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星韵阳光 http://xingyun.org.cn/?26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34王爱民 地理学思想史第三篇第11章第五节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地理学

已有 333 次阅读2019-4-27 21:08 |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P231第五节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地理学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最为复杂而又极具影响力的思潮,由于涉及的问题、范围、领域复杂多样,很难像其他哲学流派那样梳理出明晰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后现代主义在理性与非理性、解构与重构、超越与承传中深刻地改变了形而上学的言说方式,拓展了人们的思维空间。

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对许多学科都产生了影响,地理学也包括在内。然而,后现代性、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福特主义,这些铺天益地的“后”学到底是什么,学术界存在不同的争论。总体而言,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可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近现代化长期积累下来的文化、精神和社会危机的全面反思,是对现代主义的反驳与继承、超越与发展。从哲学思想流变上,一些学者把尼采、海德格尔看成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先驱,更多学者则倾向于将“后现代”看成发端于20世纪40~50年代的美国、20世纪60~70年代之后的欧洲的后工业社会、消费社会、媒体社会、晚期资本主义或跨国资本主义,并认为后现代主义强化、再现或再生产了消费资本主义的内在逻辑。后现代思潮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各种争论而来的,进一步将现代主义的反传统精神推向极端: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家们批判了现代性的合理性,要求放弃启蒙运动以来的观念秩序,要求彻底打破追求绝对真理的传统。在后现代主义看来,“一切固有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主义所迫求的统一性、客观性、绝对性、永恒性被后现代主义追求的多样性、主观性、暂存性、相对性所淹没。美国学者哈特桑把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取向归结为:从确定性转向不确定性,从整体性转向破碎性,从正统性转向非正统性,从主体性转向非主体性。
2)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下的哲学和科学的全面批评。利奥塔认为,科学和叙事是规则不同的两门知识,不能用一方来否定另一方,但现在的问题是,哲学的叙事在违反规则的情况下帮助科学取得统治地位。科学借助哲学的叙事有两类:一是关于人性解放的神话,一是关于所有知识统一性的神话。这两个神话共同构成了以科学主义为主导的现代主义。利奥塔等的观点引发了后现代主义哲学中的反人性主义、反知识霸权主义、反理性主义、反中心主义、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事实上,西方哲学素有分裂对立、反叛求新的传统,后现代主义的反叛观点本身就是现代哲学的组成部分。从这点看,后现代主义哲学并没有超越现代哲学,它只是把现代哲学对哲学的批判进行集成。一些后现代主义则要求全面、彻底的批判,并且是怀疑的、解构和颠覆意义上的批判。
3)利奥塔把后现代定义为“对宏大叙事的不信任”,主张用“细小叙事”替代“元话语”和“宏大叙事”。这是继胡塞尔的现象学由哲学世界转向“生活世界”、结构主义由逻辑语言转向日常语言的又一次转向。福柯用对精神病、惩罚、性等专题代替对理性、社会和人的一般研究,喜欢“差异、分裂及中断,各种分析的形式而不是单一的事实,交织有宏观分析的微观分析、有精确的历史研究的纯粹的观点”(理查德·皮特,2007)。他反对全球的、宏大的理论,而更喜欢一种无中心的、自治的、当地的理论解构,认可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以日常生活和当地的感知为焦点。后现代主义体现了与传统哲学思辨和论证方式不同的写作风格与阐述的主题。
4)在后现代主义的一般性概念中,去中心、差异与多元化、解构、空间性构成其核心概念。后现代主义是典型的对“重要理论”和已经建立的观念信条如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现实主义或结构主义理论的怀疑。后现代主义的思潮表明我们需要从一个更谦卑的、更折中的位置去观察人类。后现代思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它对差异的聚焦-—对存在于世界上的人们之间的许多差异的敏感和欣赏。一些论者把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概括为反本体论、反认识论的立场、反中心性、反元话语、反二元论、反体系性的思维向度。后现代主义拆解一切具有中心指涉结构的整体性、同一性、确定性、永恒性、终极性,反元话语和元叙事,倡导差异性、多元性、内在性、暂时性等,后现代主义强调了差异性哲学,但同时也缺乏了整合性理论,呈现出多音多调的景观,一些学者将此形容为“后现代主义就是一堆砸碎的玻璃,从无数的碎片中折射出五光十色的光彩”。
