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fahai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40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桂馨科学夏令营观察记录和反思(三)

热度 2已有 361 次阅读2014-8-18 23:04 |个人分类:教学思考|系统分类:其他分类| 夏令营, 记录

 

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如有不妥请及时告知删除。

 

三、服务志愿者和当地教师群体分析

需求分析——学习、历练、荣誉

现实情况——

其一:学习内容太多。学习的内涵和外延都广之又广。对大学生志愿者来说,通过本次活动他们能够学到的有专业知识、科技制作、班主任管理、项目管理、活动辅导、文案策划、团队合作以及各种手工作品和创意设计等。当地老师通过本次活动也学会了如何设计活动方案、如何高效实施、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如何评价,甚至也学到了如何想办法实现一些创意(如板岩琴、矿泉水瓶搭桥、碉楼模型制作、玲珑贝壳制作等,都是由当地教师从无到有研制出来的,即使是网上有众多方案的泡泡游戏也是由当地老师自己琢磨加学习网络资料设计的),体验到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研究状态(如周老师在上完主题探究活动课后,连续几天都在研究泡泡,一直在想怎么样把泡泡玩出更多花样探究更多问题,用了20多桶洗洁精——可惜没拍下来那个壮观场面,闭营仪式的时候大家还想出了吹“长龙泡泡”的点子),当然也观摩了东部名师的示范教学(虽然只有一个完整的案例,其他的多是片段),明确了要努力的方向。对于当地教师来说,应付这些学习还是不成问题的,毕竟主要精力已经不再学生的管理方面,而是在业务精进方面下功夫,所以学习目标还是比较集中的。但大学生志愿者就有点捉襟见肘了,对他们而言,虽然在选拔的时候已经知道各自都有过一些经验,但面对的是新的问题,而且是由他们自己策划和设计的全新的方案,面对的辅导对象和知识也是全新的,以前的经验不太够用,再加上各种学习内容纷至沓来,难免会被劈头盖脸打得落花流水,跟魔鬼集训似的。

其二:工作强度太大。在去之前我的确是以为很轻松的,应为根据我以往的经验,我都只需要去指指点点就可以,可是这一次我只是很短暂的参与了一个分营中一个小组的管理的一小部分时间,就已经累得每餐都要加倍,直接导致我又长胖一斤,每天都是晚上12点左右才能睡觉,早上6点多就要起床……更别说名师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和当地老师以及桂馨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了,每天的研讨和次日的准备工作都会持续到很晚,回宾馆还要整理照片写方案什么的,白天基本没有休息时间,而且要做的事就跟无底洞似的,还会滚雪球,那种无形的压力是很大的。大学生志愿者还好,毕竟他们对学习的预期从一开始都不是特别明确,所以学到什么都算收获,而且也是自己申请打败其他人从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的,也算是自己的选择,累也不会有怨言。但当地老师生活在物产丰饶的天府之国,长期悠闲惯了,乍一开始就要跟上这个节奏还是有些吃不消。经过两天的的缓冲后,逐步进入状态,倒也乐在其中了,活动结束后还有老师怀念这种每天都很充实的感觉,觉得失落呢。但是每个人都付出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虽然充实却也未必想再来几次,更不想一直这么疲于奔命。

其三:活动经费部分需要自费。整个夏令营活动的食宿是由基金会负责的,名师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者的交通费也是由基金会负责。甚至名师团队还自掏腰包捐赠了一些物资。但当地教师除了食宿外都是自理,虽然接洽的时候可能说的是差旅费回原单位报销,但基金会的通知和邀请函在体制内是没有效力的,学校不会承担,对于偏远地区的老师和年龄偏大的老师来说,压力也还是有的。也许不一定是经济的压力,一种心中的苦闷感更甚吧。首先做这个活动就不是建立在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的自愿行为,而是受教师发展中心的指派(估计也只是教研员吩咐,没有行文),本身就有点师出无名的感觉,还要自己贴钱让老师们觉得自己做的事情不被重视,科学教育不被重视,先就把心给凉了。虽然最后基金会准备了荣誉证书,但能不能加盖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公章也还要再洽谈。

试归因——

其一:夏令营的很多文案欠标准化。比如活动期间的规章制度、活动流程、各流程的方案等,没有进行标准化。因为之前有过一些方案,所以也会有一些借鉴,但并不是标准化的文本,甚至还会要求志愿者们集思广益求新求异。个人觉得有些东西是没有必要一定要刻意求新求异的,因为这导致了在前期研讨时志愿者们分了很大的心力去研究项目实施方案,而不是探究活动设计方案,造成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浪费,不能专注于做好某一件事。在后期的活动中志愿者也要熬夜写方案,分散精力不说,还显得准备不足缺乏规划性。

