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写在人生边上 http://xingyun.org.cn/?166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学厚教 俯仰无愧】sundqzjg@126.com

日志

煮一煮“赤潮”

已有 793 次阅读2009-2-16 16:13 |个人分类:专题整理

在中学地理学习过程中,有很多“解题规律”,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解题规律的整理。这样的整理对“好学生”来讲,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他的思维,但对一般的学生来讲,在课堂讨论、一起整理的基础上得出的答题要点,不仅要让学生记下,而且要让他们背出。

今天,我学生一起整理以下赤潮的“答题规律”。在和学生一起探讨时说了这么一句话:“为学譬如熬肉,先需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这是曾国藩家书所言,在口口先生的博客中也曾提到,在曾的家书中,其意似是转述朱熹所论,但朱熹原话没有找到。“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朱子语类》卷十)这句话可以作为佐证吧,对于教学(我觉得更适合文科教学)而言,教师要和学生先理清某个知识点,然后熟读和记忆,就如“猛火”。我们都一直强调理解,但理解如“肉熟”,就如前面的“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运用则如“慢火”。没有记忆,就先去尝试运用,当然可以熟肉,但何时将肉煮熟?

其实,对应试来说,记住只是一回事,运用则又是一回事了。运用要能推而广之、举一反三,但依然是不记住,如何“推广”。

除去煮肉的比喻,我说,学地理,有时候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有些则需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

下面是整理的内容:

关于赤潮,一般会从成因、影响或危害、预防治理这三个方面提问。

一、赤潮产生的一般原因:(环境问题的原因都可以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

1,自然:晴天多、光照充足、水温较高;

        水流平缓;

        水体较封闭。

水污染的产生最基本的原理是人们向水中排放废弃物的量超过了水体是自净能力,所以,分析的角度是从什么情况下水体的自净能力会减弱、什么情况下藻类会大量繁殖这两个方面来分析。)

2.人为:过度的工业、农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使水体富营养化;

        过度的禽畜水产养殖;

        跨区域交流的促进了区域间物种的传播。

从人类活动分析污染物及其来源,以及物种——藻类的传递角度分析

二、赤潮的影响或危害(赤潮形成后,会对水环境产生危害,同时对社会、经济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1.对环境的影响:导致水体污染、水质下降;

                水生生物(要考虑植物和动物)死亡;

                水生生物多样性减少;

                破坏水生生态环境;

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污染水环境,危害人体健康(陆地水体污染还会影响生活用水);

                      水产业受到危害;

                      (海洋)旅游业受到影响。

我之所以没有加上“海洋”,是因为陆地水体的污染产生的影响和赤潮有着相似之处。)

三、对赤潮的预防和治理:(预防要从建立检测、预报、预警系统开始,同时加强教育,提高素质;还要加强相关法制建设,依法治污才会真正起到预防的效果。第二方面要从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入手

1.实行工业废水达标排放;

2.建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加大处理能力;(这两点对陆地水体污染的治理更为直接和有效

3.建立赤潮监测、预报和预警系统;

4.合理发展(禽畜)水产养殖和海滨旅游业;

5.加强教育,提高公民素质;

6.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和监督。

陆地水体中,还可以用清淤、冲刷等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等措施

 

整理的是赤潮,其实,类似水污染的问题,基本上是不过此范围的。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fahai 2009-2-17 15:22
平时是这么给学生总结的,但总感觉只是自己一相情愿的比划,学生听的时候觉得头头是道,自己来用的时候还是东扯西拉,看来的确要让他们自己琢磨出来记住才有用啊~
回复 bilingual 2009-2-18 15:52
:handshake :loveliness: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8 03:19 , Processed in 0.07811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