专栏11.2后现代主义产生的背景
    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是多种力量汇集的结果:一是西方社会对西方现代化(高效率、快速度、动村化、物质化、技术化、信息化)进程中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危机的反响。一切都显得款浮不定,丧失了真正的自我、丧失了稳定感、丧失了存在目标,传统、权威、理性、主义、宏大理论似乎都不存在,只有眼前的经验和瞬间的感觉。这种对现代社会的痛苦、悲衣、迷茫,首先是以后现代文学的形式爆发出来,进而成为当代一种社会思潮并深入到人文社会科学和后现代暂学之中,二是社|会学者和历史学者提出的“后工业社会”、“知识信息社会”、“后现代社会”引发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争论。1976年美国理论刊物《边缘2》发起召开了“后现代性阐述学”会议,而后困绕“后现代表现性”(1976)、“后现代主义问题”(1978)、“后现代主义”(1985)等主题举办了一系列国际会议,吸引了众多著名学者参加,成为轰动国际理论界的盛事。此间,利奥塔发表了《后现代的知识状况》(1979),哈贝马斯发表了《现代性对抗后现代性》(1981)、罗蒂发表了《哈贝马新与利奥塔论现代性》1985),推进了后现代主义的深入研究。三是哲学再度陷入自身的危机和困境。1968年法国的“五月风暴”之后,现象学、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等流行的理论悄然失去影响力。福柯、巴尔特、德里达等推进了“后结构主义”哲学(“后”有“超越”和“消解”之意,因此又自称“解构主义”),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后结构主义的思维逻辑;真理与意义的可解释性、多元性;重视差异性,反对同一性;重视个别性,反对普遍性;以对话求得的“协同性”来取代再现事物的客观性;引进“权力”概念来解释知识的本质;从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角度来解释理性、主体。后结构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结合成为一种广泛的哲学、社会和文化思潮。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中,大卫·莱昂等许多学者都强调:“后现代应视为独特的西方现象。”

二、后现代主义与地理学的关联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引发了一批地理学家对“后现代与地理学的关系”的思考。爱德华·索加(2004)以福柯等的论点为基础,把“现代”和历史、地理和后现代主义联系起来,并宣称一个新的、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性的地理学的出现,“它重新宣称空间的重要性,更恰当地说是由于垂直和水平维度的存在,用一种创造性的结合来看待时间和空间”。迪尔(2004)指出:“简单地说,我们居住在一个充满后现代意识的时代中,我们没有选择,除非我们宣布无知或支持现状。我相信地理思想发生了革命,”迪尔宣称,后现代给地理学提供了一件无法拒绝的礼物,迪尔认为后现代的价值体现在七个方面:文化景观及场所制造;弹性积累与后福特主义的经济景观:对于“空间”及“话语”在哲学及理论上的争论:在地理写作及形象塑造上的表达问题;后现代性和差异的政治学;个人地位的界定;对自然和环境问题重要性的领悟。哈维肯定后现代主义的正面意义;“后现代主义是相当关注于‘差异’、复杂性与兴趣的细微差异、文化上的差异、地方和喜好的差异都具有正面的影响”,但哈维也意识到后现代主义造成的混乱、破碎问题。后现代主义地理学采用了观察方法多样性的本体论立场,而慎重地探索面临争辩时的自然理解及选择能力。克拉瓦尔在《地理学思想史》中对后现代性与后现代地理学评述道: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理学的改变首先来自于世界的转变,因此,政治研究、全球变迁及其因果、空间组织及空间意识形态等课题都日益受到重视。这些新的发展与20世纪60-70年代研究的风格非常不同。地理学正在脱离困扰其一个世纪之久的学术争论,并且重新发现真实世界问题的重要性。如此的演变属于后现代吗?地理学者察觉到过去发展的理论与今日世界运作的力量间差异加大,于是试着为地理学的课题定位,但却难以完全掌握1950年以来发展的知识性工具,于是,乃借用“后现代性”这个包罗万象的话语来涵益这一剧烈的转变。假如后现代是对理性主导解释世界有所批判,那么当代地理学的演进可以说成是后现代的,因为它的表现是大理论的撤退以及加对人与地方复杂性的敏感度……地理学能进入后现代性是因为地理学者对其经历的世界问题的接纳。其结果是对该领域回归到更实际的概念思考及对空间知识的认知条件有更细致的反省(保罗·克拉瓦尔,2007)

三、后现代主义地理学的思考

