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fahai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40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沉与浮》单元整体化教学设计集体备课记录

热度 2已有 545 次阅读2014-2-21 12:07 |个人分类:教学思考|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研究生, 副教授, 主题, 记录, 教学

《沉与浮》单元整体化教学设计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2014220

地点:SH小学

参加人员:T副教授、SZT研究生、Z团队农村小学科学教师、SH小学教师、特邀CY小学(城镇)五年级科学教师Z

研讨主题:教科版《科学》五下《沉与浮》单元整体化设计

 

 

本次研讨是T副教授课题中的一个部分,因她基本上现有的和科学教育有关的课题都将我列为主研,故每次她的课题研讨都邀请我参加。亦因为她的研究是直接关注和深入课堂,与我的工作和研究兴趣比较一致,我也乐意参与其中。

本次研讨的群体分布较好,有高校的理论工作者及其科学教育专业研究生,有实验主体农村小学科学教师,也有教师的指导和服务者区级和市级教研员,能让理论联系实践,还能关注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和推广层面。如果能有教育行政部门相关人员参与效果将更好,只是目前还做不到,但可以将研究数据提供给他们做决策参考。

因为迟到了,所以不清楚具体是如何开始的,以及由谁来主持。T在国外读书多年,民主和开放意识较强,一般来说她并不会要求明确的主持或主导分工,她所倡导的研讨是畅所欲言,由问题串起研讨的整个过程。Z老师是由一线教师成长起来的教研员,其对小学生的课堂是共生型的对话教学特色,其氛围也是宽松自由的。但既然主要成员是他们二人的团队,则引领各自团队参与讨论也是他们的任务之一。从我迟到15分钟后的观察来看,应该是由Z老师在会议之前布置他的团队成员将《沉与浮》单元的每节课按一定的模版进行了分析,主要有:教学目标、学生前概念、准备材料、主要教学活动(探究问题)等。由每位老师上台展示基本思路,Z对各个部分进行提问和质疑,主讲教师按自己的设计进行答辩,其他成员根据所提问题进行思考,判断各方的设计及其可行性。但从一整个上午的情况来看,除了负责答辩的老师,Z老师和T老师的问题较多,偶尔会询问CY小学Z老师上课后的效果和以往上课经验,来对问题进行拓展和多方面的考量。我则在入座后开始整体翻阅和分析教材,中途休息后才参与进来。大部分成员的问题不多,接受多于主动思考,所以我猜测第一次集体备课他们因为习惯于以往的培训和参与形式没有主动参与进来,故而收获不是特别大。

对本次集体备课我的思考点主要在:教材分析是一课一课分析还是整个单元拉通理清逻辑关系的效率更高?教师关注的多是如何实现教材的活动,以及如何准备适当的教学材料,城镇小学Z老师经验丰富善于思考,她的发言常常能够发现她对教材研究较深,以各种方式尝试过将教材演绎得更精彩,更适合学生;Z老师关注的是如何以学的逻辑组织学科知识,让学生主动思维,强调学生在每个单元的科学实践(探究)的自发性;T老师则对学科逻辑与学习逻辑的关系更为着迷,希望可以重组教材结构,以顺应学生的主动学习,但她由于太过尊重各位老师的教学设计,认为每个老师都有自己课堂的决定权,往往只是提出她的疑问,引导教师思考,并不会武断干预教师的设计,有时候也会提供一些相关案例和实施建议,探讨这样的效果会不会更好。可以看出,教师更关注细节,关注如何操作每一节课,他们的学习基本是单路径学习,即在原有的理念和框架中进行臻美实践,尚没有对理念和框架进行反思的意识;教研员关注学生在一节课中的思维,打破了教材的禁锢,有双路径学习的萌芽,但不够彻底,还没有全局和整体的高度,其优势在于性格较开放,新的平台为他的职业生涯注入了新的活力,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高,对不同意见均会认真考虑;T老师理论基础丰厚,对科学教育的视角独特,能激发不同的思考。我在整个集体备课过程中接受了来自一线和理论的双重刺激和联结,采取折中的态度将先进理论与真实的实践相联系,大胆去粗取精,重构意义,可以说双方的问题对我都有很好的启发。在彼此思维的激烈碰撞中,本单元的集体备课最后只理清了教学思路,对特别疑难的问题进行了统一,如多因素受力分析的实验做不做,如何改进等。具体的每堂课如何设计与改进,还需要跟踪观察和研究。所以,集体备课无法做到对每堂课的完美预设,也不需要。课堂研究永远指向的是下一次上课,但每一个下一次都是在频繁变化中的。从这个意义来说,课堂研究的意义应该在于对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壮大及学会和习惯双路径学习。

