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fahai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40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风》课堂观察

热度 3已有 444 次阅读2010-12-21 23:19 |个人分类:课堂观察|系统分类:教育技术|

  照着《课堂观察、参与和反思》第五版([美]阿瑟 J.S. 里德 韦尔娜 E. 贝格曼)上关于观察教师部分的结构性观察现有观察表,对指导教师的一节高一新课进行了观察,感觉很多地方还存在疑问。
  观察要求客观,客观观察的方法包括轶事性观察、结构性观察和访谈。轶事性观察关注于情境以及谁说了或做了什么,而不是关注人物或对事件的解释。结构性观察是正式的,需要观察者寻找并记录诸如核对清单等要求记录的特殊信息。访谈是一项需要通过直接询问获取信息的技巧,有助于个体理解他观察到的程序或其背后隐藏的原则。(P26)
  正如说中所说,教学是灵活多样的、复杂的,无法用一种测量的结果评价,因此我做的首个观察也只是为了体验课堂观察这一形式,并没有带着强烈的观察目的。也正因为如此,给我带来很多困惑。
  
    对提问技巧的观察表格(表格依然不能发布,请参阅http://blog.163.com/fahai_1984/blog/static/17251475120101121113317178/
观察者:本人
观察日期:12月21日
教师:W
年级:高一地理
观察目标:检测W老师提问问题的水平
  
  同一堂课还做了另一个结构性观察
  
    师生互动的类型和记录
 
  我的困惑主要有:
一、如何分析与评价收集的数据
   这两个表格做出来之后我不知道怎么来分析和评价它们,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都不尽相同,再加上面对不同的学生,采用的方法也未必一致,因此,仅凭一堂课的教学表现就对一位老师的教学风格或是教学艺术进行评定显然是荒谬的。

  而且,即使数据说明一些问题,比如,提问偏向低层次多,高层次少的现象,这需要和整堂课的效果联系才能得出使用是否恰当,而单独使用量化了的数据,只看得出问题的层次水平,而不能真正表现教师的提问水平。正如访谈中该教师提到的,一堂课能让学生开心并有收获就是好课,因此太过专业的设计是否一定能造就高效的课堂就值得商榷了。

二、概念难以操作化

  很多概念如果不加以操作化很难实施,譬如,问题如何界定?设问、反问、疑问等等哪种才是真正的提问,还是只要带疑问口气的都叫问题?一个问题往往包含很多的小问题,究竟算是一个问题还是多个问题?问题中还包括学生回答和教师的解析,究竟只算一个问题还是算很多个问题和很多个讲授和学生活动?另外,问题如何确定其归属,对于同一个问题,你可以认为它是属于记忆类型,也可以认为是迁移或应用,甚至分析和综合类型,度如何把握?再如,有些问题教师问出来却不需要学生回答的,是否算提问?学生的口头回答标准是怎样的?一个人回答,小部分人回答,还是大多数人回答呢?

  这些概念不好操作化,于是造成我的观察信效度都很低,不足以用于做研究。

三、实验结果难以验证

  科学实验最具说服力的地方就是其可验证性,若是不能验证,即使再怎么使用量化手段,依然会被认为是伪科学。

  在该教师执教的高二某班上,我又对此两表进行了填写。发现出入很大。

  虽然共性的东西同样很多,如提问以低层次的记忆类为主,互动以提问为主等。但一些细节的地方根据课堂实际生成的情况以及学生的能力水平和非智力因素等影响而有很大出入。既然很多地方无法验证,是否证明我的观察是无效的呢?

  带着这些问题,继续看书,继续实践,看看后面还会不会有什么新发现吧。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回复 opensea 2010-12-22 07:32
这样的观察是有挑战的。
如你开篇说,你的目的性不强,所以在观察时,接受的各种信息都会分散你的注意力。

一般来说要分组实验才行,一两节课认为是不稳定的信息反馈。

我曾做过这方面的观察,但没有你这么多理论,是私下里试验一下。目的是学习前辈们如何和学生互动、教学效果。
比如你的表格,我看到了。我当时也是设计了几类问题,然后问题提问的频率,和问题在学生水平层次上的分配,我又偷偷的加上了教师性别和心情等(主要提示自己上课时要精神饱满)。我采用的是坐标方式,纵坐标代表“数量”,一节生成一个,再与下一节对比曲线走势。
如果可以,我会走访几个被提问的学生,老师的问题是否引起他的思考等等。到了月考或是期中、期末考试,还是拿着量表对比学习成绩(也是坐标形式的)

我想你要是做,就做下去,每一节的表格都要留着,真的很有用。
回复 opensea 2010-12-22 07:48
呵呵,我看到两个表格反映出来的是:此教师课上互动类型以提问记忆类型问题为主。不够创新。
回复 zgmm 2010-12-22 09:54
1、如果是同一个教学内容在不同班级教学,或许可比性就有了;
2、科学实验讲究其可验证性,但社会科学、教育的研究常常是经验性的、描述性的、客观性不强的;
3、研究前的设想、设计、目的、意图很重要,大的思路要是设计好了,就不至于那样容易迷失;细节研究也有价值,但也要避免钻入牛角;
4、呵呵,感觉自己什么也没说,或者上面说的是永远正确的废话——关键是去做,扎实地做。
回复 fahai 2010-12-22 23:00
opensea: 这样的观察是有挑战的。
如你开篇说,你的目的性不强,所以在观察时,接受的各种信息都会分散你的注意力。

一般来说要分组实验才行,一两节课认为是不稳定的信息 ...
   远海姐姐真是太用心了,我听了这么久的课也没认真总结,尽看表面了.
虽然该教师上课好象没多少新课程的形式,但学生很喜欢上他的课哦,我在记录的时候有个发现,当一堂课以讲授为主时,幽默的讲解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整堂课问题多,学生回答的少,但一
回复 fahai 2010-12-22 23:33
opensea: 这样的观察是有挑战的。
如你开篇说,你的目的性不强,所以在观察时,接受的各种信息都会分散你的注意力。

一般来说要分组实验才行,一两节课认为是不稳定的信息 ...
   远海姐姐真是太用心了,我听了这么久的课也没认真总结,尽看表面了.
虽然该教师上课好象没多少新课程的形式,但学生很喜欢上他的课哦,我在记录的时候有个发现,当一堂课以讲授为主时,幽默的讲解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整堂课问题多,学生回答的少,但一节课下来学生的笑声不断.这大概就是他所谓的愉快教学了.
回复 fahai 2010-12-22 23:34
zgmm: 1、如果是同一个教学内容在不同班级教学,或许可比性就有了;
2、科学实验讲究其可验证性,但社会科学、教育的研究常常是经验性的、描述性的、客观性不强的;
3、 ...
是的,少说多做,做得多了,自然就有路了.还有您提到的我爱钻牛角尖这个问题,的确是个棘手的事实呢.
感谢口口先生一直以来的关注.
回复 chinasun 2010-12-24 07:43
课堂观察的相关理论和操作正在学习,但初学下来,发现我买的书中所举案例和方法都是老外的东西,今天在法海老师这里看到了自己的东西。赞!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8 05:14 , Processed in 0.07541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