     后现代主义对当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影响很大。通过20世纪60~70年代地理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的结合,地理学家们已具备了良好的社会科学和哲学理论素养,基本上是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同步推进着“后现代主义地理学”。后现代主义的观念从多个方面在人文地理学延伸。

(一)社会研究的空间回归
     后现代主义对“空间”的回归,并与地理学家的研究形成共鸣。对此,迪尔(2004)指出:“鉴于后现代主义对空间特别强调,地理学对后现代主义宠爱有加。”福柯(Foucault,1980)强调了空间的重要性:“整个的历史需要用空间来写一—这可能同时是历史的力量——从地缘政治学的大战略到聚居地的小战术”。他对社会科学中突出时间性、排斥空间性提出批判:“空间被当作是死亡的、刻板的、非辩证的和静止的东西。相反,时间是丰富的、多产的、有生命力的、辩证的”,并反对总体历史,提倡空间的特殊性、局部性、具体性。勒菲弗尔(H.Lefebvre)强调空间性、历史性与社会性应同时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在理论,他将空间的重组看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及全球化进程的一个核心。福柯的“知识-权力空间”、吉登斯的“时空粘连”、勒非弗尔的“空间生产”、寒耶的“差异产生空间”、哈维的“时空压缩”、索加的“第三空间”推进着传统的叙事空间化,推进了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并丰富了地理学空间研究的内涵。索加在《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的空间》中强调“本书的宗旨是开辟和探索一种批判视点,这一视点必须深刻地来源于时间连续性和空间同存性有力的交互作用”,“围绕空间、时间和社会存在不断演进的辩证关系—地理、历史与社会,重写一部批判社会理论的思想史”后现代主义者关注的重点从“第一自然”转到“第二自然”(人工环境)。由于大都市聚焦于后现代主义的景观表征、社会组织、政治形态,大都市问题就成为后现代地理学、后现代城市规划主义研究的一个中心议题。索加的《第三空间》和《后现代地理学》、迪尔的《后现代都市状况》以及其他学者的众多成果均展现了这一主题。
     这种对空间的强调激发了一种做法,就是把关于元叙事和宏大理论的后现代批判加以地理学式的重铸。如果说在大部分的社会理论里,整体性倾向的源头被追溯到时间的单向度性和单向性,那么相对应地,空间则鼓励脱离普遍原则,转而对差别、地方性话语等非常敏感。因此,空间化被认为是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理论发展的内在倾向。批判社会理论强调空间及空间化等思想的起源和发展,对于理解后现代主义思想在地理学中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勒菲弗尔、福柯、伯杰等震撼了长期处于社会科学霸权地位的历史决定论,促使人们向着将历史叙事空间化到重新阐释批判社会理论的方向前进。“现在使我们看不见各种事物的,与其说是时间,不如说是空间,况且,消除空间性的神秘色彩并揭示其披着面纱的工具性力量,这是从实践、政治以及理论角度认清当今时代的关键之所在。”对于空间性的重视推动了空间化研究的不同途径:第一条途径植根于对社会存在的本质和概念化进行一种根本性的重新阐述,这实质上是一场本体论方面的斗争,企求重新平衡历史、地理和社会三者之间可以阐述的交互作用。第二条途径直接依托于政治经济学,更具体地说是依附于资本主义的“第四次现代化”,这是紧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性经济繁荣结束之后所产生的最新一轮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空间重构活动。人们意识到:空间至关重要,揭示空间的重构是以何种方式遮挡我们对各种后果的认识的,这对从政治和理论角度把握当代世界处于不断变化中的政治经济学会起到关键作用。空间化的第三条途径寓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重新变革、对现代性的经验性意义进行不断更新的界定、空间和时间的一种全新的后现代文化的端起。此种空间化顺应了凭借科学、艺术、哲学和政治行动的各种计划来思考和应对当代的基于独特性的各种危机和机会及其方式的变化。此外,还有一条更加重要的通向后现代性理论的途径有待探索,这就是三大空间化理论交汇的另一个舞台,也是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本身的后现代解构与重构(爱德华·索加,2004)。
(二)社会空间批判
