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ludog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3341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改进集体备课,助推新型课堂建设

热度 3已有 434 次阅读2016-2-16 09:35 |个人分类:学科教研|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人民日报, 亚太事务, 反导系统, 拉塞尔, 两弹一星

      800x60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集体备课已成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集体备课备什么?通常认为,集体备课需要备教学理念、备教学重点难点、备学习方式、备作业设计。许多学校把集体备课的流程划分为四步:个人初备、集体交流、形成教案、个性设计与反思四步。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教师不能适应这种要求,这就要求集体备课作相应的改进。

       首先,教育智慧与专业化水平的制约。“思维对话”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育智慧和较高的专业化水平,但目前的教师状况显然难以适应。当前,地理教师中非专业出身的仍占一定的比例。我校位于城区,又是省级规范化学校,五名教师中仍有二人非专业出身,占40%。另有一人系中师毕业,虽有地理函授学历,但长期从事数学教学,因年龄偏大才改教地理。教师的这种状况,难以开展有效对话,教师甚至难以对学生回答的开放性问题给予正确的评价,要么明显不合理的也判正确,要么统的过死,把学生“引导”到“标准答案”上来。

      其次,思维对话要求教师把生活的活水引入到课堂,特别是地理教学,更需要把重大事件当成地理背景。但教师由于性别原因,对时事关注较少,难以引入课堂。教师亦不了解学生的关注点,想当然地确定学生的“兴趣点”,结果学生却没有滋味。

      第三,“副科”的地位,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化、责任心。多数学校,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五大中考科目与其他学科的地位有显著差别,中考主科教师在评先选优、荣誉获得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这往往成为部分地理教师不思进取的借口。

        最后,受传统应试的影响,特别是巩固课,容易被教师淹没在题海中。其实,早在新课程改革前,我市的考试已经开始改革,把考试与学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如,从1999年起,我市即在地理水平考试中注意考察自然环境各要素的联系和人地关系,注意地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考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试图以考试改革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遗憾的是,许多教师似乎至今没有完全认识到这个趋势,仍就题论题,让学生记死答案,总希望命题人从毕业升学标准测试等教辅资料上抄原题,让学生背背算了,表现出很大的惰性。

      显然,教师的情况制约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推广。因此,集体备课有必要拓展内涵。为适应这种变化,结合传统集体备课内容,主要应有如下方面改进。

集体学习,增强“对话”能力。学习和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双翼,特别对于改专业的教师,学习是由外行变内行的关键。教师学习要有内驱力,外界只能提供一个条件。鉴于一些教师因“副科”的身份,不愿意学习的状况,首先教育他们,教师接触最多的是学生,上好课,师生都受益,否则,教师和学生都受害。“副科”教师普遍任教班级较多,不太熟悉学生,师生感情不如主科教师。这种情况下,如不注意提高自己课堂的吸引力,就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加强集体学习,加速专业化。集体学习是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学校订阅的地理杂志和我本人订阅的刊物,通常都拿出来让教师有空翻翻。集体备课时,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以集体备课的课题为中心,把新闻时事、富有启发性的题目、优秀教学设计等拿出来研讨,共享学习成果。

      集体研讨,教师深入与文本对话。“思维对话”就是教师和学生围绕课堂教学主题及其相关问题,在是什么、为什么、如何解决等方面,相互之间所进行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认识活动及沟通过程。教师是学生的主要对话对象,教师的品德水平、学养水平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的水平决定和影响着对话的范围、方向、质量和水平。教师与文本对话就是课前钻研教材,把文本读懂读透。其任务是把文本介绍给学生,促使学生直接对文本,跟文本的作者对话,交流感情。同时,学生作为对话者一般比较稚嫩、肤浅,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因此,如果没有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就不会有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也不会有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要体现预设与生成。在教师与文本对话时教师要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内在联系。所谓预设,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的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育活动。强调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动态调整,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新知识的活动。

       教师与文本对话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教师与文本对话中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目标定位应各有侧重。教师与文本对话要体现教学生活化,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一些具有生命价值的生活资源应该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应该说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就能够发现“为我所用”的资料。备课的资料如何采集呢?一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要分析教材,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资料信息并进行筛选。第二,学会储备,平时搜集的资料要善于分类保管。第三,资源共享。在备课时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要体现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流行的口号。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质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延伸到课堂,如何促进高效课堂建设。通过听课活动,把集体备课延伸到课堂。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能生成什么问题,学生的兴趣点是什么,如何机智地处理生成问题,这些靠集体备课时讨论无法达到,必须深入课堂、深入课堂听课后,可以由上课教师介绍设计目的。评课主要围绕如何促进师生平等对话来进行,看哪些环节经过上课实践,证明达不到目的,应该修改,那些课堂临时修改,效果好。评课的过程就是集体反思的过程,也是检验学到的知识能否运用到课堂的试金石。

     加强巩固课研究,促进学生真正收效。地理巩固课如何上,一直是教师头疼的问题。一些教师采取的方法是背知识、做习题、记习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容易学死。如何在复习课中通过学习,增强教师的教育智慧。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

