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fahai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40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假爱之名

热度 7已有 328 次阅读2012-8-14 19:15 |个人分类:读书|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全世界, 婴儿出生, 摇篮曲, 局限性

 

假爱之名

 

  在“第二部分:爱”里,作者分析了几种容易被误解成爱的现象,如“坠入情网”、“依赖”、“精神贯注”、“自我牺牲”和“感觉”等。

  书中使用了一个重要概念:自我界限。婴儿出生最初七个月,还无法分辨自我和外部世界的界限,当他们在地板上爬来爬去的时候,感觉整个世界都跟着一起移动,他饿会以为全世界都在饿,听见母亲唱摇篮曲就以为那是自己发出的声音……随着婴儿慢慢成长,认识和经验不断增加,会慢慢发现他自己和世界不是一回事,婴儿的“自我”产生,自我意识开始出现。当婴儿意识到他的愿望是他自己的,而不是周围世界的愿望,他就开始在自己和世界之间做出区分。出生一年后,他们已能区分出自己和外在世界的更多不同,能够认识到身材的大小、体能的局限性,这样的认知就是所谓的“自我界限”。自我界限的认识和发展,持续到青春期乃至成年以后。

  作者认为,“坠入情网”是情感和心灵的退化现象。大部分人渴望突破自身局限,却要受到自我界限的限制,这通常使他们产生无助的痛苦。他们渴望摆脱寂寞,冲出自我界限的牢笼。坠入情网似乎能够使之实现“逃亡”,即使只是暂时地摆脱孤独和寂寞。坠入情网意味着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崩溃,使我们的“自我”与他人的“自我”合而为一。这种与心爱的人结合在一起的体验与童年时和父母相伴的记忆彼此呼应,仿佛体验到了幼年时无所不能的快感,感觉爱无比强大,前途充满光明。然而,这样的感觉是虚幻的,常与现实脱节。当残酷的现实击溃我们的爱情之梦,如同击溃两岁孩子以为自己是超人一样无所不能强大到自己就是整个世界的幻想一样,各自的自我界限重新合拢,他们又恢复成为两个不同的个体。

  作者认为“坠入情网”算不上真正的爱。他认为当事人的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的目标一致才是真正的爱;爱是长期的和渐进的过程,爱是自我完善,意味着心智不断成熟;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去爱他人;爱是自我完善,也是帮助他人完善,意味着持续努力,超越自我界限……坠入情网不是出于主观意愿,不是有计划、有意识的选择;真正的爱可使自我界限扩充且不再恢复原状,坠入情网的经历终结后自我界限恢复原状,心灵却不会因此成长;坠入情网唯一的好处就是消除寂寞,彼时重要的是当前的满足感,而不会意识到彼此的心灵需要更多的滋养。因此,他认为坠入情网不过是“力比多”的缘故,是人类基因对于人类理性的征服。总结的一句话挺有意思:恋爱本身不是爱,坠入情网不是爱,但它却是爱伟大而神奇的布局的一部分。感觉在作者看来,激情未必是爱,倒是像亲人一样相扶相伴共同成长才算得上是爱了。可世间的男女,都在为找寻热恋般的激情而不甘寂寞、出轨、外遇……大概真的是世人皆醉我独醒了。

  “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误将依赖性当成真正的爱。没有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就认为人生不够完整,以致无法正常生活,这就构成了心理学上的“依赖性”。人人都有依赖的需求和渴望,都希望有更强大、更有力的人关心自己,心理健康者承认这种感觉的合理性,却不会让它控制自己的生活;假如它牢牢控制了我们的一切感受和需要,控制我们的一言一行,它就不再是单纯的渴望,而是会成为过分依赖的心理问题。过分的依赖感是寄生心理,意味着你是个寄生者,而对方是寄主。因过分依赖而引起的心理失调,心理学家称为“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在所有心理失调现象中,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症状。

  患有“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的人,只是苦思如何获得他人的爱,甚至没有精力去爱别人;他们寂寞和孤独,永远无法体验到满足感;他们不能突破自我界限,其人生价值依赖于同别人的情感关系;他们不在乎依赖的对象是谁,只要有人可以依赖,就心满意足;他们只在乎别人能为他们做什么,却从不考虑自己能为对方付出多少。他们也未必永远自私自利,但其动机无非是想牢牢抓住某个人,获得需要的关心和照顾,如果无法达到目的,他们就不会为别人活自己做任何事情……过分强烈的依赖性,多是来源于童年时期,患者父母缺乏爱的能力,且将不幸延续给下一代。父母缺乏自律性,且没有给予子女足够的爱,子女也就不可能自尊自爱,更不知如何给予别人真正的爱。要学会自尊自爱,就需要自我滋养。