     后现代主义承传了批判社会理论的精神,并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福柯认为,知识形态正是因为空间上的可见性,权力才得以实现。所以知识一旦按照区域、领地、移植、置换、过度加以分析,人们就会捕捉到知识作为权力形式和传播权力效应的过程(Foucault,1980)。毫无疑问,福柯的理论企图在于以空间性思维重构历史与社会生活,尤其是重新阐释权力的运作、知识的系谱与空间之间隐而不显的关联。基于去中心、差异、解构,关注弱势者、女性、受害者、少数族裔、知识霸权、权力空间、社会规训机制、社会排他性后现代性政治、后殖民主义等问题,后现代主义为女性地理学、都市政治地理学、空间政治地理学提供了社会与政治的分析视角和思想源泉,将后现代主义阐释为一种文化景观,把它与城市社会阶层分异连接起来。这些分析探究了后现代主义以及社会阶层的紧张状态,同时从中抽取了批判现代主义风格的对抗潜能。如此一来,后现代主义便与社会秩序的复杂变迁形成关联。基于“差异”和“批判”视角,地理学家将地方差异置于社会结构之中,开展了对社会身份、权力、知识、性别和对抗的思考,女性主义和权力空间成为焦点。帕特(Pratt)提倡不应只是单单注重“男女差异”,同时也要注意到其他方面的差异,如种族、阶段、权利、知识。彭罗塞(Penrose)认为,当任何霸权在空间或时间上作为维持权力时一—包括在任何特定社会中确定协商因素的能力,被认可的政治就像其他政治一样是一种权力的奋斗过程,并随着支配社会关系霸权系统的发生而发生,而且透过政府和霸权组织来执行,在教育、法律上都有如此现象。场所可能用于定义“地位”,而且也为认识政治提供了区域性的焦点。这种对“差异”的创造和再创造是政治策略的一部分,因此也是由来已久的“分裂”与“规则”。爱德华·索加(2004)对此指出:“霸权的力量在个人和社会团体中对于差异并不是简单的动作,他将差异视为创造和维持有利于持续他许可权的社会以及空间分裂的主要策略,因此积极地生产和再造。”
专栏11.3后现代主义者对“知识”的诠释
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学者对创造的知识持两种重要的假定:一是假定知识构成了一个权威真理,这个真理可以解决生活的许多“如何”和“为什么”的问题,上至国家历史的“真相”,下至人类无意识的“真理”。二是“知识的创造”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部分。后现代主义者对这两个假设都提出了挑战。在他们看来,知识充满了矛盾,无法解签答问题和文化偏见。公认的知识并非是对事物的唯一解释,事实上,它是某些解释胜过其他解释而产生的后果,通常有共政治原因。

(三)社会时空变迁
   
    地理学家的主要贡献乃是就对时间与空间的经验以及再现进行研究,其中代表人物有哈维等。哈维拓展了对传统“超空间”的分析,并且恢复了早先关于地方和无地方性的存在主义的说法,他运用“时空压缩”的概念,提出了一个文化转变四阶段说的阐释,引发了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寻求规则的探寻,改变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感受。哈维对后现代主义的诠释引出了关于空间性的双重宣称:首先,在他对现代性从启蒙时代到20世纪晚期的检讨里,阐明了虽然存在地理和历史的差异,但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是不能区分开来的。他并没有宣称空间或时间哪个具有优先性。相反地,他在对现代主义的讨论中,强调了固守不变和短暂易变之间的紧张,后者同时关联了对时间渐增的警觉以及相伴随的对空间的压抑。因此,空间被视为理所当然是自然的,而非社会生成的,其次,在对后现代主义的讨论里,哈维认为这一阶段的时空压缩乃是对地理空间的更深刻的觉察,事实上,是把地理空间“去自然化”了,这个升高了的觉察本身展现在后现代主义的论述中,而且引发了很多学者(主要是地理学家)对“社会理论中空间的强调”

(四)地理学的后现代转向与文化转向
    回顾历史,20世纪50~60年代以前可以称为自然学科的时代,而80年代则对寻找统一法则的方法存在很多质问的声音。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下,地理学的后现代转向及由此引发的文化转向被认为是后现代地理学。西方社会近20年以来最大的变化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后现代转向以及后现代学术思潮,人文地理学也卷人这场智力旋涡中,并在某些方面进入概念和知识评价的前沿。后现代主义地理学的发展,不仅批评了强调科学认识论、方法论和综合观的现代地理学,也推动了后现代主义旗下各种“后”学直接成为新文化地理学可以利用的分析工具和理论源泉。后现代转向是文化转向的触因,后现代转向引发了后现代地理学,而文化转向直接触发了新文化地理学(戴维·钱尼,2004)。后现代社会转向与文化研究,不仅揭示了地理学研究世界的空白点,也为地理学打开了新的知识空间,重新塑造了新文化地理学的概念、观点、理论表达与叙事方法(李蕾蕾,2005)。
     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以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后现代思潮为理论基础,以所谓“新文化地理学”的崛起为主要代表,主要聚焦于社区、种族、性别、国籍、政治等差异。一般认为,英国地理学家杰克逊(Jackson)与考斯格罗夫(Cosgrove)首发新文化地理学的先声,提出要注重文化的内部运作、符号生产与价值内涵,进而基于这些内容来考察空间构成、空间秩序、空间竞争“文化转向”令本来就相当人文化的西方地理学向社会人文渊薮中又深入了一层唐晓蜂,2005)。
    随着文化转向的深入,新文化地理学的关注范围开始扩大,主要表现为对“社会空间”的非正义性进行批判。各类后现代思潮推动了对常规观念的挑战,而所谓常规观念正大量流行于西方社会。社会空间分布格局中显现着或隐现着许多歧视、压抑、排斥、不公正的情景,成为新文化地理学在“文化转向”中关注的主题。以社会空间取代自然空间是新文化地理学研究主题的一大特征。而在“文化转向”的同时,社会学、政治学等亦出现“空间转向”,社会空间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唐晓峰,2005)。克拉瓦尔在《地理学思想史》一书中多处对文化转向有精彩论述:
