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民居》书摘
前言
建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住宅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住宅要适应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社会状况和文化传统。建筑写就的史书是客观的,很忠实地承载着各个时代人们的生活。西方人认为,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中国人认为,建筑是木头的史书。
适应了它们,便反映了它们。
生活是变化又创造着的,住宅也是变化又创造着的。
欧洲大陆与中国陆地有惊人的相似(面积、纬度跨度和经度跨度),但有着迥然不同的气候。这意味着,在中国,人们要应付比在欧洲更为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这是我国乡土住宅之所以如此多样的一个重要原因。
晋商大院:庭院比北京四合院小(原因是地价上扬)。购地买建材后仍绰绰有余的银子,就投之于耗时费工的砖雕、石雕和木雕这些手工艺上是,故雕刻精美。
陕西十里铺的窑洞住屋:边远的地区,贫瘠的土壤,落后的生产力,干旱缺水的气候……为了对付恶劣的生存环境,当地人民采取了最原始也最有效的策略——掘地而居。
河北蔚县村堡:每个村子都是一个由夯土墙环绕的大致呈方形的城堡,是明代汉族人民抵抗北方游牧民族骑兵南侵的产物,也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斗争、交流的历史见证。
北京四合院:既要严守皇帝定下的住宅等级制度,不敢僭越,又要维持首都“上善之区”的贵族气派和满足官僚富商们奢华的生活需求,所以表现出规矩之中不失华美的建筑面貌,同时也反映出北京人平合稳重的性格。
一、山西襄汾丁村住宅
古代商人,超群的经济实力和弱势的政治地位形成极大的反差。
为了达到冬季保暖、夏季阴凉的效果,山西大院住宅建筑的墙体都造的很厚(70厘米,甚至90厘米)。为节省用砖,墙体内外皮采用好砖砌上一层,内部填入土坯砖或碎砖头,叫做“里生外熟”,并用铁钎子牵拉住内外墙体。青砖大瓦房是财富与尊严的象征。
为取得好的朝向,院子都坐北朝南,北房为正房,当地称厅房。北房是整个院落最好的房子,是住宅中的礼制空间。
二、陕西长武十里铺窑洞
形成窑洞的原因:黄土层厚实,雨量少,缺乏木材以及烧砖的燃料。
依据生成年代的远近,黄土可分为四类,即古黄土、老黄土、马兰黄土和新生黄土。古黄土,孔状结构已退化,质密而坚硬;马兰黄土和新生黄土的孔状结构发育好,土质疏松,垂直节理清晰,湿陷性大。老黄土的土层厚,孔状结构发育适中,有垂直节理而湿陷性较小的特点,最适合于挖掘窑洞。
黄土塬上的特殊景观:在塬上极目望去,不见房屋,只见炊烟偶然从沟中升起。
窑洞住居有靠崖窑、窑院和箍窑三类。
靠崖窑:黄土塬边沟沿多是因黄土层的垂直节理而形成的断崖,人们便在断崖上挖掘窑洞,因地制宜,以羊肠小道连接。这种窑洞称为“靠崖窑”,是最简单的窑居形式。在有几层台地的断崖上,每层都挖窑洞,就叫“板架窑”。塬面上的大道若演变成深深的道沟,自元代起用蒙古话称为“胡同”。胡同两侧的土壁也常被用来挖窑洞,称为“沟崖窑”。故胡同是形成村落的起点。
窑院:四合院样式的窑院,也叫“地坑院”或者“地坑窑”。它是在平整的塬面上向下挖一个四方土坑,作为内院,四边的土壁上各挖三孔窑洞。这种窑院宁静、有很强的内聚性,独家独院,显得亲切温馨,且便于保卫,比较安全。
箍窑:为了在地表上获得建筑空间,人们用土坯砌筑筒形拱,结构不坚固,大多只能维持二三十年,多用来做厨房、堆杂物、养牲口。
窑洞最怕水患和潮气(因为水在黄土中的竖向渗透能力,比水平渗透能力大50倍)
三、河北蔚县民居
蔚县,地处张北高原(即坝上)和华北平原之间,有“京师肘腋,宣大喉襟”之称。是中原王进一处关隘和边防后勤基地,又是极易遭受游牧民族骑兵队伍掳掠的前沿地带。经过长期的军屯历史,军队中等级分明、纪律森严的观念也似乎渗透到蔚县古堡内的居住建筑之中。有浓浓的“官气”,注重门脸,注重装饰,讲究气派,讲究等级。
四、北京四合院
中国古代院落的基本单位是“进”(表示前后串联的关系)和“跨”(表示左右并联的关系)。
四合院大门在东南角(“巽”位,主生),进了大门,面对的是门内的照壁。单进四合院包括正房(两侧有耳房)、厢房、倒座房;两进院中间以垂花门区分;三进院子,即后面再加上后照房。
四合院院落宽敞,日照充足,大部分房屋都可以获得很好的采光;四面围合的内院形成了一个自我平衡的小环境,既隔绝了街上的尘嚣,又保证内部通风流畅。厚重的院墙和屋墙具有很强的保温和隔热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冬天的严寒和夏天的酷热。
邓云乡先生在《老北京的四合院》一文中总结道:“北京四合院好在其合,贵在其敞。合便于保存自我的天;敞则更容易观赏广阔的空间,视野更大,无坐井观天之弊。这样的居住条件,似乎也影响到居住者的素养气质。一方面是不干扰别人,自然也不愿别人干扰。另一方面很畅快、较达观、不拘谨、较坦然,但也缺少竞争性,自然也不斤斤计较。三方面对自然界很敏感,对春夏秋冬岁时变化有深厚情致。”宽敞端庄的四合院与北京人稳重大度的气质完全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片诗意栖居的美好场所。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1-23 00:59 , Processed in 0.06023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