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hbmczq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167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新课程高考二轮复习应围绕考纲能力要求设置专题

已有 729 次阅读2007-2-6 08:41

内容提要: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的传统方法是围绕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设置专题,力图在二轮复习阶段同时进行重难点知识突破和能力养成,专题设置方面以知识点为主要脉络、兼顾部分能力训练。新课程考纲明确了“能力立意”的方向,强化、细化了能力要求。有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二轮专题设置应进行必要调整,由知识点主导转为能力训练主导,强化能力训练的主导地位,在能力训练主线下重组知识网络。

因为新课程高考大纲中文科三小科——政治、历史、地理的能力要求基本相同,所以本方法不仅适用于地理学科,也可供政治和历史学科借鉴。

 

一、任务分析——新课程高考二轮复习需要解决的问题

恢复高考以来,经过二十余年的摸索,高三复习备考已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即普遍流行的三轮复习法。其基本构思为:一轮复习以考纲为标准,以教材为依据,围绕考点安排复习内容,复习时务求细密,以夯实基础。二轮复习时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结辫子),并针对重难知识点(主干知识)和主要能力点进行强化突破,突出重点、培养能力是主要目标。三轮复习一般定义为查漏补缺,实际操作时一般就是课堂上练习—评讲、课下学生自主整理。

新课程高考与原高考比较有几个新的特点,一是重能力的倾向更为明确和突出,二是教材的权威地位大大削弱,教材的可依靠性大大降低。就第一轮复习来说,教师需要根据考纲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甄别和再处理,重组知识点,贯穿能力训练。就第二轮复习来说,因能力训练的地位更加突出,也必须摸索出一条新的路子。

就实际运作来看,因一轮复习线索清楚,依据明确,所以复习操作时较易把握,教师的安排控制也较为成熟,不同学校、老师在操作上的同一度较高。而二轮复习究竟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并没有统一的理解,起码没有形成明确的共识,反映在操作层面上往往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经验丰富的老师自有一套有效方法,而一些缺乏研究的老师在进入二轮以后往往感觉很茫然,常常是有一搭没一搭地用用某些资料,隔三差五地参加一些联考,短短一两个月,稀里糊涂地就混过去了。

那么,二轮复习的任务究竟是什么?我的理解是,在第一轮复习完成了基础知识的强化和整理之后,第二轮的任务应该包括: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这是老生常谈了);对重难点知识进行专题突破和强化;对关键能力点进行强化训练,并系统展开答题适应性练习。

二轮复习时,如何认识和处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如何确定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整个复习安排如何立意,这是个方向性问题。方向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复习效果的好坏。就二轮复习来说,有两个关系特别需要我们认识清楚、处理妥当。

一是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在传统高考模式下,知识点和能力点同等重要,某种意义上,主干知识点的掌握比能力更重要。且地理科原有的能力点的设置重在地理的专项能力,主要是读图能力,能力的“可养成性”较高,对学生来说,提高得分率的关键点主要还在于主干知识的掌握程度。近几年的高考命题,逐步使“能力立意”由理念转变成具体的题目,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作用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从考查的目的本身退为能力考查的载体或曰背景。一些区分度高的题目的考查目标往往并不依赖于地理学科的重难点知识本身,而更倾向于考查运用较为简单的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地理专项能力与文科通用能力的关系。

与知识与能力的地位悄悄倾斜同时,高考对学生能力考查的重心也在逐步倾斜。在重视地理学科能力考查的同时,不断加重了通用能力的考查,与此相适应,新课程考纲对能力项目的表达重心也明确转向通用能力的纲目。“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规律、论证和探讨问题”这种文科通用能力的表述方式,使学科能力训练的视角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个大的框架下,传统地理能力训练关注的重点甚至的是全部——地理专项能力(如图表判读能力等)退缩为通用能力第三条“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下的一个子目。它提示我们——高考考查文科学生的能力不单指地理等单学科能力,地理能力也不再是单一的读图能力,而着眼于一个未来从事社会类工作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的普遍适用的实际操作能力、有用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把握备考能力训练的内容方面、选择能力训练的方向和项目方面必须适应这种变化。

 

二、传统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体系的设置及其评价

传统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体系的设置,实际上缺乏权威、统一的逻辑结构,专题选择见仁见智。虽然没有准确的调查和统计资料反映具体情况,但我们可以通过流行于市面上的二轮复习资料见其端倪。虽然不同的资料,不同的编者有不同的取舍,但其思路基本一致,即重难点知识+专项能力。兹举一例:

地理图像的判读和应用◆物理运动◆气候与自然带◆地理计算◆区位分析◆人口与城市◆区域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热点剖析

