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1|||
七月份我在南京培训,空时在附近的大学里转悠。包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赵薇的电影《致青春》,当中很多镜头都是在这些学校取景的。比如开头接新生的场景,就是在东南大学圆顶报告厅前和中央大道上拍摄的。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是因为它给我们带来无比丰富的心灵感受。比如希望、纯净、美好、悸动、爱恋,乃至心痛。这是我们留恋青春的最为主要的原因。这段如此美好的时光在校园中度过,所以青春类的电影,几乎都会以校园为背景来进行拍摄。我想,如果有人的青春是在监狱中度过的,那么,他拍摄的致青春,肯定也会以监狱为背景来拍摄。
但是现在有个问题:我们的青春是在校园中度过,而在校园中的大部分时光,我们是在课堂度过的,为什么我们看不到以课堂教室为背景来拍摄的电影呢?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我们自己读课堂的感受——有希望、纯净、美好、悸动、爱恋这些感受吗?可能一些学霸会对课堂留下十分美好而难以忘怀的印象,就我个人而言,课堂留在我印象中的是压抑、甚至恐惧居多。默写、背诵、突然袭击的考试……
现在,我们成为了教师,我们是不是应该以一种“致青春”般的留恋来对待我们每天的课堂呢?我以前曾写过一篇短文字:有没有一堂课能让学生想起我。我们给学生上了这么多的课,我们的学生会因为什么而记住我们,或者把我们忘记。
所以,我们真得有必要回过头来看一下我们的课堂。
关于课堂,专家们也给出了他们的看法:
1.教室是“学室”,课堂是“学堂”
这个应该脱胎于陶行知先生的话。陶行知先生有一篇文章叫《教学合一》。文章开篇就说:“现在的人叫在学校里做先生的为教员,叫他所做的事体为教书,叫他所用的法子为教授法,好像先生是专门教学生些书本知识的人。……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所用引申出来,教室是“学室”,课堂是“学堂”。这是符合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的。这句话强调的是关注学生的“学”!
2.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
这是一种资源观的体现,也是一种伦理观的发展。因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而学习是比如会犯错误的,同时,学生的错误往往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学资源。这句话强调的是对课堂中学生的态度!
3.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地方
这个是叶澜老师的主张。1997年9月《教育研究》发表了她的一篇极为重要的、并且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章《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文章认为应该改变以往教学论、教学观单纯的对课堂中教与学脱离丰富复杂、整体动态的生命的现状,呼唤从生命的层次,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文章最后说:“我们把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教学才不只是与科学,而且是与哲学、艺术相关,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这句话关注的是课堂中的“人”!
从丰富学生心灵体验的角度来说,叶澜老师的主张契合了教育教学和人之为人的成长的原点。
从1997到2015,快近20年,在课堂中,我们对学生的“学”、对学生的态度、对课堂中的“人”关注了没有?我们的地理课堂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4 13:12 , Processed in 0.06447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