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星韵阳光 http://xingyun.org.cn/?26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如何快速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

已有 335 次阅读2009-2-17 19:03 |个人分类:教学

平时的主观题训练,缺少反思或根本不懂反思(即对别人提供的参考答案,尤其是高考题的参考答案,没认真分析:为什么要这样答,其答案组织的思路是什么?) 所以,在主观题训练时,首先要突破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地理学观点和建构起一个完整的中学地理知识体系。如自然地理,最基本的观点为:其一,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各构成要素间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整体。它由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或地质地貌)、土壤、生物(中学中似乎多强调植被,仅在分析阿根廷、澳大利亚等的大牧场放牧业时,才强调无大型食肉动物这一特征)、水文等构成。其二,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的背景因素,任何人类活动,必然受这个背景的影响与制约;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人类对地理环境背景因素的能动性改造更趋强大。因而,自然环境是一个动态的巨系统。 明确这点,我们就可以归结一些基本的答题思路,略举一例,以作说明: 1、但凡问及“成因”“原因”类的问题,基本可以从自然原因(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等要素)和人文原因(生活活动、生产活动)方面作答。 例:A地(三江平原)沼泽广布,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思维过程: ①自然原因: a.地理位置:纬度高(气温较低,且低温期长),离海近(水汽多)…〔因为地理位置决定很多东西,尤其对气候影响巨大,这里不展开,有兴趣的可自行拓展,深入思考〕。 b.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多),光热不足(蒸发弱)→其结果是:水量的收入大于支出,易积水成涝、成泽; c.地形――平原,地势低洼、平坦(存在排水不畅,积水较多的问题); d土壤、植被――(两者是气候、地形和河流的产物,对此问题可略过分析); e.水文(河流)――三江(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汇合处(洪水泛滥,加剧积水成泽) ②人文原因:从历史角度考虑,可强调其自然条件较为恶劣,早期开垦困难,开发较迟,地表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因为开发越早,地表环境的改变会越大。 在以上思维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取重舍轻”的工作,将最主要的要素提取出来,用精简的文字,组织文字如下(注意形成良好答题规范,列点作答): 答:①纬度位置较高的温带地区,低温期长,蒸发较弱;且为较近海的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这点主要论述气候) ②平原地形,地势低洼,易积水成涝;(这点主要论述地形) ③地处三江交汇处,洪水期河水泛滥频繁,进一步加剧积水的严重性;(这点主要论述水文) (以上三点主要论述自然原因) ④历史上开发较晚,受人类活动影响小(这点主要论述人文原因) 以下提供原题所附答案:①地势低洼、三江交汇处,洪水泛滥频繁,积水严重;②降水较丰富,纬度位置高,蒸发小,属湿润区。 两相对照,虽然文字表述有差异,但基本的要点是一致的,而且,比所附答案更好的是,思路中,还强调了人文方面的原因。 2、但凡问到“意义”、“作用”、“影响”等问题,基本可以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思考。也以一例说明: 例:保护湿地有何意义? 思维过程: ①环境效益―――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对气候――可调节局部地区小气候;对地形――可略过分析;对生物―――是各种动植物生长栖息地,可保护生物多样性;对土壤――可增加土壤中有机质、腐殖质的积累;对水文――可调蓄河流径流量; ②经济效益:对农业――可发展水产或特色动植物养殖,可提供农业灌溉用水,可透过改善局地小气候稳定农业生产,可部份作为储备耕地…(可发散想到很多,有理即可);对工业――可提供工业用水,可提供工业原料(如加工工业)…;对第三产业――尤为突出的是通过保护性开发,如建湿地公园,发展旅游,对带动和促进整个湿地区的经济全面发展,作用巨大。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效益; ③社会效益――如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人民经济收入和生活环境质量、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方面交流等等,不能枚举….原题所附答案略过。 从以上思维过程看,无论是什么问题,我们思考时总是要站定“地理”的立场,从地理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也就是从对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具体分析,来寻求思维发散,这一方法可理解为,先定框架,再依着框架进行思维发散,最终找到原因,意义,甚至措施。 