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星韵阳光 http://xingyun.org.cn/?26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刘良华-中国学校教育的深层危机与整体转型

已有 310 次阅读2007-2-25 14:24 |个人分类:转载


中国学校教育的深层危机与整体转型
——论“新基础教育”的学校变革路径

刘良华

    谈论教育有多种立场,比较有意义的立场是:我有一所学校,我是这个学校的校长,我如何让这里的老师和学生在学校里不过痛苦的生活,而且让这里的老师不被学生拒绝、让这里的毕业生不被社会拒绝?
    也可以把类似的要求适当拔高一些:我有一所学校,我是这个学校的校长,我如何让这里教师和学生过幸福的生活,而且让这里的老师被学生喜欢、让这里的毕业生被社会热情地召唤?
    为什么需要选择这样的立场?这样的立场将为教育的谈论方式带来哪些变化?
    任何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谈论教育,但如果具体到学校的变革,谈论者就需要提醒自己的立场和视角:惟有那些立足于校长角色的谈论才是诚实、可靠的。
    任何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谈论教育,但如果具体到学校里的“人的问题”,谈论者就需要促使自己从人所逗留的社会和人的本性出发:惟有那些不回避“时代精神”和“人性与人权”的谈论,才是丰盈、完整的。
    对教育者(当然包括校长)而言,如果不知晓自己所处的时代究竟在悄然发生哪些不可逆转的变化,如果教育者对“时代精神”一团漆黑或持卤莽的拒绝态度,这样的教育者所“指教”的学生注定了将会“被社会拒绝”。
    对教育者(包括校长、教师和家长)而言,如果既不尊重“人的本性”又漠视“人的权利”,如果对“人性与人权”缺乏基本的了解和信任,这样的教育者将有意或无意地把学生引向非人性化的(人的本性与本能不被尊重因而人的基本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无助的(人的基本权利被剥夺因而人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不幸状态。更可怕的是:若学生生活在非人性化的、无助的不幸状态中,教育者本人也必生活在相应的非人性化的、无助的不幸状态中。
    于是,任何一个愿意观察教育的人都可以追问:当今的中国学校教育是否在培养一帮被社会拒绝的毕业生?而这些被社会拒绝的毕业生中究竟有多少人处于非人性化的、无助的生活状态?学生之所以处于非人性化的、无助的不幸生活中,是否因为教师也生活在类似的不幸生活中?
    当今的中国学校是否隐藏了这样的深层危机?

