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潇湘如是闲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3768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赏析《人的城市化》的何东春与锦绣心肠的段义孚

热度 3已有 908 次阅读2018-8-13 18:06 |个人分类:段义孚读书会|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昨天在说段义孚人本主义给草根地理的机会,今天一早就看到何东春老师熬夜的一篇赏析文章,深感段义孚之神奇,人本主义者信仰的“地理就在你们的人性里”不是虚言,对于真诚的地理人而言,需要的是一个视角,需要的是一个对习以为常的东西有一个新的发现,需要的是一个闪亮的转身。

        我们很多人开始读段义孚急于从大咖处获取指南、策略、套路,最好是拿来就用一用就灵的那种,我在《今天我们可以怎样读段义孚》中已经鄙薄过这种姿态了,虽然我首倡阅读段义孚并不是得了什么真经,我不是唐三藏!读下去你就会发现,人本主义者神奇的地方就在于,你的发现完全不要专家的认定,只要共鸣,所以,从争鸣到共鸣就是我们读书会可以追求的目标。
      
       《人的城市化》的课例是陈国祥老师分享在读书会的,我当时在想,老陈尽打岔,还没有到课例这一步吧。没想到把视频打开一放就停不下来,陈老师举重若轻地把70年代以后至少三种人文地理关于城市的理论塞进了一堂45分钟的课里面,对象还只是高一的学生,这样的手笔我是没有,不敢啊!但是心里总嘀咕,这哥们怎么做到的?没想到何东春老师,一个90后为我发现了秘密。

        她发现——
    (授课者把人放到了主体的位置)有了人的参与,地方、事物才有了情感。
        她还发现——
      陈老师采用问答,交流的方式,从同学们自身经历的城市化谈起,将城市化与人的关系深入浅出的剖析,引证。循循善诱,娓娓道来。所谓大道至简,举重若轻。同学们在这样一堂看似“名词堆砌”的课堂中实则是欢笑的,并且有思考,有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在谈到人与地的关系时,同学们自发地鼓起了掌声,引起了情感共鸣。理性与感性的交融,真实的课堂自然拥有千钧之力!

        就评课而言,发现课中的焦点是“人”不简单!进而发现课堂设问乃是自人的视角而铺陈有功夫,这种打通情感和理智区隔的方法,让孩子们得到了深层的情感体验。何老师最不简单的地方是,她举出自己的一次失败经历,并由此进而言之,止于知识的课、舍弃情感体验的课绝成不了好课。私以为这深得此课的精髓,从学术史角度信息量太大了,陈国祥老师艺高人胆大本不该这么多,但为什么被陈老师化解了?何老师揭示出“理可通情,情必入理”这条举重若轻的路径,此时我等还只想到举重若轻呢,何老师细腻地以女老师的视角,发现了这个门径。接下来,何老师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课堂中在谈到人地关系时,陈老师用了一个词语叫“地方感”。什么是“地方感”?为何不是“空间感”?“区域感”?

        这是此课的关棙,也是第一个探究活动。但凡讲人地关系,人是抽象的并不具体到人的情感这个层面,更不会涉及“地方感”,何老师专门为整个疑问写了第二篇但是有点蛇尾。为什么非得是地方感?何老师没有讲出来的我想是不是——为什么这堂课要先从地方感落子呢?段义孚说,对空间、对地方的感知决定了我们面对世界的态度、之后系统化为价值观(信仰),形成概念化的、系统化的、个性化更多社会化的、主观的世界观,最重要的是这个维度的人性很容易被忽略,如果从感知的层面上激发了出来(就是第一部分做的那样)就能面向态度、世界观改变学生。“为什么非得是地方感?”这个问题好就好在直指人本主义地理学的核心,正是这个走向让地理学科有了新的发展,也正是这个走向让陈国祥老师的这一堂课有了不同的风景,不从说理处讲概念而是从体验上求答案,殊途可以同归、四两可以拨千斤!

        何老师问了一个好问题,但是迷失了,段义孚自《恋地情结》开始的一掬锦绣心肠就是我们学科的走向,陈国祥老师的课例为我们提供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地理的实践智慧。何老师迷失在什么地方呢?

        私以为,何老师对地方感有本能的触动,证明林语堂有、我也有,但是这个语境中关键是证明学生也要有,而且地方感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怎么驾驭的问题!正因为地方感上留下了各种感知的印记才能打通人和环境的种种关联,陈国祥老师从地方感挖掘课堂情感资源的理论自信——地理也可以刻骨铭心!看看段义孚在《回家记》最后总结这趟旅行时说的——

       我在中国的时候还是一个孩子,而孩子对周边环境里可感受到的因素非常敏感,其程度远远超过被日常琐事占满头脑的成年人。因此中国的各个城市给我在触觉上、嗅觉上、甚至五脏六腑里都留下了印记,这是美国城市所没能做到的,尽管我在美国居住的时间相对要长得多。……每当回想起那种孩提时代的自我和孕育了这种自我的环境,我依然能够感到它们生发出的款款温情。

        段义孚的这一段锦绣心肠比林语堂以青山为证我林语堂是某某某要细腻多了(林语堂以地理来说自己,而段义孚是以自己说地理),您说呢?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csdong701007 2018-8-13 19:01
课题是《人的城市化》,不是《人与城市化》。
回复 潇湘如是闲 2018-8-13 19:03
csdong701007: 课题是《人的城市化》,不是《人与城市化》。
我的错误我的错误,马上改
回复 宁亚 2018-8-13 22:19
也看了那个课例,感触很多
回复 潇湘如是闲 2018-8-14 10:55
宁亚: 也看了那个课例,感触很多
愿闻其详
回复 geonet 2018-11-1 17:17
人的城市化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TMyMDEyNDk0MA==.html

记一节“特立独行”的课听课反思
http://www.xingyun.org.cn/blog-12063-13887359.html

记一节“特立独行”的课之听课反思二
http://www.xingyun.org.cn/blog-12063-13887360.html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8 03:35 , Processed in 0.06755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