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潇湘如是闲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3768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群谈义孚之二十四 《从马桥到马桥词典》

热度 1已有 449 次阅读2019-1-27 11:07 |个人分类:段义孚读书会|系统分类:地理新闻| 人文主义地理学


群谈义孚之二十四  《从马桥到马桥词典》

沪-周光明:[Link]《上海一张标志性的名片在闵行》

沪-周光明:体验式展示馆运用高科技新媒体手段让马桥文化触手可及,但对专业研究者来说似乎还不够。“在遗址上建公园”成为当天研讨会的呼声,“如能将上海的考古研究基地、展示基地、体验中心结合起来最好不过”,“马桥遗址不是5000而是十几万平方米,能否复原或建成公园性质的考古研究中心?”与会专家认为,目前上海还没有此类理想公园,“考古遗址公园是给文化遗产的最大保护,如有可能再挖个剖面,学术意义上重大,市民也可接近”。

潇湘如是闲:我们眼里的黄土,考古工作者看到的是不同的地质年代

沪-周光明:@长沙汤江波 别对记者太苛刻

潇湘如是闲:@沪-周光明 同感

潇湘如是闲:@沪-周光明 记者看到了他和专业人士世界观的差异呢!

沪-周光明:现在许多博物馆光影声电VR技术,看起来高大上。大多华而不实,却缺乏可亲近的现实感。

潇湘如是闲:马桥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证实了上海中部地区的成陆史,也就是上海滩的沧海桑田之佐证。古代文明是用来给今人打气的,是激励今人再创新的文明业绩。找几个专家,来个精英聚会,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怎么理解中国的马桥文明,上海的马桥文明,闵行的马桥文明,这是闵行的当政者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利用好现有的历史资源,才是当今闵行在这个问题上的正道啊!……………@沪-周光明 不要把形式当内容来玩,这种通病是会害死人的!

潇湘如是闲:@沪-周光明 地方感的营造学问很深,巴拉宪章值得思考!(见群谈义孚之二十三)

沪-周光明:上海这段冈身,没有一个地方能现场看到露头和剖面,只有自然博物馆里面有取样的一个剖面。这马桥文化与我有何关系?

沪-周光明:[Link]《博物馆头条》(微信公众号)《“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里的博物馆已经建设了21座

沪-周光明:在注重遗址价值阐释的同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积极融入当地社会生活,成为城市文化地标和市民休闲活动场所。16处公园建设了遗址保护展示设施,21处公园建设了遗址博物馆,一些公园还根据自身特点设立了不同主题的参与性体验馆。

潇湘如是闲:第一反应也是:上海精神跟马桥文化有个毛的关系啊?上海的文化核心就是城市,冒险家的乐园是最好的概括。这么说马桥文化,又好笑,英国人建成了日不落帝国,为了使自己这种强盗的文明合法化,强行解说自己是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继承者。

沪-周光明:马桥文化体现了南北交融的移民文化特征,与城市的海纳百川简单联系而已。

潇湘如是闲:马桥文化在良渚文化中的地位定义为:中断时的沉默,等待新的崛起。………?

潇湘如是闲:韩少功的名著《马桥词典》集录了湖南汨罗县马桥人日常用词,计一百一十五个词条。它以这些词条为引子,讲述了古往今来一个个丰富生动的故事,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这部长篇小说没有采取传统的创作手法,而是巧妙地糅合了文化人类学、语言社会学、思想随笔、经典小说等诸种写作方式,用词典构造了马桥的文化和历史,使读者在享受到小说的巨大魅力时,领略到每个词语和词条后面的历史、贫困、奋斗和文明,看到了中国的“马桥”、世界的中国。小说主体从历史走到当代,从精神走到物质,从丰富走到单调,无不向人们揭示出深邃的思想内涵。
这是一次成功的创作实践,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重要的收获。

潇湘如是闲:《马桥词典》的那些词条——
1 江
2 罗江
3 蛮子(以及“罗家蛮”)
4 三月三
5 马桥弓
6 老表
7 甜
8 碘酊
9 乡气
10 同锅
11 放锅
12 小哥(以及其他)
13 神仙府(以及“烂杆子”)
14 科学
……


潇湘如是闲:(豆瓣短评 )说《马桥词典》抄袭《哈扎尔辞典》的人,不是没读过此书就是脑残。

潇湘如是闲:(豆瓣短评)很久没读到一本书让我忍不住想读下去又害怕太快读完,不管是刻画人物、抒发议论还是解说文字都很精彩很有趣,作者几乎没有什么观点或立场,但白描往往更动人,让我想再看一次 ……没有迟疑地给了五星。仅仅是这种方言、乡土与故事情节结合的方法,就足够让我喜欢的了。……虽然方言不通 但仍有熟悉之处

潇湘如是闲:有人认为这是最好地铁读物,有人在想是否可以借鉴为一种描写乡野故乡的模式 ?

潇湘如是闲:@沪-周光明 既然马桥文化与上海精神没有关系,但是我们找到了书写地方感的《马桥词典》聊以宽慰!

沪-周光明:《马桥词典》顶多是借鉴了《哈扎尔辞典》的文体形式而已。

沪-周光明:韩少功的马桥,好像是湖南汨罗一带,很多湘方言的东西。

潇湘如是闲:哈扎尔辞典没有读过,也许是讲情感纠葛的,韩少功是讲知青六年的马桥地方感。有撼人心魄之功。

沪-周光明:这两本,书柜里都有。【耶

潇湘如是闲:@沪-周光明 语言无外乎人性,人性可通,为理解语言提供了基础

潇湘如是闲:@沪-周光明{强}

沪-周光明:词典式的搜罗,哪怕一个地名的来源探究,都会充满地方趣味和旨意的。但对写作者驾驭素材的文史哲基础,还是要求极高的。地理老师,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潇湘如是闲:如果从“用”知识的层面讲,这是知识学习的方向,为了各种文史哲提供串珠子的“线索”,文史哲本来就应该是融合的,科学主义方法讲究了门户、背离了“存在”,我感觉学习老段的人文主义地理学最大的收获就是对地理知识有了“反思”的角度,从文学、历史、哲学各种素材来看待地方,地理知识不再是抽象的、结构性的而是充满了人性力量的活物!

潇湘如是闲:大家读一读,感觉一下

潇湘如是闲:《哈扎尔辞典》[File]

潇湘如是闲:《马桥词典》[File]

闲哥短评:口口君探寻“上海的冈身”其实有地理人的执念——(确切地)在哪里?因为“现在是过去的钥匙”,找到这把钥匙就能揭开上海沧海桑田重要一环的奥秘,但是他只到得了马桥博物馆,结果发现这里居然是“上海精神”的源头?这玩笑有点大!闲哥是这两天口口君探寻的旁观者,跑题带口口君探访另一个马桥,网谈结束了,口口君可能正在从《马桥词典》中探寻地方感了!ε=(´ο`*)))唉,好奇害死猫啊!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长江口口 2019-1-27 12:39
学习人文主义地理学,寻找地方感的形成,立足于当地各种文史资料和网络资源进行乡土地理的问题探究,实地走访,田野调查,地理教师的教学一定能找到更多的自信和底气。大家一起努力哦!
回复 潇湘如是闲 2019-2-10 23:53
长江口口: 学习人文主义地理学,寻找地方感的形成,立足于当地各种文史资料和网络资源进行乡土地理的问题探究,实地走访,田野调查,地理教师的教学一定能找到更多的自信和 ...
将地理体验放到备课中去,可能是人文主义地理学运用到一线地理课堂的方便之门。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6 09:54 , Processed in 0.07721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