    地理学者的眼界越来越集中于文化取向强调人们态度、习惯与处世原则的多样与差异,并显示民间社会团体同样能创造多样化。观察不同人群利用及其塑造空间政治的过程和策略,而再度发掘那些在注重经济增长时期被忽视了的问题……地理学已选择了多种取向,而面对复杂的现实世界有了较佳陈述。宏观世界强调人与空间的多样关系,想了解领域性在建立个人或群体身份认同时的重要性。它探索人的思维体系,用以联结群体中的成员,并赋予生命意义。地理学不再是一种纯技术性知识,它已转化为对人文的反省……由于文化转向,地理学者不再仅以专家身份致力于探究生产活动及景观结构的分布以及对此分布最具影响者的态度与行为。因此地理学者已不再相信人的总体理性,于是转向探讨“世界”的真正多样性,人们在传统、价值、规范上的多元化,以及前景上的歧异性。研究的尺度范畴增广了,对全球关注的事象较以往更关切;另外,对微观尺度的地理现实问题上投入更多的研究,如住宅、公寓、办公室等。也由于文化转向,地理学不再限于地球表层事物的清楚描述,而开始重视社会冲突、政治角力、权力角色及各种不同的形式,如纯粹的权力、合法的权势、经济影响、知识导向等。经济并没忽视,但强调以往被忽略了的一些社会性竞争,如追求社会地位、荣誉、认同以及权力(保罗·克拉瓦尔,2007)。
   哲学与社会科学的“语言”转向也为地理学的描述、表达“语言”提供了新的思考。语言同时能给予能力也能带给人束缚。巴恩斯(T。Barnes)强调:①意义持续地被创造于一篇文章并转变成另一篇文章中。“新的世界是由旧文章所创造的,而旧的世界是新文章的基础,在这文章推翻文章的世界中,我们无法诉诸任何认识论的基础,而给予特权。真理是被创造于文章中的。”②著作彰显了作者的观点和立场,写作来自于我们所处的环境,因此“我们所描述的世界均无法避免地附上我们所拥有的局部兴趣、观念、标准等,了解我们以及其他人所描绘的世界,必须先了解作者的背景为何”。③随着意旨的传递,我们必须体会所有著作皆包含文学结构的使用,如隐喻和其他修辞学技巧。莱(ley)进一步提出:“然而阅读也不是没有问题的活动,每一个读者就像每一位作者一样,会将过去的背景以及现在心中的意念带进文章中,所以‘场所’或是‘景观’的意义可能不是坚固的,而且不同的人来阅读也有不同体会。”因此,文章的表达是“结构是偶发的、偏好的以及不完整的。它是一种虚构的,而且在创作过程中有一部分是依赖作者的立场而可以改变的”。可见,地理学者作为文章及其思想的“代理人”,使地理学的“语言”也形成某种个人化和地方化特点。尽管对于“地理学的语言及其深层次结构”的探讨还很粗略,但它们对理解地理学思想的多样性还是有一定启迪意义的。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文化转向”,主要聚集于社区、种族、性别、国籍、领土、地位、政治等差异性,它同时包括对“主要理论”的不信任,而倡导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但是,约翰斯顿宣称:“文化转向”缺少一个明确的中心。

四、后现代地理学思想评述
    谈及后现代地理学时,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是到底存不存在所谓的“后现代地理学”?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后现代主义、后现代社会、知识-信息社会本身有基本的理解。然而,学术界对此无统一的认识。一些人认为后现代是针对现代来说的,它与现代的关系也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认为后现代是现代的一种延伸,有人则认为是完全不同的新的东西。因此,“后现代地理学”针对现代地理学又是什么(假设它是存在的)?它们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后现代地理学”是否有自己的一套体系呢?从学科体质特点和发展的观点看,所谓的“后现代地理学”,并不是完全不同于现代地理学的一个东西,它与现代地理学有若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后现代的思潮也只是在地理学的某些方面表现得非常强烈,它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化的体系,只是处于一个松散、局部的状态。既然“后现代地理学”处于一种松散的、局部的状态,即并没有构建出自身的一套体系,那是否有可能将来构建呢?这或许只能让未来的地理学家们去回答。“后现代地理学”与后现代主义存在互动过程。地理学的发展受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尤其表现在人文地理学及区城地理学上。“差异性、空间性”是后现代理论的中心概念之一,后现代主义反对一元化,倡导多元化福柯赞成差异、不连续、多种形式的社会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讲,后现代主义强调差异是后现代社会理论强调“空间性”的逻辑必然结果。这一分析方法与视角,与地理学不同发展时期的关注形成多种契合:赫特纳、哈特向等对地方(区域)差异性、多样性、独特性的强调;人文主义地理学对空间的不同情感体验;后现代地理学对城市景观、场域与权力空间的关注。
