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思路确定 周一听闻市教育局地理教研员周五要来听课,心里忐忑不安。可是随后,我就想到,这个何尝不是一次机会。我太渴求一次改变课堂模式、让学生广泛参与的机会了,自从这学期赶进度以来,地理课就是传统的我讲、学生听的模式,别说学生很无聊,我自己也很无趣。多么想让自己的学生体验到学习地理的乐趣。
想来想去,最后确定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这一内容,原因是这一节内容比较简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更有话说。事实上,这一节课的知识要点很少,核心就在于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上。要了解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就必须知道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在这一点上,人教版教材是通过一个表格进行阐述的,有老师认为,这部分知识学生能够掌握,应该弱化。而我认为,恰好相反,就我个人的学习经验而言,恰恰是不好理解的,例如,铁路运量大,是个什么概念,连续性又如何理解。在这一点上不给学生解释清楚,可能对他们答题影响不是特别大(因为高考答题这类比较少),但我觉得对学生的实际生活是不利的,可能学完整个交通运输,他还是能应用于实际生活,而光是记忆了。经过讨论后,我将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定位三部分,一是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二是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三是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在第一部分,比较难的处理的是课本的图表,原本的计划是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一小组讨论一种交通运输方式,然后分别说出优缺点。后来,经过我师傅的尝试,我放弃了这种想法,因为学生的思路太开阔了,足足讨论了2节课!当然,这更加坚定了我进行健康课堂的信心,如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实际,打开思路,这将是多么精彩的一节课啊!在师父的启发下,我确定了自己的教学思路。
课堂教学实录
情景导入:展示宜昌旅游图片,“十一黄金周即将来临,宜昌作为旅游城市,风光如此秀美,同学们呢有没有出游计划呢?”同学们反映很热烈,有说有的,有说没有时间的,不管说啥,都在我的设计内,“太好了,刚好和我即将说的这三个中学生不谋而合!有来自广州、重庆、枝江(宜昌的县级市)的三个中学生计划利用假期来宜昌旅游,可是却都遇到了一个问题——交通问题!(同学们脱口而出)顺其自然引导了今天的课题。
第一部分: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我将课本上的表格投影到白板上,先让学生齐读,然后和他们挑出一些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共有的特点,如运量、运速、运费;然后挑出一些出现频率较高且比较难以理解的特点,如连续性、灵活性、运距和线路合二为一。设置成四个问题,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然后由学生小组展示,同学质疑补充,我总结。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之前特别担心学生在这一环节会冷场,或者罗里吧嗦讲不清楚,或者扯的太远。事实上,我真的是多虑了,孩子们讨论时非常热烈,基本上所有孩子都参与了讨论。在展示时,四个问题有三个都是我平时完全意想不到的同学,有体育生,有调皮捣蛋的学生,可是他们在讲台上自信大方,表达观点非常清楚,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底下的同学补充你一言我一语,把整个答案补充、质疑的更加完整和清楚。整个过程中,我都没有说一句话,听着他们的观点陈述。(当然,他们可能的答案,学生质疑的地方,我之前基本全都预想到了,O(∩_∩)O)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不知道原来孩子们可以这么厉害,可以展示的这么好!最后,我对所有参与的同学进行了表扬和鼓励,也进行了总结。
第二部分: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我通过5个案例,让同学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经过上一环节,同学们的课堂积极性已经非常高了,整个课堂讨论气氛很热烈,由于时间限制,我不得不将同学们拉回来,请同学展示。这一次举手表现的同学更多了,所以在展示补充的环节也非常精彩,特别是在5千吨煤炭由大同——秦皇岛的选择上和十万吨石油由大庆——上海的选择上,同学们争议很多。(当然,这也是我故意设置的陷阱)有同学认为运煤可以用水运,马上有同学站起来说反对,因为大同到秦皇岛根本没有水运。有同学说石油可以用管道直接运到上海,有同学说可以用管道,再用水运,然后同学们就分成了两派,正当两种观点僵持不下的时候,有同学(是个体育生哦)站起来说:大庆到上海哪里有管道,所以最好用管道到大连,在用水运,运费低。一语惊醒梦中人,同学们恍然大悟。在这整个过程中,我也没有插话,因为经过上一环节,我更加坚定他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所有的同学都没有问题之后,我和大家一起进行了货运交通方式选择的一般规律。也重新回到了导入情景,解决问题,从而得出客运交通方式选择的方法。
第三部分: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内容很简单,主要是图片展示。
最后是课堂总结,和例题升华。
我的思考:
这堂课给我的感触很深,上完公开课,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同学们那热烈的讨论气氛,自信的展示和质疑,还有那几个让我出乎意料的孩子们,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中午,躺在床上,我一直在想,原来,孩子们的能量真的是超乎想象的,什么时候,我的地理课可以就像今天这样,什么时候,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可以如此开心和愉悦,什么时候,可以每一堂课都有这样的热情?我想,如果真的讲理想中的课堂,如果真的讲学生主体性,今天这节课已经初步描出了轮廓。
什么是一堂好课?这是我们读研时讨论过的一个问题,我想是学生参与度高,最后实效性又好的课堂。对于一个年轻老师,经过这次课,我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首先,要想让学生参与度高,课前导入一定要用心,贴近学生生活,奠定课堂气氛。其次,问题设置非常关键。在这节公开课前,我在另一个班进行过尝试,效果很一般,主要是问题设置不清晰,导致学生讨论和展示时目的性不强。第三,语言表达要简洁,简单问题一定不要复杂化,比如铁路运输短途运输成本高。最后,就是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了,一个好的团队对于年轻老师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在整个课堂中,我是非常开心的,也是非常轻松的。只是,打造一节这样的课,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一年的我来说,是在是太耗精力了。我必须了解每一个知识点,必须预设出孩子们可能出现的问题,必须精心设计我的提问,必须提高自己的评价能力,必须精炼自己的语言。必须有配套的练习册。。。。。当然,学校还必须有配套的考试机制。虽然,学校一直倡导这种教学模式,可是,如果考试机制却不配套,我想,效果也不会很理想。要改变这种模式,还需要整个学校,以及地理教研组的共同配合。除此之外,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经常在强调小组合作学习,是不是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思考,例如今天第二部分完全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作答,效果会不会更加理想。
一阵热闹之后,我又回到了原位,就像是吃到了一个甜美的水果,我渴望再次尝到。只是,我的个人能力实在太有限了。但是,孩子们,我看到了你们小宇宙的潜力,或许,在今后的课堂上,在今后的练习中,我应该给你们更广阔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