当然,由以上分析也可看到,最终答案能否得出,还得靠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不然,就只能剩下空洞无物或是错漏百出的思维框架了 所以,二轮之后,无论是什么层次的学生,我都建议他再回归教材。至少认认真真、仔仔细细过两遍教材,理清知识结构。 结合一道质量检测题谈综合题的审题和答题技巧 例题:2007年8月31日,川气东送工程正式开工(如图)。这是继西气东输 Image00000.jpg (17.47 KB) 2009-2-16 09:02 工程之后,中国又一条通往中东部地区的天然气管道,为中东部地区管线联网创造了条件,也为在2010年以前基本形成覆盖全国的天然气基干管网创造了条件。 (1)川气东送工程主干线经过我国   个自然区,    个经济地带。 (2)除了天然气以外,太阳能、风能也是未来我国能源利用的方向,试述川气东送的气源地太阳能资源的特点及原因。 (3)比较西气东输和川气东送气源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 【审题及解析】审题过程要做到“慢、细、准”,慢的目的是要把握试题提供信息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每一个数字,每个图例符号都要关注,充分获取信息。当然细也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住与地理和解题相关主要的和关键的信息,根据题意和问题的角度对信息进行筛选,提取与解题有关的有效信息,抓准解题突破点。 审题内容要包涵三方面:注意题目中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时间、空间,地理名词概念及内涵,关键词及限制条件,准确、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解读试题信息。 (1)川气东送工程主干线经过我国几个“自然区”,几个 “经济地带”,关健信息是“主干线”经过“自然区”“ 经济地带”,“主干线”在题目图中,“自然区”和“经济地带”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三大经济地带属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根据自然区和三大经济地带的界线可以得出经过一个自然区和三大经济地带。 (2)地点是 “川气东送气源地”,地理事物 “太阳能资源”,关键词限定“特点” 和“原因”。川气东送气源地为四川盆地,太阳能资源即太阳辐射,这里特点主要太阳辐射分布多少,太阳辐射分布影响因素包括三个方面:纬度、地形地势、气候气象条件。 (3)地点:“西气东输所源地”,“ 川气东送气源地”;地理事物:“农业生产条件”;限定词:“比较”。西气东输气源地为塔里木盆地,川气东送气源地为四川盆地;农业生产条件:传统农业生产条件侧重于自然条件(商品农业侧重社会经济条件);比较出塔里木盆地相对于四川盆地的突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四川盆地相对于塔里木盆地的突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规范组织语言】答案组织要做准确、全面、简练,准确的语言是能够地理述语和专业性语言,这些语言业来源于对教材的熟悉掌握;全面要求知识点不能有遗漏,要点和踩分点要完整;简练,描述语言句子要短,表达要简洁。 第(2)题分析:四川盆地因为盆地地形,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散出,云雾量大,阴雨天多,大气削弱多,太阳辐射量贫乏→答案:太阳能资源贫乏;盆地地形,阴雨天多,大气削弱多。 第(3)题分析:塔里木盆地纬度较高,深居内陆,气温温差大,热量不足,但光照充足,降水少,因为有冰雪融水形成了绿洲农业;四川盆地在东部季风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夏季高温多雨,太阳辐射量少,光照不足→组织答案:塔里木盆地:有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不利:降水少(水源不足)(受风沙影响大、受寒潮影响大)。四川盆地:有利:水热充足,雨热同期;不利:光照不足。 【学生答题启示】 学生答题存在问题: 1.审题不清,比如将(2)题“川气东输气源地太阳能资源特点”答成“太阳能资源特点”,忽视了关键词的修饰和限定,(3)根本不分是是西气东输源地还是川气东送源地直接答出有利条件、不利条件。 2.表述不完整,表述不准确。四川盆地太阳能资源贫乏的原因,只答“盆地地形,太阳能资源贫乏”,表述不完整;四川盆地, “太阳能资源不是十分充足”“ 不太丰富”,用词不确切和准确。 3.基本概念掌握不牢固,比如塔里木盆地光照、热量、日照分不开,把塔里木盆地说成 “光热充足”。 4.隔靴搔痒,泛泛而谈。(3)题直接列举出来两大气源地的农业区位条件,没有比较优势和不足。 对一轮复习的启示: 1.一定要在平时加强审题能力的提高,掌握审题的步骤和过程,把握审题的内容要细致并能够提取解题的有效信息。 2.归根结底还是要抓好双基,加强对教材基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一定提高对基本知识的灵活迁移运用;加强对基本读图表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的提高。 3.规范答题的语言。答题语言的规范首先来源于一轮复习对课本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其次来源于对高考真题训练和答案。
链接: 点击访问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3 19:23 , Processed in 0.06348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