    后现代的一些核心思想渗透在地理学的很多方面,如对个性、地方、空间的重视。同时地理学本身也是组成后现代“大厦”的一部分,它的变化和发展对后现代主义的发展不断作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后现代地理学的概念值得珍视。它提醒对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和后现代主义及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关注;它提升了对空间、空间辩证法、空间批判、时空共扼、空间差异性与多样性的敏感性;有助于在社会变革和广阔的视野下处理地理学问题。后现代地理学提供了某些新的思想特质。然而,后现代地理学又使得原本已破碎的地理学更加破碎化。当代主流哲学家们并不认可后现代哲学这一概念,后现代思潮在20世纪末已逐渐失去影响力。问题是,后现代地理学之后又是什么?
P240本章小结
    现代地理学思想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1950年以前,地理学以区域、景观、人地关系研究为主题,以认识地表形态、格局的特点和结构的组成为主,研究尺度多关注于中观的区域尺度。研究方法多以定性描述为主,以观察材料和事实为基础,认识和闲述规律、概括理论,属于经验归纳型综合,20世纪60~70年代,计量运动、空间分析、行为地理学、兴盛。受实证主义和自然科学方法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思维模式仍带有牛顿的经典力学世界观的烙印。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对作为科学典范的经典力学哲学与方法进行了重新思考,经历了实证主义反叛的转型过程。人本主义地理学和各自哲学思潮下的地理流派相继兴起。地理学的高新技术化得以极大提高。地理学更多地关注于全球环境变化、全球化与全球问题、信息化、城市化与大都市问题、后现代主义等内容。在多种力量的驱动下,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散的分支科学出现重新结合起来的趋势。现代地理学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性特点,其总体特征可概括为:统一地理学、全球地理学、人地耦合地理学、建设地理学、高技术地理学。这一特征也反映了现代地理学研究的五大特点综合的地理学;人-地整合协调研究;面向问题和对象的应用研究;全球环境(既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又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变化与区域响应、全球化与地方化(不同尺度作用关系)研究;地理学现代技术研究。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陆地表层过程和格局、自然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系统的机理和调控研究等成为现代地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与近代地理学比较,现代地理学思想有以下特质。
1)强调地理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观念。现代地理学确立了以“人”为研究中心,以人类所居住的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自然、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人类行为、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影响,贯通了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社会人文科学而成为综合性学科。从系统整体出发,注意从理论假设出发进行演绎,使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互相补充、辩证统一。综合的内容包括空间与时间、质量与数量、静态与动态、内部与外部、自然和人文等方面,深入研究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动态演变过程。对此,郑度在“地理科学前沿”讲座时总结为:现代地理学综合的内容更加广泛,深入研究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动态演变过程;综合的方法更具有逻辑性和精确性,通过结构分析、功能评价、过程监测与动态预测等途径来解决,并且表达形式多样化:意识到传统综合模式的局限,地理学家结合研究实践,发展系统综合集成的理论与方法。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度
郑度 ,陈述彭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 《地球科学进展》2001.5
