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写在人生边上 http://xingyun.org.cn/?166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学厚教 俯仰无愧】sundqzjg@126.com

日志

是不是误解?(一)

热度 8已有 701 次阅读2012-5-11 15:57 |个人分类:教学杂谈|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德勤地理, 胡言

“教学相长”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我们的理解诶也很明确,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促进的。

近日看《礼记 学记》,看到了“教学相长”的出处: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流行的白话解释如下:

“虽然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的。《尚书•兑命篇》说: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教学互进。是这个意思。”

但是从这个解释中对“学学半”理解,我感觉我们对“教学相长”的理解是不是存在着字面上想当然的一些误解。

 

《尚书•兑命篇》中的“学学半”,其前一学字音xiao,写作“斅”,意思是教育别人。后一个“学”字音xué,意思是向别人学习。整体看此段文字,其意都指向人(学生)的学,其动作发出的主体应该是同一个。因此,“教学相长”应该是这样的意思:

一个人的学,至少应该包括自学和反省两个环节。自学之学就是指行为上的学习活动;而反省,则来自边学过程中的边教,在教的过程去发现或反省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整个学习过程是一个“半教半学”过程。

 

目前我们对教学相长的理解,人为的把教和学的主体分裂开来,让学生学,让老师教。学生个体的“学”成为常态,相互之间的“教”成为偶然。我们人为地隔断了学生因“教”而发生的相互之间的联系,把“学”变成一个孤独的过程,使得整个教学效率低下、死气沉沉。帕克帕尔默认为:“如果我们认为真理来自高高在上的某种权威,教室里看起来就会像是专制政府。如果我们认为真理是由个人突发奇想而确定的虚构故事,教室看起来就会是无政府的混乱状态。如果我们认为真理产生于相互问询的复杂过程,教室看起来就会像一个资源丰富,相辅相成的共同体。我们关于认识的假设可以打开也可以关闭建立联系的能力。而建立联系的能力正是良好的教学所依赖的基础。”学习过程中的“教”,就是这种“联系”的建立过程。

我们忽略了经典和话语“源头”给出的词语的本意和提醒,让误解大行其道,并以讹传讹。

 

人的学,其原则是“半学”,还有一半的学是“教”。这才是所谓的教学相长。时下的教学尤其应注意提升学生的“教学相长”。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学生的学,同时要鼓励、促进学生之间相互的“教”,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指导和联系。从而促进学生对学的真反思。只有让学生既“知不足”又“知困”,学习的过程才会真正发生,孩子们才会“自反”和“自强”。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回复 laurance 2012-5-11 21:41
谢谢孙老师的普及,以前我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就是老师和学生相互学习,呵呵 原来错误了。学生的教学相长也正是新课改提倡的精神之一呢!我们学校俗称兵教兵
回复 王智勇 2012-5-11 21:55
读的书真广,想的问题深入!
回复 saimen 2012-5-11 23:46
汉语语义经历不同阶段的演变,往往变得复杂,老祖宗说得有道理,也不能一概认为后世的语义便是谬误。一点浅见。
回复 fahai 2012-5-12 20:06
教学做合一是不是也差不多的。
回复 长江口口 2012-5-13 08:02
陶行知说“学七十,教八十,让九十,求一百”;埃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把“教别人”作为学习的最高级别,都是相似的见解。因为孤立地机械地看待问题,教师不懂得自己的学,何谈学生学会相互的教?我们的教师是不是最善于学习的人呢?学生是不是就真的不善于相互地教呢?可能体现在课堂之外的学习领域而已吧。
回复 刘登宇 2012-5-13 09:33
这里的教,也可以认为是交流、讨论、研究。
回复 江海河边人 2012-5-13 09:36
学习了,很多东西值得推敲啊!
回复 天地四方 2012-8-19 18:57
看来以前确实存在误解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8 20:44 , Processed in 0.08106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