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星韵阳光 http://xingyun.org.cn/?26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转:中国应试教育为何死结难解

已有 173 次阅读2008-1-15 16:46

中国应试教育为何死结难解?

2008年01月15日 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

 http://news.xinhuanet.com/focus/2008-01/15/content_7362434.htm

一场汇聚全球最顶尖数学家的大会已然在杭州结束,可一场由他们引发的关于中国应试教育的话题却余音缠绕。什么才是应试教育的罪魁祸首?如何破解应试教育的难题?抨击的同时,数学家们的理性思考和全球化视角,再度引发了国人的深思。

    中国基础教育误入歧途?

    中国的基础教育已步入应试教育的歧途,这似乎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归纳题型和填鸭式的教育,是应试的最有效方法,但同时却让学习的过程变得了无生趣。

    中国数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张英伯教授说,教案和教师教育方式的刻板僵化,正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通病。张英伯说,自己接触中学数学教学多年,却只听到两位老师敢宣称自己在授课时“只教基本概念和方法,不归纳题型”。而“胆敢”这样说的两位老师都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有着很高的教学水平。即便如此,其中一位老师还是很遗憾地陈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位高三学生非常无奈地对她说,老师,我们非常喜欢听您上的课,可是我们要应对高考,所以我只能选择去B班听课。而B班的数学老师,恰恰是一位刚刚从外校调入的、有丰富的高考应试经验的老师。

 

    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朱匡正也抱怨:“每次上课,数学老师恨不得把所有的解题方法都列在黑板上。”他说,老师这样做固然是希望他们多掌握一些知识,可是这样的“填鸭式学习”,却遏制了学生的创新习惯,时间长了许多同学都变得不愿意自己思考问题了。

    今年初二的朱匡正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也是班里数学最好的学生。他说,仅仅有一次,他因为考试中看错了题,100分变成了98分。“你一定要把考试考好!”老师语重心长的一句话让14岁的他至今难以理解:老师们为何这样重视考试的成绩?

    “中国的国情可能与西方国家有较大的不同”,作为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的修改者和制定者,张英伯说,在中国,课标是衡量教育水平的唯一标准,因为我们的高考是统一进行的,而在西方,课标仅仅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低标准,学校的课程可以超越这一标准,还可以有各种精英中学。她说,评价体系的不同,导致中国将高考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是否优秀的惟一标准。一些地方,高考成绩同时还和老师的奖金挂钩,并几乎成为中学老师评级的惟一标准。

分身乏术 李华 绘 (资料图片)

    事实上,对考试的重视,在以中国内地为代表的华人社会里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台湾大学数学系教授林长寿说,台湾的数学教学也曾遭遇同样问题。1993年之前,数学教育采用传统的教材以及教法。这导致至少40%的学生在小学6年级毕业前,已经完全放弃学习数学。在检讨这些问题时,数学教育专家均归咎于传统的数学教育是“填鸭式”的教学,认为数学中的计算规则是“成人世界”的规律,这些规则的学习属于强迫性学习,并非是儿童依据自己本身想法建构出来的。

———— 相关报道 ————

  高考零分学生,你挑战了什么?

    陈圣章考零分的做法让学校老师、家人觉得难堪。但他对此不以为然。在自己的博客中,他这样写道:“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高考零分?为什么在学校、父母的强大压力下我还毅然决然的选择高考零分?我为什么在我姐苦劝我两个月,最后说不管我高考得多少分,都拿几万元支持我读软件开发,条件是只要我不高考零分,但我还是选择了高考零分?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让我如此坚定不移并执着做下去呢?”    【全文】

  金庸PK鲁迅?语文课到底该教啥?

    记者在北京市教科院出版的一本刊物中,看到一则关于语文教学的笑话,老师问:"雪化了是什么?"学生回答:"是水!"这么准确的回答竟然被老师判错,因为老师教参书上标准答案是:"雪化了之后是春天!"      【全文】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17 18:00 , Processed in 0.0612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