    一、中国学校教育的深层危机
    中国学校教育的深层危机源自两个关键要素:一是变化了的时代,二是不变的人性与人权。与前者相关的学校教育危机是“不进步”;与后者相关的学校教育危机是“不人道”。
    (一)“不进步”的学校教育
    这个时代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没有必要把它当作一个“教育学提问”,这个提问属于所有人群。任何人都可以想象:社会总是一直在变化,在这个时代,有些变化似乎更集中、更迅速、更剧烈一些。就我们自身(中国大陆人)而言,在所有这些变化中,有些变化直接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可以把这些变化挑拣出来:
    第一个显白而深刻的变化是,“市场经济”的制度推行而使“独立法人”与“自由跳槽”成为可能。30年前,中国人的经济生活与“独立法人”无关。30年前,人们“定居”在某一个固定的地方,每个人都属于某个“公社”或“单位”,他不可以轻易离开他的“公社”或“单位”。中国人普遍生活在“农村公社”或“国营企业”中,每个人以“螺丝钉”的形象属于集体的一个部分。“集体”利益是重要的,“个人”利益与“个人”地位显得卑微而“不足与外人道也”。只有“集体”财产,没有“私有财产”,“私有财产”在国家的宪法中不被保护。只有“集体”的成就,没有“个人英雄”,那是一个嘲笑“个人英雄主义”、抵制“个人主义”的时代。
    市场经济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日常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和精神状态。人依然生活在某个集体、团队中,但市场经济让人在集体、团队中拥有多种自由选择的机会和权利,人甚至可以在不同的集体、团队中做出取舍。这种自由选择使人获得某种解放,人重新被释放出来。“市场经济”的运作把人推到前台,它让人成为不可退缩、无法逃避的主体。“市场经济”即使不能全部至少部分地满足了人对自由的渴望,它也使人不得不自主选择并自己承担责任。它让人不再依靠某个看不见的集体,它使人不得不转向“自己动手”、“自己拯救自己”,亲自处理各种信息并作出决策。
    它要求人不得不“注重选择”,“人类将通过选择来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和途径,划一的、同步的、简单服从计划安排的发展模式不再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了。”在这样一个时代,人可以暂时逃避自由或暂时拒绝选择,但他迟早需要承担责任,市场经济让“自由选择”成为无法逃避的责任。“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明确要求企业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由此,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成为时代精神中最核心的内容。“主体精神的问题将从哲学界的沙龙中、思想家的头脑中走出来,走向真实进行着的改革的社会经济主战场,走向社会的各个领域,走进想在改革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每一个人的头脑里,并通过他们的实践行为实实在在地表现出来。这是多么重要和富有实质性的变化啊!” [ii]
    可是,就在这样一个不得不“注重选择”、“亲自决策”的时代,学校教育为教师、学生提供了多少选择、决策的机会?教师和学生究竟有多少空间可以选择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第二个显白而深刻的变化是,“全球化”以及与之相关的“WTO”规则使人们的生活不得不“面向世界”而“更加开放”。
    虽然经济全球化以及相关的文化、教育的全球化会给中国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虽然我们需要警惕“大国、霸权国以全球、人类的名义来推销仅有利于本国资本集团利益的全球化”,但是,“无论如何,人类发展的历史已经真实地进入了‘全球历史’的阶段,并已成为不可逆转之势。”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人需要“自强自尊,积极参与全球化过程,使本国民族成为多元、合作的全球中的一元,成为新全球关系形成中的积极力量。”[iii]
    作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全球化”需要学校教育做出相应的回应。它需要学校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秉持“自信”而“开放”的心态,尊重并理解文化的多样性,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影响中国的学校办学体制,将出现多种形式的“外资学校”,求学者也将获得更多自由在全球范围内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但对于中国学校教育来说,这还不是最紧迫的挑战。对中国学校教育构成真正挑战的是与“经济全球化”结伴而来的“文化全球化”。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学校教育究竟应该以何种姿态理解和处理各种形态的“价值观”,尤其是如何理解与自由、平等、理性、法律相关的各种“政制文明”,这才是最直接的挑战。
    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若学校教育依然以抵制“西方文化中心”、“全盘西化”、“崇洋媚外”的名义盲目排斥外来的文化,这样的学校教育至多只能培养出一群狭隘的、浅薄的,既头脑简单又容易头脑发热,既不了解自己本国的文化又容易声嘶力竭地高喊“中国可以说不”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人不必“向右”走得太远,不必简单相信“四海之内皆兄弟”而放弃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文化特色,须知全球化仍然是“全球的利益之争”,但是,对于长期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侵淫的中国人来说,是否更需要警惕“左派”的狂热与偏执?在中国学校教育内部,是否存在这样的危机?
    第三个显白而深刻的变化是,“电脑”的批量生产并大规模地进入家庭、学校、办公室和工厂,人的工作与生活普遍染上了“电脑依赖症”。这种现象导致个人生存方式发生系列变化,包括“交往方式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个人语言与思维方式的变化”。 [iv]
    “电脑”虽然由“人脑”制作与生产,但它一经产生,就有独立运作的功能。电脑的超记忆功能和超速处理信息的能力超越了“人脑”的极限。“第三次浪潮信息领域所以成为历史性的大事,不仅是它极度地扩大了社会记忆,并且还把它起死回生。因为计算机能处理它储存的数据,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现象:社会记忆变得既丰富又活泼。这两者的结合,证明是有推进力的。”[v]人的生活越来越依赖电脑,电脑部分地代替而且改进了人脑的工作。电脑的检索功能使图书管的检索卡片被冷落在几乎无人问津的角落里;电脑的超强计算功能使“算盘”和传统的笔纸计算不得不退缩或退出;电脑的管理软件使传统的办公室工作和档案工作在形态和效率上发生转化。电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无孔不入,“电脑文化”悄然崛起。
    “电脑文化”虽然要求某种地域性或团队型的合作,但是,它给人类带来的最直接礼物是更多更彻底的“个人化”生活。人借助电脑,可以实现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远程沟通。电脑文化改写了人与人的交往方式,人可以通过驾御、控制电脑而实现相关的交往与生产。当人面对电脑而独立地操作、生产时,人可以从传统形态的复杂的人际交往关系中解脱出来。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现象是:在这场以“电脑文化”为标识的“新文化”运动中,年轻人甚至儿童比成年人或“前辈”更容易接受电脑的影响,他们站到了这场“新文化”的前面,他们以极大的热情资源地投入、引领了这场“新文化”运动。“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个人的生命实践,与前信息时代中成长的个体有着很大的不同,呈现出信息时代的个体生命特征。这在青少年的身上尤其突出,以至有人已把当代青少年称为‘e一代’、‘新新人类’。当代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人员,若不去认识这些特征,要想明白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问题是不可能的。”[vi]
    电脑的普及以及电脑技术自身的不断更新、改进,它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学校教育的形态,虽然很难估计,但可以想象。美国学者布鲁巴克在对西方“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做了详尽的梳理与分析之后感叹:“到了二十世纪中期,本世纪初在教学方法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推进力,基本上已经耗竭了;教育家们平静下来,沿着业已确定的主要路线进行了一些微小的改进。如果说采用复述法的时代已经过去,那么,教师们毫无保留地热衷于某一种教学法(如赫尔巴特的方法或杜威的方法)的时代也同样一去不复返了。教师们根据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生折衷地选择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的前沿阵地,假使还有哪一点可以成为新的突破口的话,那就是教育技术。”[vii]现在看来,布鲁巴克的想象已经部分地得到证实。以电脑为核心的教育技术是否能够成为学校教育革新的突破口,这是值得期待的。
    “电脑文化”在整个社会上的普及与流行,使向来以“文化中心”自居的学校教育多少感到有些措手不及。当学校里的学生越过他们的老师、离开他们的课堂而直接与电脑打交道时,学校教育才开始注意到这是一个问题,而且学校教育往往从消极与败坏的角度来看待学生群体中流行的“电脑文化”。
    也许我们没有必要期望电脑能够取代教师,我们也没有必要想象教室将完全变成“机房”,但是,当学校教育完全拒绝与电脑相关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当学校教育仍然过于看重记忆形态的知识体系而不把大量的记忆型知识交给电脑去处理、不让学生从记忆知识的负累中解放出来、不让学生转向“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式的研究性学习,那么,这样的学校教育迟早会发生危机:它首先将在学生那里引发抵制、抗议,然后将被社会拒绝、抛弃。
    第四个显白而深刻的变化是,“工业化”程度尤其是依托“生化技术”的“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它给人们的生活既带来了物质生活的富足和便利,也带来了严重的甚至不可逆转的环境破坏。
    可以见到的事实是:我们身边的河流越来越浑浊、我们身边的林木越来越稀少、我们身边的候鸟越来越远离我们。而比较不易为人察觉却更为可怕的事实是:在那些轰轰烈烈的工厂附近,方圆几十里甚至几百里的地下水资源在逐步变臭、枯竭。那么多的工厂在受到环保监管部门的监控之后,它们竟然将污水引向大地的深处。另一个不易察觉的坏消息是:工业化的无限增长已经导致气候发生变化,最坏的变化是“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相关的可怕的后果是:飓风、海啸、地震将更多更强烈,自然被过度开采的后果将导致更多更深重的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另一个直接危害是:传染性疾病对人的生命的杀伤力再次提升,与高温热浪天气有关的疾病和死亡率增加。自人类用药物扼制了天花、霍乱等大肆蔓延的传染病后,近年来,传染性疾病对人类生命的威胁再次升到前位。”除此之外,还有工业污染,“农药以及各种为增产而使用的催生激素的滥用,动物流行病(如疯牛病、禽流感等)以及食品加工过程的污染。这些食品使人类健康的全球系数下降,被称为垃圾食品的品种在不断增加。”[viii]
    环境状况的恶化开始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的质量,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1962年,美国学者蕾切尔·卡逊发表惊世骇俗的《寂静的春天》,对农药危害人类环境发出抨击。十年之后(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震动世界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由此,环境问题开始引起人们正式的关注。人们提出的最紧迫的问题是:“经济增长是否必然会带来环境的破坏?”
    作为关注和研究的结果,人们提出了“库兹涅茨曲线”: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倒U形。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其恶化的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该国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ix]这是一条令人无奈却又带来希望的曲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状况先是恶化而后得到逐步改善。
    可以,人类面临的真实问题是:如果承认环境状况的先恶化而后得到逐步改善,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环境获得改善?就中国的现实状态而言,现在是否已经到了需要警醒而谋求改善环境的时候?如果某些环境的破坏将不可逆转而无法获得改善,那么,是否应该从一开始就减少那样危重的破坏?
    丧钟已经敲响,丧钟为每个人而悲鸣。在环境曾经被破坏的发达国家,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并通过全民行动而促使一种“环保的时尚生活”的诞生。当这种“环保的时尚生活”渗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之后,那里的环境已经获得改善。
    在中国大陆,当“环保意识”尚未成为一种普及的文化时,学校是否应该主动承担起创造和推行“新文化”的使命?如果中国大陆的学校教育长久地轻视、放弃自己的“新文化”的使命,如果从学校这里走出去的一代又一代毕业生依然对环境问题无动于衷,这样的学校教育迟早会因为它的“不进步”而遭受社会的谴责。

