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在四月底出来,五一那天晚上我以双眼干痛的代价了解到最后一次考试的结果。就整个段而言,成绩还可以,能够接受,实现了满分零的突破,而且90分以上的同学也有大约20人。在随后几天公布了四校联考的成绩,相比之下,我们还是比较弱的,特别是在高分这一块,虽然差别很小。这样的结果很难让人高兴起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一届的学生不同,其实,我们在带每一届学生的时候,我们本身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筱筱老师曾感慨道:每三年积累下来不少的感悟,特别是高考分数刚下来时,但下一个三年,几乎又忘记的差不多了。希望这一届学生能够我、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变化。更期待我们组的经验和教训能够很好的传承下去,因此,系统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是必须要做的。
首先,无论从学校层面还是从学科层面来说,我们差不多可以说是都是孤军奋战的,一开始缺乏总体的和顶层的规划与设计。具体表现在:对学生选课的预估与统筹,对地理一再的打压导致大批优质生源流失;对考试时间的安排盲目和仓促,我本来有个初步的预想,让部分学生通过暑假的自学冲击第一次选考,但在其他因素的干扰下没有勇气去宣扬和推广,而高二的第一次冲击则更是悔不当初!因此,做好整体的规划非常必要。即使学校层面无法出台这样的规划,从学科层面必须要作出,至少要对我们学科有个清醒的认识、发出自己的声音。联盟兄弟校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学科带头人、备课组长及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对此负责,作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对于教学,一定要坚定不移的执行“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方向。越是到最后,我越是深刻的意识到:靠老师的讲,太难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因为最终的考试要由学生来完成,而他们的审题、答题习惯及答题过程中的思维习惯,是在平时有序的严格的训练过程中养成的,而这是我们没有花大力气来整改、训练的。教学过程,仍然有粗放式经营之嫌,没有把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落到实处。这固然跟学生的基础和整个学习氛围有关,但改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质量是我们学科教学必须面对的任务和挑战。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有个大致的框架,而且应该和课内、课后作业紧密结合起来。精讲,少讲,让学生讲,讲自己的困惑和心得,让他们在知识的输出过程中提升能力,倒逼他们对地理基础知识的主动掌握。复述基础知识和讲题是最基本的的知识输出方式。
第三,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对比考试真题和平时习题的区别,发现考查的还是以核心主干知识为主,平时令师生纠结的题目此次基本没有出现。这告诉我们要坚定的贯彻既定教学方针,不被平时的各种考题乱象所迷惑,要有目标和战略定力。而一旦遇到风吹草动,我意志不够坚定的毛病还是犯了不少。不敢坚持正确的做法,怕被别人指指点点。总之,把好选题关,深入研究学考和选考真题,包括高考真题,这点需要继续努力。学生知识的输出会带动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同样,我们老师,也应该在考纲和指导意见的框架下自己命制新题,同样以知识的输出带动教学质量的提升。这点,在下一届必须得到切切实实的体现。
第四,从阅卷层面来看,作业在精不在多。一定要全程监控,限时完成;及时反馈;反馈之后及时修正,修正之后及时“输出”:先给自己讲,然后给老师或其他同学讲。同时把问题回归到地理课本,回到地理基本知识体系。即首先看懂问题,看懂问题的指向,然后知道问题的基本思考和解决方式,同时回归到已有的知识认知体系,回归到日常生活的逻辑。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基本的学科思维模式进而形成科学精神。就题型训练而言,我建议还是以综合题为主要载体,以综合题答题能力提升来带动选择题的能力的提升。选择题是获得高分的关键,我在前面大段时间都以这部分题目作为教学的重心之一,但最后收效不是那么明显。看来要让学生多刷题,在和题目的互动中培养敏锐的感觉并加深地理基础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