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fahai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40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关注教师的需要以及课题组本期总结会

热度 3已有 525 次阅读2014-6-26 17:57 |个人分类:教学思考|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关注教师的需要以及课题组本期总结会

 

6月25日,课题组会议在SH小学会议室举行。本学期已近尾声,课题组进行总结,并布置假期作业

受T老师邀请,给老师们讲讲怎么写教学案例反思。因为还有一个关于教育叙事的讲座,所以决定把工作进行整合,一起备课。

虽然之前就有对教育叙事有一些了解,并自以为是的以为写教育日志便是一种教育叙事,所以当时把题目定成教育叙事觉得也可以,至少听起来比教育日志洋气得多。为了讲这个主题,又把之前看的几本书找出来查看(书架的书好多都沦为工具书,很久没写读书笔记了)。发现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研究人员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把教育叙事作为一种专业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的则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因为定位不同,所以书的结构和内容也不相同。把教育叙事当作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书籍更专业,偏理论,选择的案例也是非常专业的写作;把教育叙事当作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书籍则重视课堂观察,以及赋予课堂观察的案例以意义。当然虽然差不多谈论的一回事,但是使用的名词也有不同,有的叫教育叙事,也有叫教学叙事的,还有叫教育写作的。记得当时拿到书时,翻看了目录和大概的内容,就把定位为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那本书嫌弃地置之不理了,觉得档次太低。毕竟我自己是想做比较规范的教育科学研究的。

备课的时候我也在犹豫,到底我要给老师们讲的东西,是定位在鼓励老师进行教育写作,还是教给老师规范的写作方法。T老师让我主要从技术层面教老师们怎么写。我心想,如果老师们根本就没有想写的意愿,谈怎么写的问题似乎没什么意义。不过还是选择了案例来讲怎么写作。同时也觉得应该站得高一些,不要只是一些经验的堆积停留在感性层面。因为当我还是一个新教师的时候,抱着很高的希望去蹭入职培训,希望能得到提高和有针对性的指导。结果发现那些专家们的讲座千篇一律,甚至有些内容都是一样的,抄袭得没有一点技术含量,按某些老师的话来说就是还以为至少是台转换机,结果却是台复印机。复印机也便罢了,还是复印那种没什么新意的理论。当专家讲的东西我都已经早就知道了,甚至说不定比他讲得还更专业的时候,我按耐不住冲动,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冲到讲台给专家说,这些东西前面某某专家已经讲过了,还认为比较慈悲的没有说这些理论自己早就了解了。我记得那位专家当时好像回应说,理论一样,角度不一样吧,还是怎么解释的。反正当时觉得那位专家简直弱爆了。所以,当我有机会和别人分享观点的时候,我希望可以是比较专业的,可以是比较全面的,规范的,不应该是老师们已经了解的。

所以我从整个教育叙事的宏大背景中来讲教育日志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所处的地位,怎样写现场文本,怎么重新叙述故事,怎么写研究文本。也由于时间限制,原本准备的是半天的讲座,只给了20分钟,讲了30分钟,还要进行案例分析,所以在理论部分其实是比较粗线条的。也正是这样的粗线条,让在场的老师们觉得我所提到的理论太过高深莫测,我所要求的研究写作太过高大上,离老师们太远了,简直有点望而生畏了。而最让我警醒的是连T老师的研究生都表示没听懂那个理论,觉得太像给研究生上课。看来我的确是又走进了另一个追求高大上的极端,必须赶紧停下来好好调整调整了。

吃饭的时候问了几位老师,关于教育写作最想要的是什么样的指导。出乎预料的是,老师们对怎么观课更觉得欠缺。看来我的确是太没把握好教学起点了。我把自己的经验移植到了老师们身上,觉得老师们可能也了解了很多教育理论了,觉得他们也和我一样写了七八年的教育写作了,可以进行规范的教育叙事研究写作了。完全是连研究生都未必能够达到的要求,难怪老师们觉得好难好难。本想鼓励他们写,结果却变成了让他们提笔就觉得写不出什么东西来。美好的初衷和努力的结果这么大相径庭,难道是因为太努力了吗?

