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星韵阳光 http://xingyun.org.cn/?26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极地考察船“雪龙”号

已有 194 次阅读2009-1-30 07:34 |个人分类:时事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7/11/content_8529955.htm )“雪龙”号是中国目前进行极地科学考察的唯一一艘破冰船。它由乌克兰赫尔松船厂于1993年建造。中国购进后,投资改造成极地考察船。 “雪龙”号总长167米,型宽22.6米,型深13.5米,满载吃水9米,满载排水量21025吨,最大航速18节,续航力2万海里。“雪龙”船属B1级破冰船,能以1.5节航速连续破冰1.1米(含0.2米雪)前行。 经升级改造后,“雪龙”号主甲板以上的所有设备设施全部更新。船上的实验室面积也从原来的200多平方米扩大到580平方米,并全部更换了实验室设备。改造后的“雪龙”号具有先进的导航、定位、自动驾驶系统,配备有先进的通讯系统及能容纳两架直升机的平台、机库和配套设备。船上设有大气、水文、生物、计算机数据处理中心、气象分析预报中心和海洋物理、化学、生物、地质、气象等一系列科学考察实验室。 “雪龙”船上有铺位128张,并配有医疗设施和人性化的生活娱乐设施,如游泳池、篮球室、乒乓球台等,可以为科考队员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自1994年10月首航南极以来,“雪龙”号已先后11次赴南极、2次赴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 新春伊始,英雄的极地工作者向祖国和人民献上了一份厚礼: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南极昆仑站诞生了。 昆仑站是南极大陆海拔最高的科考站,也是我国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的第三座南极科考站。昆仑站的成功建设,是我国在迈向极地考察强国道路上跨出的坚实一步,标志着我国南极考察从大陆边缘向内陆腹地的跨越,揭开了人类和平利用南极的新篇章。在此,谨向南极昆仑站的建设者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位于内陆冰盖核心地带的昆仑站,占据着南极内陆科学研究的制高点:在这里钻取的古老深冰芯,将恢复上百万年的地球气候记录,揭示全球气候变化规律;冰穹A地区的天文站将是地球上最好的天文站之一,成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新窗口;最低气温超过零下80摄氏度,将可能刷新地球最冷纪录,为极端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得天独厚的场所。 大科学工程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密切相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前瞻决策下,我国极地工作者们依靠自主能力,积极开展冰穹A地区科学研究潜力调查和内陆站选址工作,精心准备、科学组织、周密实施,依靠成熟的软、硬件条件,成功实施了昆仑站建设。昆仑站的成功建设,彰显了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日益提升。 “钢铁昆仑”由钢铁意志铸就,昆仑站牢牢打上了“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烙印。2005年,我国南极内陆考察队首次成功登顶冰穹A地区,创下人类由地面抵达“不可到达之极”的纪录。今年1月初,南极内陆队携带超过运输极限的500多吨建站科考物资,经过1250多公里的艰难跋涉,第三次成功登顶冰穹A地区。随后,他们忍受着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呼吸着含氧量只有平常一半多的空气,仅用20多天就把昆仑站奇迹般矗立在冰雪之巅,充分展现了我国极地工作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昆仑站的建成,使我国的极地考察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一批又一批科学家们将以“昆仑”为家,探索南极奥秘,揭示地球科学规律,引领南极重大科学问题研究潮流,为提升我国南极考察总体水平、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中华民族的新贡献! · 昆仑站为何选择建在南极“冰盖之颠” · 中国南极陨石研究取得喜人成果 · 特写:中山站上过大年
链接: 点击访问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8 17:18 , Processed in 0.07334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