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教学,普遍的现象是教师讲授的比重很高,甚至是滔滔不绝的讲授。似乎越是职初教师、年轻教师,越容易出现这种高度自我的“自嗨”倾向。
当前学校,女教师的比例普遍很高,不少女教师喜欢用“小蜜蜂”扩音器,带上这“教学神器”,基本就体现了教师潜意识里的想法:“宝子们,上课要乖哦,认真听我讲就可以了!”本来很悦耳动听的声音,成了一种嘈杂的背景,充斥着整个教室空间。
可能还是做事的策略上,不少教师只顾自身的主观意愿,缺乏他者的视角,学生的视角,很少考虑学生的体验,是一种缺乏教学智慧和人文精神的表现。
民主和宽容,本身也是一种长者的智慧,需要慈悲的心怀。想想学生每天坐在教室里,从早到晚,8节课9节课下来,日复一日,如果教师的教学行为很单一,学生能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真的是太难了吧?换位思考一下。
经常保持对学生的同理心,经常有这种从学生视角审视自己课堂教学行为的自觉性,教师才会从根本上去思考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学,才会采取丰富多样的各种教学形式,设计更多的带有学生体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阅读、观察、思考、讨论、展示……,学生参与的环节多不多?除了安静地倾听,有没有其他体现自主性的行为?
这样教师就会去自觉关注教学设计,增强问题设计的意识,提高问题的质量,通过巡视观察、个别提醒、针对性指导,关注教室里面的学生个体,观察他们的表现,设计展示和评价的环节,对学生的回答和表现进行即时的评价,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体现出教的智慧。
学生的深度学习,一定是建立在教师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学科的本质、思想和方法,深入研究经典的学科案例,充分去挖掘学习材料的价值,从更多的新颖的角度去思考设问,围绕教学目标,以终为始地研究教学评价的问题。
教室,是师生共同阅读、利用来源于真实情境的学习素材,一起思考、解决问题的场所。这就是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强调的:课程是学习的经验、学习的轨迹、学习的履历,倡导所谓“登山型课程”:主题—经验—表达,避免简单功利的“阶梯型课程”:目标—成就—评价。
以前把学校称为“学堂”,是比较接近教学本质的,去学堂学习,还有一群同龄的学伴为伍,还有社会的交往和品性的习得。如果大多数时候,学校、教室的学习只有教师单向的信息传递,那就成了“教堂”,天天呆在“教堂”里面,一定是压抑的,恐怕心灵是会出现问题的。
近日,品味华东师大首任校长孟宪承先生的话“智慧的创获,品行的陶熔,民族与社会的发展”,这是在上世纪30年代《大学教育》里面的话,感觉每一个词组都非常厚重。更令人惊诧的是,居然不是说“知识的创获”!虽然针对的是大学教育,却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清醒的警示作用。
作为教师,你希望自己的教室和课堂,是“教堂”还是“学堂”?实际的情形,是更像“教堂”还是更像“学堂”?可以经常自我审视一番。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06:22 , Processed in 0.05646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