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3|||
地球地图中的试题,都是较为抽象的,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近几年,江苏地理高考中对该部分的考查有所减少,难度也不是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师尤其是其他学科教师产生“地理不难”的直觉。
回到正题:这两道题怎么解?
大学同学群中皆为高手,相互熟稔,所以群内智慧和才情兼具、嬉笑和板砖齐飞。基本认同从四地所处时间入手,结合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由此判断出第3题的答案。即1、4在直射点以北,2、3在直射点以南,1、2为正午,3靠近正午,4离正午最远,所以4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不过个人觉得,此解释合理,但表述比较含糊,并且,以此来解决第4题时,依然存在诸多困惑。有没有一个更确切的方法或途径以此来”精准“解题?
后来我在画图的过程中想到,图示此时刻四地的影长与杆高相同,太阳高度都是45°,不就是在等太阳高度线上吗!随即画成一图,顿觉豁然开朗。
图上不仅四地的方位清晰,而且从四地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的距离(纬度距)马上就可以判断出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因为离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同时,根据第4题给出条件,密西西比河进入汛期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2、3两地就在南半球,各选项的判断因此变得容易了很多。
我以前曾有个比喻:答题如挠痒。不知这样的解法,是否挠痒挠到了最痒的地方,哈哈……
精准解题,我想不外乎在以下几点,随想而写,还望诸位不要苛求全面。
1.掌握基本方法:比如审题,怎么审,用数字来衡量的话,我要求学生先读三遍题目,然后再下笔。其他诸如圈画出关键词、重要信息等,很多情况下是看学生对文字和知识的敏感度。一时是培养不得的。再比如回答论述题时字迹要清楚、分点、分层次、分角度回答等。
2.不断总结规律:科学是有规律的。解题面对的是科学,所以肯定是有规律的,由此,我们平时对解题的整理和回顾就显得非常重要的。同时根据现有文献,如果只整理,而不去复习回顾,那么整理也就失去了意义,这是在整理解题笔记过程中一定要提醒学生的。近期,诸如区域之间如何协调、协作发展,大产业发展的基础、问题及措施等,都值得整理一下。
3.保持探究之心。李克强总理提出工匠精神,个人认为,在当下浮躁的社会环境下是有必要的,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所以对于技术人员来说,首先的就是要成为一个匠人,教师也是如此,比如前述两点,长期坚持,就能成为一个解题高手。但匠人的问题在于,仅限于对技术的掌握和完善,在创新上缺乏意识,即所谓的匠气。所以,作为创造性含量最高的工种之一——教师,还需在匠心之上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摆脱匠气,保持探索欲,这也是地理学学科本质的要求,哈特向说:“这种人类对视野以外的世界的普遍好奇心是所有地理学的基础。”
教师的精准解题,在于让学生理解试题,在于在解题的过程中能让学生掌握新知,还在于以自身为榜样,传递人生经验,并在此过程实现人文与科学素养的传承。我无法想象一个教师对试题解题过程的随意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想法和影响。科学的本意,是在探求的过程中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清晰;学习的过程,也是让学生以掌握的知识去不断解决问题和困惑,不断成长,以此循环,不断创新。所以,解题虽小,意义却大!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12:17 , Processed in 0.06013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