其二:管理低效。本次夏令营活动,各分营5-6名志愿者管理17-18名学生。从这样的分配来说,应该不会手忙脚乱才对,但大家都有人仰马翻之感,好像非要生出三头六臂来才够应付。一是因为每天的任务太多。有的忙着跟学生彩排,有的忙着准备探究材料,有的忙着管理学生的打闹行为,有的在交接各方面传达来的信息,有的在带学生准备展示作品,每个人都很忙碌;就连上课时也没有整齐的和孩子们一起坐在教室里听老师的讲解,导致指导学生探究时出现辅导员不知道怎么做的情况;还有当地的老师处于各种理由也存在请假的,造成人员空缺。二是“三个和尚没水喝”。东部名师志愿者被要求尽量少参与,让当地老师唱主角,所以东部名师们都有些放不开拳脚,没有当仁不让的魄力,有些游离和难以拿捏分寸;大学生志愿者管理经验不足,学生们不太把他们说的话当作指令,威慑力不够,寄望于其他两地管理经验丰富的老师;当地教师认为基金会或东部名师才是管理者,他们只是被抓来的“壮丁”,只需要听从指挥就可以,也不能独挡一面,主动性较差,不够自觉。三是归属感不强。首先是名师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和当地教师以及基金会人员最初没有拧做一股绳,身份意识存在;然后是各营老师和学生最初没有建立有效的联结,直到后期才听到“我们X营”之类的说法。没有归属感,就没有被需要感,没有被需要感,才会觉得“少我一个不少”。

其三:追求细节完美,要求效果立竿见影。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是小说和影视剧,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可以预知结果的事情。有的老师一看第一天出现了混乱,就开始失去信心;一看头两天任务繁重,就开始绝望抱怨;一看还没有看到想象中精彩纷呈的夏令营,就开始着急后悔浪费暑期来做事。这是很功利很短视的看法,教育本来就是润物细无声的行为,太追求运动式的官能刺激,有害而无利。对细节的过于严苛的追求,很容易让实质的东西被掩埋在浮华喧嚣中,如对吸引眼球的东西太过关注而较少关注到习惯养成、科学素养等平实的东西。

建议对策——

其一:强调标准化,把人力资源从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把基本的活动环节、流程、日程安排、规章制度、测量工具、实施方案等尽量标准化,留下少量可以并值得发挥创意的空间进行完善即可。这样大家都可以提前预知活动流程,做到心中有数的同时,还减少了花在材料上的时间。

其二:提高管理效率。一是精简任务,做好时间管理和规划,每天落实完成情况;二是实行助教制,即分营探究时只需要一位指导教师,这样可以保证该教师认真听教学任务,也能给予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需要一位辅助教师,用以解决材料设备和学生提问等班级管理工作;其他志愿者可以通营管理和工作,避免视线狭窄等。三是积极动员当地教师投入角色,让他们明确感受到“没有你真的不可以”。

其三:补台不拆台。每件事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声音,免不了质疑,更可能有诽谤。但只要负责人的理念是我们认同的,都应该给予支持。不要因为一时的杂音影响了整个活动的方向,调度之间要保证方向无误。当遇到质疑的时候,需要给负责人以勇气和力量,而不是责怪或者追责。

其四:激发参加人员向上的意愿。每个人都有积极向上的愿望,关键是鼓舞他唤醒他激发他点燃他。如果能让其看到希望触碰到温度便有望爆发小宇宙。很多问题其实都只是情绪问题而已,解决好情绪问题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次活动就有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影响和带动了一群当地的教师。其实做慈善和公益的人,本身就是带着某种理想主义色彩的,应该用好这一优势。)

 

=================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geonet 2014-8-19 07:28
不能标准化就不能商业化,不能商业化就不存在商业价值。(冯丹2014重庆)
有为才有位有位才有为。(基于传统社会价值观,精英管理)
制度是保证,执行需规范。
回复 刘登宇 2014-8-19 08:49
小仙的文字总是这么耐读!
回复 fahai 2014-8-19 22:10
geonet: 不能标准化就不能商业化,不能商业化就不存在商业价值。(冯丹2014重庆)
有为才有位有位才有为。(基于传统社会价值观,精英管理)
制度是保证,执行需规范。
倒不是因为商业化,只是觉得没必要重复劳动花大量心思去做本末倒置的事。
回复 fahai 2014-8-19 22:11
刘登宇: 小仙的文字总是这么耐读!
感谢刘老一直激励我!
回复 geonet 2014-8-20 07:53
对,这也是李校长所讲的着地的问题。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3 09:10 , Processed in 0.07391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