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写在人生边上 http://xingyun.org.cn/?166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学厚教 俯仰无愧】sundqzjg@126.com

日志

“学陶研陶”学什么?

热度 3已有 517 次阅读2011-11-26 21:52 |个人分类:教学杂谈|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德勤地理, 教育, 陶行知, 德勤地理, 教育, 陶行知, 德勤地理, 教育, 陶行知

上周一直在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文章,也粗略地翻看完了一本《陶行知教育名篇》。个人认为先生的两大思想我们应该知道:一是生活教育,二是教学做合一。两句话要知道:“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下载看了很多陶研文章,皆是以行为强附先生的理论,取“皮毛”而贴自己身上——或许说的有些尖刻,但我在《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的序二中,看到更刻薄的说法,作者张圣华说:“陶公作为一名留洋的教育家,在深刻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教育学说,既强调了教育的现实功能,有关注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他的理论和实践,应该成为中国教育血液的一部分。但不幸的是,陶行知正在中国人的记忆中远去或走样。他正在被过分的学术化所矫饰,正被圈定在研究所和某些学会的电脑或纸上,供研究者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而服务着;而外面的教育行为正在变本加厉地背叛他。”
 
比如“杀人的会考”现在变本加厉、“考试”即学生“生活”、“做”题是唯一、“死的学校”遍布……
 
纵观先生言论,两点印象深刻,一是“行知”教育哲学和教育价值观,二是“爱满天下”的情怀。
 
陶行知先生在1927年的演讲《行是知之始》中说:阳明先生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以为不对。应该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战国时期墨家的典籍中提出知识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儿得来的,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先生认为:“我们拿行是知之始来说明知识之来源,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行知”思想,成为先生一生教育实践的哲学观和价值观,他的生活教育理念、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都出自于此。他的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成为了“行知”哲学的具体做法和爱满天下的具体实践。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先生之意,“真人”就是“真善美”的人。不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不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反观时下学校,教学宣扬的是“你下我上”的竞争,校庆邀请的是“人上人”。学校教育诺诺唯上,不求新行。行政取代学术,管理干涉课堂,而本应该提供其他更多的教学、教师服务避而不论。教师教学沦为丝毫没有学术性和专业性、以分数为唯一价值取向的的体力劳动。
 

先生说:“学校有死的,有活的。以学生全人、全校、全天的生活为中心的,是活学校。死学校只围着书本转。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不死不活的学校。”他还说:“我们必须认真办学,以对得住小朋友,对得住国家、民族,毁誉之来,可以不必计较,横逆之来,以慈爱、智慧、庄严、无畏处之。我们追求真理,爱护真理,抱着真理为小孩、为国家、为人类服务,社会必有了解之一日。”

时下有多少教育者和教育研究者有先生如此的胸襟和胆魄。

 

“求真理做真人”是先生所视“终身受用无穷”的东西,以行求真理,以爱育真人,或许这是我们“学陶研陶”所真正要学的东西吧……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fahai 2011-11-28 23:17
孙老师将研究视野从国外转向了国内,看来即将进行真正的课堂革命了。
回复 chinasun 2011-11-29 07:03
fahai: 孙老师将研究视野从国外转向了国内,看来即将进行真正的课堂革命了。
法海老师过誉了。我也只是和您一样,在为课堂教学打理论的基础。一起学习!
回复 长江口口 2011-12-1 00:03
不知是大师在远离我们,还是我们在远离大师?
回复 锦江渔夫 2012-2-1 10:54
近来发现了一个可怕的迹象——我的心正远离教育。粗粗想来,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自己身处教育行业,但事实上绝大多数时间并未真正从事教育工作,甚至很多时候做着一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说得严重一点,自己在谋杀学生的未来。二是发现与摄影也能引导人们关注社会、甚至塑造人。虽说其在引导人们关注社会、塑造人方面的功能不如真正的教育强大,但至少我在进行摄影的时候没有感觉到如从事教育时那样的束缚。
回复 chinasun 2012-2-1 11:41
锦江渔夫: 近来发现了一个可怕的迹象——我的心正远离教育。粗粗想来,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自己身处教育行业,但事实上绝大多数时间并未真正从事教育工作,甚至很多时 ...
渔夫先生过谦了。不过很多时候,包括我自己,在看到学生取得一些“较好”成绩时便心生得意。其实,我们更要去不断反省的是:如果没有我们的“教”,或者不那样教,学生会不会考得更好呢?其实每个孩子都很聪明,我们要做的是不要把他们教笨!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8 11:17 , Processed in 0.08428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