2)在区域与全球问题刺激下和科学综合化趋势推动下,统一地理学的发展再度受到重视。现代地理学十分重视人文因素的影响及其反馈的研究,重视和发展与人文因素有关的分支学科,并促进其与自然地理学各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在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日益强烈的今天,人地关系更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并且扩展成为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多数学者认为,无论从地理学发展史、地理思维看,还是从社会实践看,统一的地理学或综合地理学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这种综合在地理学内部表现为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的相互渗透,重大的自然地理过程纳入了人类活动因素的驱动力研究,而人文地理研究也将资源环境作为作用因素和决策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高度融合成为现代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3)强调时间动态性、时空耦合性、尺度逻辑方法的现代应用以及尺度的多元化和尺度间关系系统研究。综合的方法多通过结构分析、功能评价、过程监测与动态预测等途径来实现,促进研究结果的动态表达。“空间系统与时空耦合分析”成为地理学研究、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是一种对“过程”了解、解释的方法,用以替代昔日静态的、描述的“区域方法”。哈格斯特朗创立的“创新扩散模式”开创了时空共扼的模式研究和仿真模拟实验,由他开创的时间地理学提供了时间-空间-个体整合的研究途径。现代地理学注重开展全球、区域、地方等空间尺度的研究,并且针对每个层次突出的科学问题设计研究思路,围绕解释不同层次地球表层过程发生的机理展开。同时深入开展层次间关联与综合的方法论研究,突出刻画系统的整体性。在研究尺度方面,从中观“区域尺度”向宏观“全球尺度”、“宇宙尺度”和微观“元素分子”尺度两方面都有所扩展。同时,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时间分辨率也有所提高。
4)强调研究手段方法现代化、实验模拟、定位动态观测采用了形式化语言、图解模式、数学模式等多样化的空间表达方式。地理学者通过野外调查、遥感解译、问卷调查、地图绘制等方法以从事观察和资料信息的收集、提取,并以数学、统计、计量、电脑和GIS、现代化实验设备从事分析和实验。计量方法和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现代地理学的特征之一。现代地理学的任务已由古典地理学的描述,近代地理学的描述与解释,进一步拓展到描述、解释、评价、规划、设计、预测和调控
5)地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和主题更趋多元化。在经验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基础上,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广泛地接纳了存在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激进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想。在近代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区域研究、景观研究主题基础上,现代地理学进一步发展了空间分析、环境知觉、人类生态学、全球地理学等主题
6)区域研究再度振兴,在20世纪60~70年代的计量运动、空间分析浪潮下,区域地理学的研究进入低谷。80年代以后,区域研究再度振兴,几种力量驱动了这一复兴过程:传统区域经济学的弱点提供了地理学的新机会;高度形式化的数学模型、空间分析忽略了地理事象的丰富性和地理学实地调查的重要性、人本主义的“场所情怀”(恋地情结)后现代主义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多样性与差异性”、现代系统科学的“综合系统观”和方法论
7)应用地理学和空间系统中的人地整合研究成为地理学的重点。人口的大量增加、都市扩大、产业经济发展以及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全球性和地方性的问题,导致地理学者转向环境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又与人类生活、经济、政治密切相关并表现为整个环境体系问题,因而导致现代地理学者趋向于应用方向发展,在区域规划、城乡建设、市场分析、资源管理、环境保育、灾害防治、土地利用等方面做出了草有成效的工作。
8)当代地理思想交流、扩散呈现出新的特点。近代以来,世界地理研究中心经历了以德国为核心、欧洲为主要板块向以美国为中心、欧洲-北美两在板块的转移过程。1945年以前,从德国、法国、英国和美国学派到世界其他国家多为单向交流而很少反馈。当代通过图书刊物、国际会议、国际的地区的和国家之间的科研合作、互联网等交流沟通形式,国际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各国地理学的传统特点逐渐趋于融合。随着美国政治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和影响,英语已成为国际交流的主要用语。较多的学术交流从英语国家流向其他国家,而作为地理学中心的美英的学术观点日益趋同。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0-5 18:07 , Processed in 0.07570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