--------------------------------------------------------------------------------
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教育参考》,1994年第4、5期。另参加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81页。
[ii] 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教育参考》,1994年第4、5期。另参加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81页。
[iii] 叶澜著:《“新基础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iv] 参见叶澜著:《“新基础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5-49页。
[v] [美]托夫勒著,朱志焱等译:《第三次浪潮》,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 第239页。
[vi] 叶澜著:《“新基础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vii] See  Brubacher, J. Method of Instruction—Continued, A History of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 2nd. ed.1966;参见 [美]布鲁巴克著,马立平译:《西方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下)》,瞿葆奎主编,徐勋,施良方选编:《教育学文集·教学(中)》,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504页。
[viii] 叶澜著:《“新基础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ix] 参见赵云君、文启湘:《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我国的修正》,《经济学家》,2004年第5期。
新文章哦
变轮流请客为一次聚会 (王如才)
QQ爱 (紫云剑)
《青蛙王子》精彩剧照 三人复杂的三角恋 (濪夢旞檒)
如此辨证 (李不凡)
散落 忧伤或明媚 (飞烁网络公司 坚冰 QQ:125314988)
班主任的苦与乐 (秀敏)
巫迪文的档案 (濪夢旞檒)
棋缘(图文) (淡水清荷)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22 20:43 , Processed in 0.07083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