正如老师们说的那样,其实讲座和上课是一样的,不过他们面对的是学生,而我面对的是老师。思维能力可能不一样,但学习方式和方法未必有太大的不同。也正如T老师经常说的那样,要让老师们组织探究,先要让老师们经历探究。常常跟老师说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起点,结果自己却没有研究老师们的学习起点,还受自己过去经验的控制。

了解了老师们的背景和需求后,决定把目标降低,不把重点放在规范的教育叙事研究方法上,那毕竟是可以作为一门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教育科研方法的内容,并且除了文献的案例,我并没有自己亲自参与的教育叙事研究案例可以提供参考。当我把切入点缩小之后,我发现自己都轻松了好多,因为那是我最熟悉不过的东西了。我应该把这种场合当作是无数次连续的学习片段,而不是每次相遇都是新的主体的学习。这样就可以一点一点帮助老师们朝着共同的专业成长目标前进。虽然不一定能有下一次。至少保证每一次都有实在的收获,学会一种实用的技能。

为什么这次不想写成简报形式?虽然教育故事也需要时间地点人物背景活动现象和解释,但我这次完全是心理式的写法。因为昨天在备课的时候看到一个提法,关于教育智慧的。说教育智慧有知性智慧、理性智慧、情感智慧和实践智慧,大概是马克思·范梅南提出的,就有提到情感智慧的重要性,认为情感智慧是在职业感、道德感、人际交往和师爱的基础上形成的特殊智慧。我想起我从前写过很多关于这个方面的教学反思,当时觉得很低级,和别人写的理论性很强的教育日志相比简直低到尘埃里了。现在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教育智慧生成的过程,我在反思的是情感智慧的内容。而且,在教育叙事研究中,也的确有自传式的现场文本,会研究个人的感悟。如果某一天我想对自己进行一番研究,那这样的文本无疑也是一个很好的现场文本,可以应用到研究文本中去。

当然,还是感谢各位的指点,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尤其是在实践方面。有可能的话我也想跟踪研究某位专家分享观点的方式和方法。比方C老师,T老师,Z老师,都是可以直接观察和学习的对象。突然让我想起某次调研的时候,一位资深教研员教我的,多听领导的发言,学习他们的发言策略。当时觉得领导讲话多么官僚啊,我才不想学呢。现在自己要给领导写发言稿了才发现,天哪,我哪知道领导发言长什么样子!题外话了。不过刚才提到的,研究专家分享观点的想法,倒是真的可以做一个规范的教育叙事研究呢!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回复 geonet 2014-6-26 18:59
教育叙事在中国似乎没几人知道怎么回事,更不会去想去写了!
回复 庆龙梦幻之地 2014-6-26 21:02
长久以来,我以为教育叙事就是教师用笔书写和教育相关的故事,呵呵!
回复 fahai 2014-6-26 21:24
庆龙梦幻之地: 长久以来,我以为教育叙事就是教师用笔书写和教育相关的故事,呵呵!
我之前也一直把教育故事或者教育日志等同于教育叙事的。
回复 fahai 2014-6-26 21:25
geonet: 教育叙事在中国似乎没几人知道怎么回事,更不会去想去写了!
其实应该本土化一下,如果太让老师觉得难以入手就失去意义了。
回复 417358781 2014-6-27 06:23
多年前就想着反每天的教学日记写下来,20多年过去了,一无所有!
回复 geonet 2014-6-27 07:06
其实形成习惯是很重要也很难的,比如写博,不是不会,不是不能,不是没有时间,不是没有东西可写,但写的人真的不多,哪怕微博那么精小的东西都很少。
而要形成习惯,首先要形成观念:认为这个东西重要、必要和必须。其次要有恒心,持之以恒的坚持。
回复 fahai 2014-6-27 10:29
geonet: 其实形成习惯是很重要也很难的,比如写博,不是不会,不是不能,不是没有时间,不是没有东西可写,但写的人真的不多,哪怕微博那么精小的东西都很少。
而要形成 ...
高见!
回复 庆龙梦幻之地 2014-6-28 22:31
geonet: 其实形成习惯是很重要也很难的,比如写博,不是不会,不是不能,不是没有时间,不是没有东西可写,但写的人真的不多,哪怕微博那么精小的东西都很少。
而要形成 ...
嗯,非常赞同贾老师的观点!习惯养成以后,不干都很难,比如抽烟,一些男同志起床第一件事是抽烟,呵呵,忘不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3 09:30 , Processed in 0.08297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