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北纬39东经121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1182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创设交流平台,与大家共同进步!

日志

怎样有效组织合作学习

已有 926 次阅读2013-1-30 23:30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合作学习

      新课程改革是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单向灌输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强化多变互动,强化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过程意识。在自己课堂教学中,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问题探究,通常会选择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广泛的讨论。为了激发学生讨论热情,合作学习应该是被大多数老师运用的手法。在自己听课的过程中,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老师显然是为了形式而讨论,不管分组是否合理,不管问题适不适合讨论,不管学生是否有思维碰撞,不管学生是否已讨论出结果,教师一声令下,讨论戛然而止,而且有的课堂是一个讨论接着一个讨论,几番讨论过后下课铃声响了,实在是“神散而形不散”呀!这样的讨论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合作学习是被全世界接受,国家重视的教学方法,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合作学习是世界上目前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约翰逊和霍勒别克将合作学习定义为:以一种小组学习形式,旨在促进学生合作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它在改善课堂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等方面实效显著。在现代社会,乐于合作、善于合作已经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石,《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也专门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好的群体发挥的作用往往超过该群体中单个个体作用的机械总和,人们称之为“群体效应”,而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可以说是群体效应的一种体现,教师要深刻理解课堂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高质量的合作学习能增强学生被别人评价的意识与表现欲,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小组之间能够增强竞争,减少单调和孤独造成的心理疲劳,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与应用,增强协同合作的能力。
      怎样使课堂教学的讨论不流于形式呢?开展合作学习该怎样开展才算有效呢?
1、小组的组建不要随意,要合理分组。
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开展和实施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合作学习成败的关键。首先,人数要适当,4-6人为宜,过多不利于组内交流。其次,宜把前后座分为一个小组,这里我要特别说明一下,班主任在班级作为安排时应该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如男女生搭配、学习能力强弱、性格和品行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分组的公平性,否则不利于形成竞争机制,也不利于小组评价。第三,各小组要设立组长,核心发言人,分工要明确,这样讨论才能有效开展。当然,分组形式可以有多种,我觉得一般而言这种分组方式简洁、有效,且利于合作学习顺利开展。
2、组内不能分工不明,要进行职责分工。这一点在上文已经简述了,基本原则就是要组内每名同学都能为小组做贡献,不能让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包办所有事务,那样就失去了分组的意义。只有组内形成合力,才能保证各小组的讨论具有广度和深度,否则就是流于形式。
3、合作学习的内容不是任意的,而是要选择合适的内容。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具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开展合作学习,这样才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互助。有这样几类探究的问题值得我们研究:一是答案不唯一的学习内容;二是需要学生辨析或辩论的内容。三是对大部分同学有一定难度,必须依靠合作学习才能完成的学习内容。这些问题比较抽象,或者表现为一个事物或现象的几个方面、几种观点。如必修三亚马孙雨林的开发与保护一节中的角色扮演活动题,学生站在不同角度开展辩论,模拟各行各业及政府部门,利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参与层次,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团队精神。
4、 需要注意的是小组的评价要适度、全面。课堂教学中对小组的评价要遵循几个原则:首先,评价要重学习过程轻内容,对于组内成员的参与度、思维发散度、组员合作程度要特别关注;其次,评价要体现合作的成果。也就是说小组的发言是代表全组,不是某个人一家之言,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最后,评价要关注组内成员的差异性。由于学习能力、性格、表达能力、知识储备等多方面原因,学生是有很大差异的,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习的差异,对成员关注的差异不是放在他们的知识水平上,而是通过合作学习,各成员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个人发展”。
5、合作学习不是扔掉教师,教师要适时引导。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在合作学习开始前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内容和要求,讨论过程中要深入小组认真倾听,发现不认真参与交流的同学要及时加以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思维受阻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帮助学生排除障碍;讨论不能深入的情况下要及时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将小组讨论引向深刻、全面和富有创意的情境之中。

      合作学习不仅仅是认知的过程,它是学生形成自己学习方法的有效途径,使学生产生必须要与同伴相互合作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形成与人和睦相处的良好品质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1 23:31 , Processed in 0.07461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