上述纲目清楚地展示出编者对二轮复习任务的理解,即重难点知识+专项能力。这一逻辑架构自有其合理性,如知识和能力兼顾、重难点突出、主干知识突出等。但其不足也是明显的:一是重复一轮复习的内容,重难点复习往往满足于梳理知识脉络,未能突出从知识领域向能力领域提升这一战略重点。二是专项能力的训练被淹没在具体的知识复习中,没有得到强调,很容易成为附属物,甚至被彻底忽视。三是学生答题能力的训练和养成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安排。上述纲目中,完全没有“获取和解读”、“描述和阐释”、“论证和表达”等能力要求在题目中的反映以及答题能力的训练内容,而这些内容恰恰是新高考关注的重点和难点,是新高考试题区分度的主要源头。

学生答题能力的训练本身是一个复杂难解的课题,要达成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做好专题选择是一个结构性、方向性问题。如果确定以知识点为主线的专题结构,有些教师师很可能避难就易,津津于对知识点的简单重复,而忽视对能力训练和提高方法的研究、忽视对学生答题能力的提高进行有效指导的研究。相反,如果按能力项目设定专题,以能力为主线贯穿重难知识点,则无论地老师还是学生,都会更专注于能力提高的解决方案,更多地去思考、探索、总结,寻找有助于学生的能力养成和得分率提高的方法。

 

三、二轮复习专题要目构想

根据新课程高考大纲“考核目标与要求”的规定,我认为第二轮复习专题可按以下体系安排:

第一单元:获取和解读信息

1.1  读取题目要求——审题专题训练

1.2  获取文字信息——文字材料题的解答

1.3  获取图表中的信息——常见地理图表的读图方法

第二单元: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2.1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空间定位)

2.2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图文转换、图表转换、图图转换)

2.3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等值线图、日照图、坐标统计图、地形剖面图等)

2.4基本的地理观测和地理实验

第三单元: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3.1描述地理事物、概念、原理和特征(要点、措辞、看图说话)

3.2阐释地理原理与规律(比较、判断、分析、要点组织)

第四单元: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4.1提出问题、论证和解决问题(发现地理问题、提出必要的论据进行认证)

4.2地理综合题答题要点和语言组织(自然地理部分、人文地理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

 

四、按能力要求设置专题的优越性

将新的专题设置方法与传统专题设置进行对照,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按能力要求设置专题,至少有以下两个好处。

一是对高考的各项文科综合能力的关注更为全面。传统专题设置关注的重点在读图等常规方面,这些方面对文科综合素质能力要求来说,实际仅为第三部分“调动和运用”的一部分。其它重要能力如“获取和解读”、“描述和阐释”、“论证和探讨”三大方面,传统专题并未涉及。新的专题设置,对各项能力要求全面训练,形成系统,更有助于学生关注能力培养、形成答题能力。

二是对重难点知识的复习将更为全面。能力点考查的的知识载体,既可能体现在一些知识重难点章节,也可能寄生于较小的知识点部分。根据能力训练要求将有关知识重组,在相关能力点下面复习对应知识点,可以保证对能力点承载的知识体系更全面的回顾。既突出了能力训练和形成的主干,又同时完成了传统纲目中设计的重难点知识。

 

五、用新思路展开二轮复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1、将能力训练和形成作为二轮复习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而知识的梳理应该附着在相应能力点的后面顺便进行,防止喧宾夺主。从一般角度来说,二轮复习并不需要对所有知识从头到尾梳一遍辫子,只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整理和强化即可。而知识的重难点往往同时承载着能力的重难点,能力点突破了,知识点掌握的困难就很小了。

2、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体现着地理学科的独特价值。新思路虽然并不以知识点作为编排主线,但在具体复习组织过程中,对主干知识、重难点知识的梳理、检查与强化还是必不可少的。实际操作时当然不能矫枉过正,脱离地理主干知识的能力训练既不科学,实际也不可能进行。

3、学生答题能力的养成是二轮复习最重要的目的。有关专题复习,在讲清原理、加强练习的基础上,一定要有各类问题的“答题要领”等总结性内容,便于学生领会和操作。

4、新的专题设置需要新的材料支撑。文科综合能力要求中的某些项目,粗看起来很虚。如“获取和解读信息”这一项,能力的考查如何体现,能力的形成如何训练,现成的资料较少,需要老师投入精力进行研究。引导复习时一定要精选典型例题,并搜寻甚至创作一些好的训练题目,以引导学生领会做这类题目时的思考方法和注意事项。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全新的课题,需要我们进行探索和研究。希望本文对正在进行新课程高考备考的师生们有一定的帮助。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yilishazi 2007-2-6 23:10
赞同 学习了
回复 zgmm 2007-2-7 11:42
经验之谈,有指导意义,建议加精!
回复 geonet 2007-2-11 08:29
绝对经典! 坚决支持! 向飞哥学习!
回复 hellozhanghuan 2007-2-13 06:26
总结的太好了.正好要二轮了,希望看到您的更多这方面的经验总结
回复 peter 2007-4-8 17:27
真是好文章,见解独到,希望有详细的解说,或范例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1 12:16 , Processed in 0.08969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