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fahai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40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关注学生想法的本质”研讨及《时间的测量》单元集体备课活动

热度 4已有 307 次阅读2014-5-10 22:14 |个人分类:教学思考|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测量

 

“关注学生想法的本质”研讨及《时间的测量》单元集体备课活动

 

2014年5月10日,“城乡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组成员和江北区、渝中区、北碚区部分五年级学科优秀教师齐聚南岸区珊瑚小学,对上一单元教学中的课例片段围绕“如何关注学生想法的本质”的研讨,并对《时间的测量》单元的教学进行集体备课。

    上一单元集体备课后,课题组成员按集体备课的设计进行了个性化的教学,唐老师和周老师现场听课后发现一些教师教学过程中难以处理的共性问题,因此挑选出一节课例截取片段就“关注学生想法的本质”进行了研讨。唐老师就片段课提出了“学生在说什么?”“有没有不清楚的地方?”“如何理解学生想法的本质?”等问题,让在场的老师们思考如何更好的关注学生想法的本质。在随后的研讨中,除了对学生想法的实质进行猜测外,因为学生不在场无法证实老师们的猜想,研讨的问题逐渐演变成“教师如何回应学生的想法?”“学生的想法提出后教师如何取舍和聚焦探究的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等。

基本形成的共识有:1.教师提问前应对学生的回答有所预设,并能对预设到的回答进行本质归类;2.学生的回答如果超出教师的预设,教师不能清楚的理解学生观点时应对不明白的地方进行追问;3.学生的回答存在概念模糊性时(如放热是指向热量损耗还是热量向外传递),应引导学生区分和判定自己的观点;4.教师可以把自己对学生想法的理解用板书的形式列出,和学生一起将共识提炼出来,让学生更清楚自己的想法或有机会纠正教师的误解。

关于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后,教师选择哪种观点继续深入探究,主要有三种观点:1.按课堂教学探究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来选择适合课堂探究的问题开展后续探究活动;2.按学生兴趣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后续探究;3.考虑学生探究活动的思维深度和能力提高梯度,选择更有意义的探究活动(如学生想要继续了解的问题在方法上或原理上没有进展和深入,只是简单迁移或机械训练累积经验的低层次思维活动,则应关注有思维深度和能够发展三大能力的探究问题)。因此引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讨论:课堂是应该以简单可行方便为原则还是应该以学生发展为原则?学生的发展朝哪个方向发展更好?是保护学生的兴趣重要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重要,或者是发展学生的思维更重要?最后得出折中的办法:当课时充裕时,应尽量满足学生的探究需求,慢慢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在探究活动中注重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的发展。亦即,如果条件允许,则几种价值取向都可以兼取,如果条件不允许,教师仍然要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对探究方向进行取舍。不同的教师可能处理的结果不尽相同,个人认为不必统一思想,应该允许课堂和教学多元发展。

关于小学科学课堂中是否应该让学生猜想机制(理论)的问题讨论也比较激烈。达成的共识是: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习惯对事件问为什么,尝试自己根据现有证据进行合理的解释,建构自己对现象理解的理论模型。可以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猜想和解释,学生能够到达对概念(或原理)理解的什么程度就表达到什么程度,在没有新的证据或事实来推进或推翻学生自己建构的理论之前,就让学生自己建构的理论(假说)悬疑,直到学生在日后的生活经验积累或学习中知识积累到能够解释或发展其理论时再做自我修正。不过也有不同的意见,如学生是否还有机会在日后修正自己的概念或理论?概念或理论是否一定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修正和发展(是否所有的概念都弱转变而非强转变)?学生放开思维以后,如何将研究问题聚焦,如何处理“旁逸斜出”的机制猜想?对于无法验证的猜想(假说)如何结束,如何判定对机制的讨论是否能够促进概念理解?花大量时间做没有要求的机制探索,到底有多大的价值?更难解决的是:学生的机制探究与教师的预设大相径庭或不沾边的时候,在学生已经充分表达和相互启发、激发,再没有新证据出现,无法继续探究机制后,如何回到教师的预设上来?总的来说,问题越多越细致,说明思考越深入,老师们有操作层面的担忧,但也慢慢接受了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理论去解释世界的观点。

第三个实验方案是否能够听懂和如何帮助学生顺着他们的思路完善和改进实验的讨论因为缺少现场感没有足够的教学机智生成,讨论没有深入。

《时间的测量》单元的内容初步理解为是设计取向的整合课程,整个单元围绕制作计时工具展开讨论和探究。第一节课主要解决时间是什么(规定时间的意义),为什么一天有24小时(时间的度量),用自己的方法估计时间的长度(现在几点的判断方法,一分钟的测量,时间过了多久的测量方法)。后面的课都是围绕如何测量统一的时间(用规律运动的物体来测量时间),做原理的分析和设计的不断改进。在水位影响滴速和摆的研究中因为从现象发现规律的思维负担不大,学生又比较容易从机制去解释规律,所以可以给学生发展假说建构理论的机会。最后一节制作一个一分钟的计时器,由于操作难度大,只给学生介绍机械摆钟的原理,如何用摆来制作计时工具,而不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做出来。这个单元没有太难的科学概念,关于时间只需要了解到人们根据各种天象物象的规律划分的时间(包括用斗转星移来定一年365天、用月相变化定一月30天、用太阳东升西落定一天24小时等,1秒和铯原子的关系等),以自己的需要来划分时间(如农耕社会的24节气、一炷香、一个时辰等),时间的度量是人为划定的就可以,至于时间的哲学概念,时间一直存在等,学生有兴趣可以让他们交流,不做要求。

本次活动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结束,持续时间较长,容量较大,思维强度也很大,加上本单元的争议不大,所以下午的集体备课比较匆促,讨论不是很激烈。基本上大部分参与的老师都共享了自己的智慧,对老师们利用周末进行学科教学研究的精神表示敬意和感谢!提问是老师们进入研究状态的重要事件,有疑惑就会有进步,所谓大疑大进小疑小进,希望以后看到更多的教师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共同进步。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回复 天地星辰 2014-5-11 10:31
法海姐姐,昨天我们活动还提到你,你的博文都很精彩!向你学习了!
回复 geonet 2014-5-11 13:02
大疑大进小疑小进不疑不进
回复 fahai 2014-5-11 17:41
天地星辰: 法海姐姐,昨天我们活动还提到你,你的博文都很精彩!向你学习了!
你们又去山水了?
回复 庆龙梦幻之地 2014-5-11 21:18
邵老师好!请问小学科学教材里面又有没有地理的内容?小学好像没有地理课吧?
回复 fahai 2014-5-11 23:01
庆龙梦幻之地: 邵老师好!请问小学科学教材里面又有没有地理的内容?小学好像没有地理课吧?
有啊,地表形态和地球与宇宙的内容,不过都反映太难上了。
小学是综合理科课程。
回复 庆龙梦幻之地 2014-5-13 00:19
fahai: 有啊,地表形态和地球与宇宙的内容,不过都反映太难上了。
小学是综合理科课程。
嗯,暑假到重庆借您的小学课程教材看看。我有个想法,邵老师正好是地理科班出生,现在做教研,何不亲自走进课堂,来执教者有难度的地表形态和地球与宇宙的内容?教研员亲自执教,利用自身优势,示范兼挑战自我,岂不乐哉?
回复 shuiqi 2014-5-15 09:03
不错,这种研讨有实质、有意义!大家的收获是我们这些旁观者难以体会的。所以我有时在想,尽管网络教研很流行了,但真正坐下来进行深度研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其他方式都难以取代的。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6 03:04 , Processed in 0.07066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