  “自我牺牲”在一些苦情的男女身上比较常见。有一种精神病理学上被叫做“社会性虐待狂和被虐待狂”在自我牺牲上表现得比较明显。有时候会经常看到一些人,明明在说配偶对自己如何如何不好,忍受了一二十年,分分合合却也没有勇气彻底离开。书中分析了一个类似的案例,受虐的女子哭诉丈夫离弃自己,在被离弃的三个月里心里医生指导下她过得很好,等丈夫回头乞求她原谅时她又兴高采烈地接受了。这个场景是不是很常见?在中学时代看过的乔治桑的一本小说里也描写过类似的案例,当时以为怎么可能会有这样不坚定的人,受尽折磨只要对方一示弱就又重归于好,太没原则没骨气了。后来发现生活中其实也不乏这类的人,原因多种多样,你听后也许还要同情可怜一番呢!

  这本书中派克是这样分析这类人的:通常,这样的女性在童年时就遭受过屈辱。为使痛苦得到补偿,她们自认为道德上高人一等,并从他人的愧疚和道歉中,享受到报复的快感。她们遭受的耻辱和虐待越多,自感优越的心态就越强烈……他们不需要获得更多的善待,因为那样就失去了报复的前提。为使报复的动机更为合理,她们必须体验遭受伤害的感觉,使特殊的心理需求得以延续……其实,忍受虐待的动机,是来自恨,而不是爱。

  受虐待狂者一厢情愿地把自我牺牲当成是真正的爱,其实,他们潜意识里蕴藏着更多的恨。真正的爱,能够使人发生改变,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扩充,而非纯粹的自我牺牲。爱在某种意义上是自私的,最终的追求则是自我完善。爱永远是追求心智的成熟的,除此之外的都不是真正的爱。

  这样分析之后是不是觉得很恐怖?不要嘲笑别人,其实每个人都有病,只是程度不同罢了。我在看这些文字的时候常常对号入座,把生活中真实的案例投射进去,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一旦发现有某些相似,我首先不是拒绝承认,而是判断程度,然后引起重视,尽量避免日后继续如此这般。

 

  以上整理自: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The Road Less Traveled,【美】M.斯科特.派克(M.Scott Peck)著;于海生译。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2.第二版。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回复 fahai 2012-8-14 19:17
其实我很不喜欢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动不动就把人的心理问题归咎为童年的不愉快经历,在这一点上我倒还觉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解释比较科学一些。
回复 浅笑紫陌 2012-8-14 21:05
   我觉得从里面找到了一个我的影子,依赖症……
回复 chinasun 2012-8-14 22:36
再学习。
回复 刘承志 2012-8-14 23:31
fahai: 其实我很不喜欢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动不动就把人的心理问题归咎为童年的不愉快经历,在这一点上我倒还觉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解释比较科学一些。
佛洛依德还是贡献挺大的
回复 opensea 2012-8-15 09:28
fahai: 其实我很不喜欢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动不动就把人的心理问题归咎为童年的不愉快经历,在这一点上我倒还觉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解释比较科学一些。
是呀,我童年时相当的快乐,应该不会被他抓住什么把柄。
回复 opensea 2012-8-15 09:35
现在,我在关注,微反应,呵呵。觉得这个有技术含量。
回复 fahai 2012-8-15 12:12
opensea: 现在,我在关注,微反应,呵呵。觉得这个有技术含量。
   远海姐姐又开始领跑了,分享分享心得呗~
回复 opensea 2012-8-15 13:53
不敢当,是闲来无事,看《非常了得》中,姜振宇对“微反应”的应用,感觉不错。
回复 张晓婧 2012-8-16 08:47
   话说,我也在学微反应。
回复 fahai 2012-8-16 13:01
张晓婧:    话说,我也在学微反应。
原来是失传已久的读心术,你们好好研究,也顺便教教我们哈!
回复 小丫 2012-8-21 15:32
对号入座,不拒绝承认,判断程度,尽量避免!
理性地学者!
回复 瓜山居士 2012-8-28 10:12
新知于我。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6 02:26 , Processed in 0.07843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