     传统的集体备课仍不能放弃对地理而言,还有开放性题目尺度的把握。如何防止把握不当,把学生限制死,又要防止学生说什么都对,开放无边。

     教后反思,积累经验,促进专业成长。听课评课可以看成集体反思的形式。除了集体反思外,教师个人也应该经常反思

       改进集体备课的管理形式。集体备课必须能够发挥集体智慧,改名变成集体分享。有些学校提前一周布置了教研任务,指定一名教师当中心发言人,这样,只有中心发言人专心研究,其余教师最多认真倾听或者随声附和,然后由中心发言人执笔写成统一教案,发给大家;要么是教研组长把一册的任务进行分解,每人完成一个部分,教师则根据自己购买一本教案誊抄下来或者在网络上下载一份交给组长,然后每个人就利用教案开始上课;要么是大家拿来以后稍作加工就开始上课,美其名曰二次备课;要么是集中在一起草草了事,没有进行深入地研究……如此这些,浪费了时间,没有实效,更谈不上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了。

     集体备课提前不宜规定任务,要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研究。地理课每周课时数相对较少,完全有条件对每一课时进行有效研究。真正集体备课时,教师都带教案参加集体备课,由教研组长临时指定中心发言人。这样,所有的教师都做到了“有备而研”,才能碰撞出思维火花,与学生在个人思考后再进行小组讨论道理是一样的。

      ()实施过程管理,合理安排集体备课

    对于共性的问题要在周三的全校性备课与研讨时间进行解释与指导,修订、补充相关的要求;而对于个别的问题,则和老师们一起进行研究,提供相关的支持;另一方面通过领导深入备课组和大家一起研究,督促检查每个组的集体备课,确保集体备课的实效。

     ()进行特殊集体备课,实现经验传递

     要想让备课能够真正的实现资源共享,同伴之间的交流往往是最直接、最容易接受的一个方法。尤其是那些刚刚从教过该册教材的教师,他们对教材各知识点的理解,对学生的易错情况的掌握、以及自己教学经历中的得与失等等都有自己的看法,更有自己的授课反思后未来得及实施新思维等都是最宝贵的备课资源。为此,我们连续开展了主题为我的想法告诉你主题大组交流活动。这种直接的面对面交流,以教材为例的活生生的提示,极大地方便了新任课教师的备课。

     让新任课教师在第一时间内,获得了最真实的材料,为自己下一步备课获取了鲜活的事例,也为下一步的集体备课,提供了依据。正如一位二年级老师听后所说:这样的集体备课,比看材料更有针对性、更直接,而且让自己获得了好多高招,自己不用走弯路了。

     二、做好跟踪、反馈,落实集体备课

     为 了更好地推进集体备课,让新型的备课改革,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我们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工作,确保备课的有效性。

     ()唱一首歌,突出不同

     为了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的成果,让老师在集体备课后切切实实地进行修订,让以生为本的理念落实到自己的备课中,从而能够进行创新性备课,使自己的备课与上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我们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再次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批判地吸纳集体生成的智慧,修正原先的教学思路,设计并撰写自己的教学方案,不使自己的思想完全被别人俘虏,从而设计出多角度、多层次的应对策略,以其在课堂中能迅速调用,摒弃寄希望于课堂上灵机一动,忽视对教学问题预设的侥幸心理。努力让课堂具有班本化的思想和激情,让课堂充满灵性和发展。我们进行了以资源共享,减负高效为主题研讨活动,重点展示集体备课后的个人应用。每个人依据集体研究的教学设计,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教学,形成有班级特色的教学设计。上课的教师在课后要写出:我的成功点是什么,创新设计部分的依据,创新设计的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提示等等。而看课教师尤其是本组教师要在看课的过程中发现对方的课堂闪光点,自己的课堂建议,以及思考:别人为什么会这样设计,如果换成我应该怎么做?别人什么地方值得我学习?如果换成我自己的班,我应该怎么做?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他这样的授课效果等等,这两种课后的文本又成为大家互相学习、借鉴的宝贵资源,从而引导所有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候要带着问题来要研究,在集体备课中找寻对方成功的原因,促使老师养成良好的备课习惯。

     三、搭建交流平台,深化集体备课

    为了更好地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方便广大教师不断的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并建立教学设计资源库,我们依托校园网通过两种形式,推动资源共享,让教师在相互学习中提高自己。

     (二)活动管理

    活动前管理:主要是指对主讲内容、主备教案完成情况,以及分发组内(提前)教案与教案调整方面的管理。

     活动中管理:活动时有无备课组长主持、主讲人的主讲情况、教师参与讨论的气氛、讨论的内容是否全面、对讨论内容有无及时记录在案。

     活动后管理:对教师个体而言,主要检查教后反思及上一次集体备课后反思交流时的共性记录情况。对学校而言,主要检查反馈情况,包括备课组长记录情况反馈、教科处每次归总情况反馈、教导处检查情况反馈、教科处阶段性情况反馈。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长江口口 2016-2-16 11:56
这类话题是不是有点敏感?或许,国家政策,是综合考虑国家利益、历史文化传承等多种因素,不是我辈嘴巴动动那么轻松吧?
回复 ludog 2016-2-16 14:36
长江口口: 这类话题是不是有点敏感?或许,国家政策,是综合考虑国家利益、历史文化传承等多种因素,不是我辈嘴巴动动那么轻松吧?
好的,好的,周老师,再不发表了。这样子,稍后我再写一篇履盖这个。
回复 lzdlmhb 2016-2-16 16:37
有深度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6 04:06 , Processed in 0.07245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