以下为我们基本达成的共识:

本单元的教学因子主要有:

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主要了解学生前概念,用同一种材料改变其重量和体积来研究沉浮情况,初步探究关于沉浮与材料、密度的概念。

第二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比较不同的材料当重量或体积相同时各自的沉浮状况,大概了解不同材料沉浮情况不同是因为材料的密度不一样。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密度来改变其沉浮情况。

第三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沉浮现象研究的深入,橡皮泥本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没有改变,即密度没有改变,但改变其形状也能改变其沉浮情况。引出“排出水量”与沉浮现象有关。

第四课《造一艘小船》,用橡皮泥制作一艘小船来比赛看谁设计的小船承重最大。应视为是第三课的应用。很多老师对橡皮泥遇水易化比较担心,提出使用油性橡皮泥。

第五课《浮力》,感受浮力,初步建立漂浮的静止物体浮力等于重力的概念,通过实验数据研究浮力与排开水量的关系。教材所提供的实验设计太过复杂,受力分析因素太多对学生而言难度太大,故精简,直接用重力等于浮力的概念来测量浮力,省去拉力的实验设置。

第六课《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延续第五课的探究。

第七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研究马铃薯在不同溶液及不同浓度的食盐溶液中的沉浮状况,建立相对密度的概念。教材中将不知名液体烧出食盐颗粒来的实验安排多此一举,对概念形成无帮助且易分散探究注意力,故舍去。

第八课《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通过思考马铃薯在不同溶液中的沉浮现象来学习相对密度与沉浮的关系。教材中使用了钩码、马铃薯和塑料块来研究相对密度与沉浮的关系,存在冗余,故舍弃钩码的实验,直接用马铃薯继续深入研究,再用塑料块进行证实与证伪的探究。

整个单元的教学因子主要是这些。但如果按教材顺序上课,学生思维的切换过于刻板,逻辑较混乱。因此将本单元的两条线索分开,密度与沉浮的关系、排开水量与沉浮的关系逐一突破,再综合利用改变密度和排开水量来改变物体的沉浮情况。所以调整后的教学秩序为:12课研究密度与沉浮关系,接着上56课研究浮力与排开水量的相关关系,然后是378改变排开水量和密度可以改变沉浮情况,最后是4综合应用造一艘小船,可进行STEM教育,结合技术与工程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我的保留意见认为,12主要是研究密度与沉浮,563研究的是排开水量与浮力的关系,78综合研究相对密度和排开水量对沉浮的影响,即多因素研究。

本单元是小学科学中的难点,去年的特级教师大会上组织方专门对这个单元进行了研究,还邀请了各省的专家进行了现场课研讨。我们的研讨是否能够得到实施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改善课堂教学,还有待后期课堂跟踪观察。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庆龙梦幻之地 2014-2-25 22:48
邵老师,好久不见!这课例是科学课吧?我觉得小学和初中的课例研究挺有意思,不像高中的,一整就弄到高考那里去了。
回复 fahai 2014-3-1 18:42
庆龙梦幻之地: 邵老师,好久不见!这课例是科学课吧?我觉得小学和初中的课例研究挺有意思,不像高中的,一整就弄到高考那里去了。
所以说高中课改正是热点难点,各位更能大有作为!
回复 hellozhanghuan 2014-3-26 16:03
好久没来,上老朋友这串串门。 怎么开始关注小学科学了?
回复 fahai 2014-3-28 12:29
hellozhanghuan: 好久没来,上老朋友这串串门。 怎么开始关注小学科学了?
   小学比较自由嘛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5 20:25 , Processed in 0.08324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