课提前到,下课慢点走,用上课前和下课后的课间时间与学生聊聊天。

3.问题设计:

问题:《人口的空间变化》的美国案例中,教材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对于重点班的学生只要伸手就可以摘桃子,因为几乎全部的答案都在材料里,只需要找到不需要思考分析,若长期下去会给学生养成思维的惰性。

改进:用新的案例替代教材的案例,或者让学生不看文字描述,只看美国人口迁移的地图分析影响其人口迁移的原因。

4.小结练习:

问题:本章的两节内容,由于上课时间安排不妥当,设计的小结和课堂练习两环节都没有涉及,这是一节不完整的课堂,不利学生知识的巩固和反馈。

改进:通过课堂小结,指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引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知识的精华所在,这有利于我们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深化理解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今后在备课时,需特别留出课堂小结和练习的时间,在上课时提醒自己不能漏掉这两个环节,坚持一个月应该可以养成习惯。 

以上是本人对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的教学反思,对于本章内容如何组织教学,效果更佳,希望听听大家的意见,谢谢!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geonet 2015-3-27 14:12
很认真的老师。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4 06:18 , Processed in 0.07633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